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湖北 恩施445000)
摘要:通過單因素試驗確定紫萁多糖的最佳提取條件,結果表明,最佳提取條件為料液比1∶20#65380;浸提溫度90℃#65380;浸提時間2 h#65380;乙醇體積分數95%,紫萁粗多糖最大得率為9.31%#65377;
關鍵詞:紫萁;多糖;提取工藝
中圖分類號:Q949.91;255.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08)06-0699-02
Experiment on Extraction Technique of Polysaccharide from Osmunda japonica Thund
ZHAO Yu-hong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Enshi 44500,Hubei,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highest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 from Osmunda japonica Thund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highest extraction for the rate of material and solution is 1∶20,the extracting temperature 90℃, the withdraws time 2h, the ethanol concentration 95%. The biggest rate of thick polysaccharide from Osmunda japonica Thund is 9.31%.
Key words:Osmunda japonica Thund;polysaccharide;extraction technique
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1],有紫萁#65380;南方紫萁和廣泛分布于我國東北地區的分株紫萁之分[2]#65377;由于南方紫萁數量少,分布范圍窄,因此實際開發的只有紫萁和分株紫萁兩種,以其嫩葉干制后稱為薇菜,可食用,研究表明,薇菜(干)含有蛋白質#65380;脂肪#65380;淀粉#65380;纖維素#65380;維生素[3,4]等各種營養成分,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是目前經濟價值較高的蕨類植物之一,被譽為山珍#65377;紫萁中含有活性多糖[1],具有明顯的抑菌活性且抑菌作用是廣譜性的,同時具有止痛#65380;生肌和護膚等多種功能[5],能抗泡疹病毒#65380;柯薩奇病毒#65380;埃可病毒#65380;流感病毒等,具有治創傷(水泡創面修復)功效[6]#65377;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原材料為野生薇菜拳卷幼葉干制品,分別采自于湖北恩施#65380;湖北鶴峰#65380;重慶奉節#65380;貴州銅仁#65377;
95%乙醇#65380;氯仿#65380;正丁醇,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65377;
高速冷凍離心機(日本,CR21G)#65380;冷凍干燥機(北京博醫康實驗儀器有限公司,FD-1-55)#65380;旋轉蒸發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RE-52A)#65380;電子分析天平(上海天平儀器廠,FA1004)#65380;數顯水浴鍋(金壇市富華儀器有限公司,HH-6)#65380;電熱恒溫干燥箱(南通滬南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N202-2AS)#65380;植物組織搗碎機(江蘇金壇新一佳儀器有限公司,JJ-2)#65377;
1.2方法
1.2.1紫萁多糖的粗提將4個來源不同的薇菜干放入電熱恒溫箱中干燥24 h,90℃,使其脫去絕大部分水分#65377;然后用組織搗碎機搗碎,過60目篩,精確稱取5 g薇菜粉末,按一定料液比配制溶液,置于恒溫水浴鍋中在一定溫度下浸提2 h,不時用玻璃棒小心攪動,防止粘壁,浸提完畢后取出冷卻,2 000 r·min-1離心10 min,分離上清液與沉淀物,以同樣方法將沉淀物重復浸提2次,離心后棄沉淀,合并3次上清液,用旋轉蒸發儀將上清液濃縮至原液的1/5~1/6,冷卻,然后慢慢加入相應濃度的乙醇,靜置幾分鐘,當看到很明顯的灰白色的沉淀物析出時,再放入高速冷凍離心機中離心,轉速10 000 r·min-1,倒出上清液并回收乙醇,將沉淀置于真空冷凍干燥機中干燥48 h,即得紫萁多糖粗提取物#65377;
1.2.2紫萁粗多糖的純化采用Savage法去除紫萁多糖粗提取物中的蛋白質[7]#65377;用少量蒸餾水溶解紫萁粗多糖,混勻后按4∶1的比例加入氯仿-正丁醇(5∶1)混合液,振搖20 min,可見凝膠狀蛋白質析出,用離心法除去,反復2~3次,每次離心后吸取少量上清液,進行雙縮脲試驗,檢測有無蛋白,至陰性為止#65377;上清液用3倍體積的相應體積分數的乙醇沉淀,即得脫蛋白紫萁多糖#65377;
1.2.3紫萁粗多糖得率的測定采用重量法,將干燥后的紫萁粗多糖放于電子天平上稱量,按下式計算粗多糖的得率[8]:
紫萁粗多糖得率(%)=紫萁粗多糖重量/紫萁原料重量×100%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料液比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選取湖北恩施的材料,按不同的料液比配制溶液,在90℃下浸提2 h,用95%的乙醇進行醇析,多糖的得率見表1#65377;

表1表明,在不同的料液比的情況下,得率先升高后降低,這是因為料液比濃度過高時,紫萁中的部分多糖并沒有析出來,而當料液比過低時,由于紫萁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而不溶于乙醇,在濃縮后的乙醇醇析過程中,多糖的析出率不高#65377;因此,紫萁多糖提取的最佳料液比以1∶20為宜#65377;
2.2提取溫度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選取重慶奉節的材料,按1∶20料液比配制溶液,分別在不同的溫度下浸提2 h,用95%的乙醇進行醇析,多糖得率見表2#65377;表2表明,在不同的水浴溫度的情況下,多糖的得率以90℃時最高,達到了9.26%#65377;這是因為隨著溫度升高,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也逐步升高,在水浴浸提的過程中,多糖析出率也逐步升高,而在溫度為100℃時,多糖的得率為5.91%,比溫度為60℃時的得率還要低,這是由于溫度過高時,紫萁多糖有部分降解為單糖,它們可溶于乙醇,導致糖損失,而且溫度過高,紫萁多糖也有可能變性,沉淀下來,導致損失#65377;因此溫度對多糖提取的影響較大,在提取時應注意控制溫度#65377;

2.3乙醇體積分數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選取貴州銅仁的材料,按1∶20的料液比配制溶液,在90℃下浸提2 h,分別用不同體積分數的乙醇進行醇析,多糖得率見表3#65377;用不同的乙醇體積分數醇析時,隨著乙醇體積分數的提高,紫萁多糖得率逐步增加,以乙醇體積分數95%時,醇析的效果最好#65377;這是因為紫萁多糖溶入乙醇而不溶入水,故乙醇體積分數越高,水分就越少,就越易析出多糖#65377;加入乙醇時,以1∶3的比例加入,效果最好,醇析的效果十分的明顯,馬上就能看到灰白色的沉淀析出#65377;

2.4不同產地紫萁多糖的得率
選取不同產地的紫萁原料,按1∶20的料液比配制溶液,在90℃下浸提2 h,用95%的乙醇進行醇析,多糖得率見表4#65377;湖北恩施地區紫萁多糖含量最高,重慶奉節地區紫萁多糖含量相對較低,這是由于不同地區的土壤#65380;降雨量#65380;海拔#65380;氣溫#65380;伴生植物等條件不同所致,可見恩施地區較適宜紫萁生長#65377;

3討論
紫萁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是料液比1∶20#65380;浸提溫度90℃#65380;浸提時間2 h#65380;乙醇體積分數95%#65377;本試驗只是采取了單因素試驗來研究最佳提取工藝條件,如采用多因素水平交叉試驗,可能效果更佳#65377;其中浸提時間2 h是參考李義[9]的方法,因在試驗中浸提時間過短,多糖不易析出,浸提時間過長,又會導致部分多糖降解為單糖#65380;寡糖或低聚糖,它們可溶于乙醇,多糖有所損失#65377;紫萁粗多糖含有的蛋白質和多肽,為蛋白復合多糖,需經進一步純化與分離鑒定,而本試驗只是采用Savage法去除紫萁多糖粗提取物中的蛋白質,用其他方法去除蛋白質純化多糖的提取工藝還有待進一步地研究#65377;
在試驗進行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水浴溫度低可以減少多糖的降解,但低溫條件下原料中的多糖不能完全溶解出來#65377;在實際生產中,建議在能降低成本的情況下降低水浴溫度,增加提取次數,以此提高紫萁多糖得率#65377;紫萁中的粗多糖含量為6%~10%左右,以湖北恩施地區紫萁中多糖含量最高,較具栽培和加工價值,本研究得出的紫萁多糖提取方法操作簡單,成本較低,得率較高,易于進一步純化,適宜大規模生產,可望有一定經濟效益#65377;
參考文獻:
[1]何義發.武陵山區薇菜[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劉新瓊,劉厚誠.薇菜的加工技術[J].長江蔬菜,2003(07):36-37.
[3]張學義,趙鳳臣,吳洪軍,等.薇菜加工各階段的營養成份分析[J].中國林副特產,2000,55(4):6-7.
[4]王謀強.薇菜干的營養品質研究[J].植物資源與環境,1995,4(2):63-64.
[5]戴金風,劉輝.紫萁的研究進展[J].中草藥,1999,30(9):717-717.
[6]李磊,陶海南.紫萁多糖POJI的分離純化和基本性質研究[J].食品科學,1999,20(6):11-14.
[7]馬麗,覃小林,劉雄民,等.不同的脫蛋白方法用于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藝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4,25(6):116-119.
[8]汪東風,謝小鳳,嚴俊,等.茶多糖等有效成分綜合提取研究[J].中草藥,1998,29(11):739-740.
李義,李紅霞,陳星,等.山藥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藝的研究[J].飼料工業,2005,26(1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