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前我國縣域外匯發展迅速,但在外匯反洗錢領域仍處于初級階段。文章以某縣 外匯發展情況為例,分析了當前基層外匯在運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制約因素,并結合實際 地提出了一些積極建議。
關鍵詞:基層外匯 反洗錢 障礙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5-255-01
隨著經濟金融全球化的加快,洗錢犯罪呈上升趨勢,反洗錢工作面臨嚴峻的形勢,任務十分 艱巨。而在我國縣域反洗錢工作因起步晚,基本上處于初級階段,停留在較低的水平,特別 是在外匯領域反洗錢中存在的一些工作和認識上的誤區,嚴重制約著反洗錢工作的整體發展 。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地方與企業利益的驅動牽絆著外匯反洗錢工作。當前,一些地方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加速經 濟發展的意愿迫切,想方設法爭取更多的外資投入地方經濟發展中,而往往忽視了對資金性 質和來源的了解,而且一些部門在行政指令和政績的促使下片面追求引資數量,使招商引資 帶有一定的虛假性和盲目性,導致不少外商投資項目在簽定合同后就不了了之,資金根本沒 有到位,或者是資金一到位、應付完驗資手續后就抽離,這無疑為洗錢活動提供了空間,與 政府的招商引資工作存在利益沖突,牽制了央行開展反洗錢工作,降低了反洗錢工作效率。 以某縣前幾年招商引資進來的一家電梯公司為例,當時其公司聲稱整體搬遷至縣城工業區內 ,投資總額達幾千萬。該項目當時在全市名躁一時,該項目的具體負責招商的同志在全市招 商引資會上還得到了表彰。但實際上,該電梯公司只是先后投入了不到一百萬元,其主要設 備從未安裝,沒有生產過一部電梯。據相關金融機構反映,該公司賬戶上的資金往來比較頻 繁,數額也較大,與其生產情況明顯不符。由于該企業屬于所謂的重點保護企業,就連公檢 法對其依法檢查都要事先征得縣領導的同意,因此金融機構想要對其進行反洗錢監管和檢查 就比較難了。
2.人才與技術的匱乏制約了外匯反洗錢工作。具體表現為一是洗錢已越來越趨向高智能犯罪 ,犯罪分子大多利用復雜的金融交易和繁多的金融工具,依托各種經濟實體進行洗錢犯罪, 這就要求反洗錢工作者是綜合性,專業化,復合型的人才。然而,當前基層央行及金融機構 十分缺乏反洗錢專門人才,反洗錢崗位人員大都是兼職人員,培訓少,接觸反洗錢案例更少 ,經驗不足,很難準確鑒別可疑的金融交易,或者是洗錢有關聯的交易。據調查一些縣轄內 金融機構目前的反洗錢工作培訓主要是人民幣反洗錢,對外匯反洗錢宣傳和培訓很少,且在 培訓中缺乏相關的具體案例。二是目前的外匯反洗錢的技術手段由于缺乏支付交易監測系統 和報告系統,資金支付和轉賬交易只是依靠原始的人工統計上報,預警、監測和跟蹤能力很 低。再加上資信咨詢系統不健全,人行系統功能不能共享,對大額和可疑交易監測缺少信息 支持,信息溝通不足,不能對銀行資金統籌把關。在調查中筆者發現,不少基層銀行對《金 融機構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等相關規章執行不到位,尤其是在外匯賬戶 開設、結匯、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等方面有意放寬標準,對于客戶信息資料、外匯資金流 動合法性等方面疏于審查和監控,形成反洗錢工作中的“漏洞”。
3.機構與服務的滯后影響了外匯反洗錢工作。在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中,縣級經濟也得到 了相應地發展,特別是近幾年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外資企業紛紛落戶縣級區域,涉 外企業要求外匯服務的呼聲越來越大,而一般在縣一級沒有設立外匯管理局分支機構(除沿 海發達地區外),在對縣級的外匯監管與服務上,外匯分局也鞭長莫及。據調查自2004年起 ,某縣以皮革手套和香料化工為代表的出口創匯企業發展較快,每年的外匯收入都排在某市 的前幾位,由于各種原因,當地央行并沒有設立相應的專業外匯管理部門,外匯管理工作只 是由信貸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兼任,在工作繁重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包括外匯反洗錢在 內的外匯管理工作就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
4.協調與配合的難到位阻礙了外匯反洗錢工作。反洗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需要金融 、司法、外經貿、稅務等部門密切配合,實施綜合治理。事實上,由于基層各相關部門之間 沒有建立起溝通聯絡機制,地方政府對此也不太熱心、組織協調工作不到位,這種人民銀行 “一頭熱”、金融部門單干的狀況使反洗錢無法形成合力,極大地增加了反洗錢工作的難度 。
二、發展建議
1.成立銀行同業公會,增強信貸資產風險防范力度。首先是由外匯管理部門牽頭,各家外匯 指定銀行為公會成員單位;其次是研究制定一套外匯指定銀行公平、統一的經營章程,明確 各銀行在中間業務收費標準、企業信貸融資的條件必須統一化,徹底扭轉當前銀行“客戶至 上”的極端傾向。第三是建立定期或不定期聯席會議制度,會議專門就銀行間外匯業務經營 過程中出現的或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協作制定統一的應對方案;第四是建 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外匯業務予警機制,對于存在風險隱患的銀行、企業給予“黃牌”提示, 并在公會內部予以通報。
2.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管理,提高資信文件的可信度。目前有不少外匯詐騙案件的發生是由于 對涉外企業資信不了解造成的,國際市場魚目混珠,各種人都有,既有資金實力雄厚,信譽 良好,合法經營的大企業、大公司等。也有不少金融掮客和騙子乘機混水摸魚,大行詐騙之 道。對此我們建議主管會計師事務所的部門——會計師協會,對現有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涉外 企業資信驗審資格的認證,將那些對外匯業務一知半解甚至不了解的“門外漢”,采取限制 其驗審涉外業務的資格(并在其執業許可證上明示),同時對那些不依照外匯管理等相關法 規,出具虛假資信報告的中介機構,一經發現堅決取消(或暫停)其執業資格。
3.開展外匯監管外延,加強職能部門間的橫向聯系。外匯管理工作涉及面廣泛,通常涉及職 能 部門不言而喻,這些單位在依據有關規定各司其責的同時,也要相互協調,相互溝通,密切 配合,發現問題時要以國家利益為重,認真加以妥善的解決,而不能為了部門和小團體的利 益相互推諉。尤其在涉外企業立項、審批等環節中,要求外匯管理部門參與調查,并將其他 部門的意見一并作為批準的依據。其次是由政府牽頭召開的由外管、銀行、外經貿、工商、 稅務、海關等涉外管理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通報、交流、有關涉外經濟活動及外匯收支情 況,商討外匯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協調、規范和規劃涉外經濟活動,從而形成齊抓共管的局 面。
4.加強縣級外匯監管與服務工作,充分發揮縣級人民銀行的作用。一是在縣級人民銀行要落 實某一部門為地市外匯局與縣支行的聯系部門,并選擇有一定監管工作經驗的工作人員擔任 外匯監管員,由市級外匯局負責對聯系部門及聯系人進行外匯法規、外匯業務操作規程培訓 , 使其掌握、了解我國外匯管理知識,熟悉外匯業務,能切實擔負外匯管理工作重任;二是賦 予聯系部門與監管員一定的外匯監管與服務職能。如授權其處理本縣內各類外匯業務咨詢職 能,由縣支行初審,減輕了企業負擔,同時也能切實為企業解決問題,達到為企業服務的目 的;三是授權其對企業外匯收支情況進行了解、檢查的權力,對銀行外匯業務開展情況及外 匯收支申報情況進行檢查的權力,使他們工作程序合法,激發工作積極性,促使轄內涉外匯 企業及外匯指定銀行合規經營,保持良好的外匯經營秩序;四是確定聯系部門與聯系人所承 擔的義務。既方便企業、銀行、居民個人辦理外匯業務,減輕企業負擔,提高外匯局工作效 率,又加強了外匯局監管力量,同時也拓寬了掌握、了解的信息面,便于外匯管理政策的實 施。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吉水縣支行 江西吉水 331600)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