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現階段地稅面臨的突出問題,指出了問題的核心就是和 諧,是解決問題的鑰匙。對于如何解決前進中的困難問題,構建和諧地稅來服務于和諧社會 建設,文章作了很好的闡述。
關鍵詞:地稅 和諧 發展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5-258-01
國地稅分設10余年來,地稅機關各項工作都有突飛猛進的長足發展,稅收任務是分設之初的 10多倍,基層基礎建設、信息化建設、征管基礎建設、隊伍素質建設成就斐然。然而,長期 高速發展積淀下來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也不容忽視,收入、干部思想、信息化軟硬件脫節等 等,既影響了地稅事業的健康發展也讓全體地稅人苦苦深思。
一、地稅當前面臨的幾個突出問題
1.地方稅務機關征收的稅收分享以后,地方政府倚重度下降和地稅收入較快增長的矛盾。 隨著財政分成比例不斷變化,原先國稅征收的增值稅、消費稅等主要上繳國家財政,而地稅 征收的各稅主要由地方政府支配的格局已被徹底打破。目前,除城建稅、車船稅、印花稅等 小稅全部上繳地方財政外,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兩個地稅征收的主體稅種國家拿走了60 %,省以下分享40%。據初步調查,在多數市、縣國地兩稅對省、市、縣級財政的貢獻率已 相差無幾,這樣一來,地方財政對地稅的依存度急劇下降,由此引發地方政府對地稅支持力 度的下降。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加速發展,地稅稅收規模日益加大,由地稅部門代收的各 種費、基金的品目和金額也大幅增長,然新辦企業所得稅管理權“易主”,致使地稅部門對 企業的實際管控權在逐年下降,“地稅靠領導”的局面逐步加深,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2.嚴格執法和熱情服務的矛盾。大凡地稅干部這兩年都有體會,那就是內部自我約束力在 不斷增強,從“五條禁令”、“十五不準”到“兩制”、“兩力”的推行,稅務機關自我 定位由原來的管理到現在的服務,服務內容得以不斷拓展和延伸。“首問負責制”、“限時 辦結制”、“預約服務”、“延時服務”、“微笑服務”得以在全省系統推廣,納稅人的評 議成為評價一個稅務干部甚至是稅務機關的重要指標。在這種形勢下,要把握管理和服務、 執法和人情的尺度,對每一個稅務干都是一個新的課題和考驗。而山西省許多縣都存在企業 在農 村、納稅人大都由農民轉變而來,納稅意識相對淡漠的現狀,注重管理還是服務實在是個兩 難的選擇。這個課題值得深入研究。
3.基層稅干能動性下降和工作任務加重的矛盾。國地分設之初,稅務部門是世外桃源,工 作性質很單純,就是收稅。其他部門布置任務、組織活動很少涉及地稅這些條管單位。近幾 年 ,隨著對政府的依賴性增強和部門之間聯系加強,各種活動、會議和任務紛至沓來,事務性 工作量連年翻番。稅收計劃按比例逐年增長,代征的費、基金的種類和絕對額都有增無減, 尤其是開征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以來,征收難度和壓力急劇加大。另一方面,身處征收 一線的廣大稅干新舊更替緩慢,年齡老化現象嚴重,長期的人生價值得不到體現,使得工作 積極性下降。看攤守本、胡亂應付,甚至滋生事端的現象比比皆是。
4.信息化迅猛發展與信息渠道單一的矛盾。從手工開票、單機版軟件到目前的金稅工程二 期綜合征管軟件全面運行;網上收發文件、視頻會議系統開通,基本實現了無紙化辦公,人 均電腦配置率基本達100%,地稅信息化建設高速發展,進入了內部運作高度信息化的時期 。然而,這樣的信息化也只是內部的,因為其一是沒有和企業聯網,不能對企業財務和經營 進行及時監督。二是沒有和其他有關部門如煤炭、統計、計劃、政府聯網,缺乏信息交換平 臺,不能對企業進行外圍監督,目前的信息化只是有效監管了稅務人員的隨意執法。而就眼 下企業的財務核算失真嚴重、誠信缺失而言,最需要監督的恰恰是這類企業,就這個意義上 來說,我們的信息化水平還有待大力提高。
二、構建和諧地稅來服務于和諧社會建設
1.稅收依托經濟稅源協調發展,力求在營造環境上和諧統一。首先,要牢固樹立稅收經濟觀 ,把依法治稅與促進地方經濟增長有機結合起來,使稅收充分 發揮調節經濟和服務經濟的雙重職能,營造和諧的稅收環境。其次,在依法治稅的前提下, 加強小稅種管理、考核,為地方經濟多做貢獻,營造當地和諧 環境。近年來受益于經濟增長和煤炭價格上漲,稅收呈高速增長的態勢,由于稅收基數大幅 增長,大企業、大稅種成為監控和管理的重點。而城建稅、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 車船使用稅等小稅種受到冷落而增幅緩慢,這些百分百歸地方支配的稅種,對地方收入絕對 額和比重增加作用不容小視。要實行對這些稅種單獨考核,創新征管辦法,實行源泉控管, 加強代征代扣管理,多管齊下促進小稅種大幅增收,為地方經濟多做貢獻,贏得政府和有關 部門的支持,從而創造和諧的地方環境。
2.堅持執法與服務同步推進,力求在依法行政上和諧統一。 首先,提高認識,改變觀念,使優質服務和嚴格執法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一方面,嚴格執 法 ,為納稅人創造一個公平、有序、合理的競爭環境,是稅收服務的核心內容,是高層次的服 務;另一方面,優質服務是依法治稅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質服務的目的就是要人性化地執法 ,讓嚴格執法變得更容易和簡單一些。構建和諧地稅,就是要切實轉變執法觀念,實現由過 去單純的執法者角色向執法服務者角色轉變,把聚財為國、執法為民作為稅收工作的出發點 和落腳點,正確處理好嚴格執法和優質服務的關系,實現執法與服務的最佳融合,實現稅收 與經濟的良性互動。其次,提升服務質量,拓寬服務形式和內容,以優質的服務贏得良好治 稅環境和納稅人滿意 。 服務于經濟、服務于納稅人是稅務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加強納稅服務,是依法治稅的需要 ,更是當前全省稅務系統落實“兩制”、提高“兩力”、全面提高行政效能的要求。拿 澤 州局來說,近年來在服務納稅人方面嚴格落實省市局規定,不斷創新服務形式和拓寬服務內 容,堅持四化服務,即:服務項目規范化; 服務內容公開化; 服務監督剛性化; 服務措施全程化。這些措施不但贏得納稅人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也帶來治稅環境全面改 觀和稅收大幅增長。
3.打造地稅文化和暢通交流渠道齊頭并進,力求激活干部隊伍活力,營造內部協調統一。 一是 通過交流平人心。暢通干部訴求渠道,通過熱線、信箱、定期座談會等形式及時收集干部建 議和意見,了解干部思想動態、生活疾苦,領導干部要通過談心等活動掌握干部建設中 的突出問題,及時幫助困難職工解決問題。要開辟救助渠道,對遇到突發事件陷入困境的干 部職工實施救助,獻出愛心,使全體稅干感受到集體大家庭的溫暖。 二是通過活動聚人心。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振奮人心。 三是專題教育活動凈人心。以“八種良好風氣”為標準,認真組織“機關紀律作風整頓”工 作,開展“創優環境”專題教育活動,開展向先進個人學習等活動。 四是交流互動活人心。處理好單位內部各種關系,建立和諧的系統內關系。加強基層和機關 以 及基層之間、機關之間的交流,建立定期交流機制;建立公平、公正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 把一些業務好、工作能力強、人品好的干部任用到重要崗位上;建立省、市、縣干部互動平 臺,以借調、掛職等形式實現上下互動、人才交流,激活隊伍活力。
4.處理好各種外部關系,力求信息渠道通暢和諧。 (1)處理好與社會各層面的關系,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一是建立正常的部門關系; 二是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三是做出社會滿意的業績。 (2)處理好與地方黨政的關系,建立和諧的領導與被領導關系。一是發揮好組織稅收收入職 能;二是正確認識地方黨政與垂直部門領導與被領導關系 ;三是積極參加地方建設。 (3)在處理好上述關系的前提下,由政府出面,財政投資,一次性建立各有關部門的信息網 絡。
(作者單位:山西省澤州縣地稅局 山西晉城 048000)
(責編: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