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引用武漢市1990年—2005年的經濟數據,運用計量分析的方法,對外商直接投 資與武漢市GDP的相關性做了實證分析,研究顯示外商直接投資對武漢經濟增長具有一定的 貢獻,其彈性為0.447,但是這種貢獻還較為有限。
關鍵詞:FDI GDP 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5-278-02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在2006中國城市 競爭力排名中,武漢位居第22位;其中綜合GDP增長、綜合就業增長和綜合收入水平分別位 于第26位、第57位和第59位。武漢作為全國屈指可數的大城市之一,其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后 ,與東部以及沿海地區的差距較為明顯,因此,如何加速武漢市經濟增長,進而帶動湖北省 乃至整個中部的經濟發展,以促進區域經濟平衡發展,是當前比較受關注的經濟問題之一。 筆者以該問題為基點,通過論證外商直接投資對武漢市經濟發展的貢獻,來探析武漢市吸引 外資的策略,以尋求促進武漢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途徑。
一、依賴度、貢獻率及拉動率分析
1.GDP與FDI的依賴度分析。根據1990年—2005年《武漢市統計年鑒》。通過對FDI值做數據 處理后,筆者計算出武漢市經濟增長率與武漢市外商直接投資的依賴度。結果顯示,武漢市 FDI對GDP的依賴度(FDI/GDP)與武漢市經濟增長率(GDP)的變動趨勢基本一致。1992年以 前,武漢市利用的FDI一直徘徊在0.1億美元左右,折算成人民幣還不到1億元,對GDP的依賴 度也不到1%(分別為0.31%和0.39%),對武漢市經濟增長的作用不是很明顯。從1992年開始 ,FDI/GDP出現大幅度上升,最高值為1995年的8.14%。從1996到1999年,FDI/GDP和經濟增 長率同時出現下降,1999年達到最低值3.63%,當年FDI約為4.755億美元,經濟增長率為8.3 6%。2000年開始,隨著武漢市GDP逐步增加,FDI/GDP也開始逐步上升,但是變化幅度放緩。 2005年FDI達到13.4億美元,經濟增長率為FDI/GDP約為5%。綜上,武漢市經濟增長與外資流 入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2.貢獻率與拉動率分析。根據《中國經濟開發區年鑒》,貢獻率和拉動率采用如下公式計算 :FDI對GDP的貢獻率=FDI的增量/GDP的增量×100%,FDI對GDP的拉動率=FDI的增量/GDP的絕 對量×100%。計算結果顯示,從1990年到2005年的時間內,武漢市吸引的FDI對GDP的貢獻率 平均值約為5.689%,拉動率約為1.235%。其中,FDI對GDP的貢獻率的最低值為1996年的-6,0 18%,拉動率為1995年的-1.737%;兩者的最高值分別為1994年的16.931%和1993年的6.092% 。從2002年到2003年,FDI對GDP的貢獻率均在10%,但是近兩年又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綜上 ,從總體趨勢來看,外商直接投資對促進武漢市經濟發展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二、計量分析
筆者運用Eviews3.1軟件分析武漢市GDP與FDI的相關性,側重于分析武漢市FDI對GDP的貢獻 程度以及論證兩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
1.OLS分析。為了避免出現異方差,對GDP與FDI分別取自然對數,得到LGDP和LFDI。使用LGD P為依賴變量,LFDI為自變量,回歸結果如下:LGDPt=5.188+0.4471LFDIt (1)
se=(0.1967) (0.0546)
R2=0.8272
其中校正的R2=0.814,數值較高,說明方程的擬合程度較好;且t檢驗和F檢驗的P值 均趨 向于0,即通過顯著性檢驗。但是,對于時間序列往往存在平穩性問題,如果所分析的變量 是含有單位根的非平穩變量,則即使兩個變量毫不相關,進行OLS估計所得到的模型仍然會 出現上述類似的分析結果。即所估計的回歸可能存在“虛偽回歸”。因此,利用時間序列數 據對模型進行估計時,首先要對變量的平穩性做出檢驗,如果變量是非平穩的,則可以通過 協整理論,尋找變量之間可能存在的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若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根據 Granger定理,可能對兩者的因果關系方向做進一步檢驗。
2.協整檢驗。(1)單位根檢驗。LGDPt和LFDIt變量的時間序列圖形顯示,兩者都有一個 上升的趨勢,因此 對LGDPt和LFDIt進行ADF檢驗時,最好選擇帶有漂移項和時間趨勢項的形式,檢驗結果 如下:

(2)協整檢驗。根據ADF檢驗的分析結果,變量LGDPt和LFDIt都是一階單整變量。在此基 礎 之上,我們可以采取E—G兩步法,對兩者的協整關系做出檢驗。具體步聚為:首先對LGDP t和LFDIt進行協整回歸,然后再對回歸結果的殘差進行非平穩檢驗。協整回歸的結果為上 述分析的(1)式,關鍵是第二步,即通過檢驗殘差ut的平穩性檢驗變量LGDPt、LFDI t的協整性,由于殘差ut是圍繞0值波動的,因此對ut進行平穩性檢驗時選擇不包括漂移 項和趨勢項的數據生成過程,AEG回歸結果如下:△ut=-0.314516ut-1+0.671935△ut-1 (2)
t=(-2.1568)(2.9556)R2=0.46DW=1.32
協整檢驗的臨界值C0.05=-1.9677,由于AEG檢驗值為-2.1568,小于5%顯著水平下的 協整檢驗臨界值,即LGDPt和LFDIt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3)Granger因果檢驗。基于LFDIt與LGDPt之間存在協整關系的結論,可以對兩變量做 Granger因果檢驗,最大滯后階數設定為1。檢驗結果表明,FDI是武漢市GDP不斷增加的Gran ger原因。

三、相關結論
從上述研究結果中,筆者得到結論:武漢市的FDI與GDP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并且FDI是G DP的葛蘭杰原因,但是武漢市的FDI對當地的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還十分有限,即彈性僅為0 .447。因此,為了促進武漢市經濟迅速發展,在吸引外資方面還需要做出較大努力。結合武 漢目前的發展趨勢和具體情況,武漢市在吸引外資的政策選擇上應側重于以下幾個方面:
1.武漢市應該充分發揮中央“中部崛起”的政策優勢,向國外投資者宣傳、介紹武漢的投資 環境、投資政策,拓寬FDI渠道。同時武漢市還應該努力營造符合國際慣例和規則的投資“ 軟”環境,為投資商做好服務。例如,制定和完善符合國際規則的法律和法規;做好政府服 務工作、提高政府效率;重視與外商的交流溝通,建立規范的溝通渠道;切實保護外商利益 、依法辦事等等。
2.武漢具有高校云集的獨特優勢,人才資源豐富,同時光谷對武漢高科技產業也具有極大的 推動作用,因此,武漢市應鼓勵外資投向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以技術換市場,以技術求發展 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武漢統計局 ,武漢市統計年鑒(1990-2006).中國統計局出版社
2.古扎拉蒂.計量經濟學基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武漢 430074)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