發展教育首要的任務就是發展師范教育,中國的教育制度從封建的教育體制向現代的教育體 制轉變之時,師范教育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師范教育是發展中國教育的必然選擇。可 以說,師范教育是發展教育之源。
興教育,必先強師范。師范教育是教育之源,沒有師范教育就很難談得上“教育興國”。長 期以來,人們對教師有不同的看法,在許多農村就流傳有“家有三斗糧,不當孩子王”的說 法,所以很多人在就業的時候,首選的并不是教師,制約了教育的發展。民國時期,為了解 決教育中教師的需求,很多地方都開設了師范學校,師范學生管吃管住免學費。對師范生的 這種待遇,有利于吸收優秀的學生入學。這種優惠的條件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末。目前,中 國的師范教育基本上已形成初等教育師范學院、中等教育師范學院、中等職業教育師范學院 并存的格局。所有的這些做法都是為了不斷提高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師資的素質水平。展望 未來,我國教育充滿挑戰,師范教育更是首當其沖,目前只有師范教育結構日漸高層次化, 才能適應中國教育未來發展的要求。所以,興教育,必先強師范。
加強師范教育有助于提高素質教育。目前,以推動素質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基礎教育改革已在 全國普遍展開,人們也早已關注到教師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素質教育的提出向 師范教育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同時也為師范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眾所周 知,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從基礎教育抓起,最終要落實到學校、落實到教師、體現在學生身 上,教師是素質教育的直接組織者和實踐者。所以師范教育要更新觀念。師范教育要想適應 素質教育的需要,承擔起為素質教育培養師資的重任,就必須更新觀念,轉變培養模式。一 要由“專業型”向“素質型”轉變,全面提高師范生的質量,培養既專又博的師范生;二要 由“學習型”向“學習研究型”轉變,培養學生不僅鞏固基礎知識,還會靈活地運用知識去 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三要由“傳授知識”向“開發智力,發展能力” 轉變,改變這種傳統教學觀,以發展學生的智力、能力為主導,才能使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 潑,使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的活動。
師范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目前師范教育正處于一個轉型期,許多傳統觀念與做法與現實要 求不適應,師范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必須做到幾個結合:一是要將教師教育改革與社會的 大環境結合起來;二是要將師范性與學術性有機結合起來;三是要將課程知識教育與學生創 新精神、實踐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四是要將專業類課程與教育類課程有機結合起來,這 樣,才能構建融師范性、學術性、創造性為一體的開放性的新型師范教育體系。提出素質教 育的背景是社會出于對應試教育的不滿、對全面型人才的渴求,師范生應當掌握開啟智慧、 激發信心的教學方法,建立積極向上、不拘一格的評價觀念。但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明白, 實踐和交往不僅僅是成長的需要,也是人的一種基本權利,通過師范教育,要讓受教育者有 更健全的人的素質。
(作者單位:平頂山學院師范教育學院06級綜合文科一班 河南平頂山 461700)
(責編: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