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職業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方向,因此英語教學要突出實用性,以此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從內容、寫作及聽說材料等方面闡述英語教學的實用性。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實用性
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是當前英語教學中普遍關注的問題。但關于語言應用能力,根據不同的培養目標有不同的定義。高等職業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方向,因此英語教學要突出實用性的特點,以學生在未來的實際工作所面臨的實際活動為中心,并以此來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高職院校的主要生源為參加春季高考的三校生(中專、技校、職高)和參加秋季高考的高中生,他們的英語水平不高。因此,高等職業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學歷教育,其培養目標必須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就英語這門學科而言,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必需的實用英語知識和語言技能,具有閱讀和翻譯同本專業相關的英文資料的能力,并為進一步提高英語應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因此,英語教學必須突出實用性,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重視常用的語言技能的培養,把語言基本功訓練與日常交際相結合,利用可能的教學手段,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開展實用英語教學。
筆者以《實用英語》這套教材為例,談談英語實用性的問題。《實用英語》多次改版,但都沒有脫離實用性的特點。從課文內容、寫作練習到聽說訓練,為實用英語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條件。
內容突出實用性
《實用英語》這套教材大多數文章的內容都貼近日常生活,實用性很強。從公關到文化,從現實到未來,從媒體到網絡,從生存到環境,都與生活密切相關。以《實用英語》第三冊第二單元“回歸自然”為例,該單元主要講述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的優缺點。學完這篇文章,筆者把全班學生分為兩組,讓來自城市的學生為一組,把課本談到的有關城市生活優缺點的句子寫出來;讓來自農村的學生為一組,把課本談到的有關鄉村生活優缺點的句子寫出來。然后,讓兩組學生結合自己家鄉生活的實際情況,分別寫出課本所沒有談到的有關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的優缺點的句子,集思廣益,通過學生評選分別選出五名代表,以辯論的形式進行討論。通過這種方法,學生既掌握了課本知識,又聯系了實際生活,體現了實用的特點。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了課堂教學,又讓每個學生知道了團隊力量的重要性,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
寫作注重實用性
教學大綱對高職學生的寫作要求是:通過兩年的學習,必須掌握一些應用文體的寫作。例如,掌握便條、通知、借條、收據的寫法以及英文書信(邀請信、感謝信、投訴信、慰問信、證明信、介紹信、道歉信、請求信、求職信、獎學金申請信)的格式和寫法,還有一些特殊文體的寫作,如簡歷、成績報告單、畢業文憑以及銷售合同、信用證、提單、保險單等。這些內容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掌握這些應用文體對于學生實際英語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有些內容涉及學生將來畢業后所面臨的實際工作,實用性很強。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達到實際應用的目的呢?以求職信為例,在講這一文體的寫作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首先,筆者提出這樣的問題:Why do you want to write an application letter?然后請學生回答。大多數學生的答案是:得到一份工作或面試的機會(Get a job or an interview)。筆者對他們的回答給予肯定。然后又問:Is it important for you? 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在這兩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對求職信的寫作產生了興趣。由于學生對書信的格式早已掌握,于是筆者介紹了正文的內容和寫法。每一個自然段都有一個主題:第一自然段要寫出申請的職務或工作以及何時、何處得到的消息來源;第二自然段要寫出申請人的最高學歷和特殊技能;第三自然段寫出自己重要的工作經歷;最后一個自然段明確寫出想要得到面試的機會。然后在黑板上寫出范文,講解每一項內容的寫法。為了便于學生記憶,筆者把求職信開頭和結尾常用的句子寫在黑板上,要求學生反復練習。最后讓學生按照要求寫一封求職信。這樣,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學生抓住重點,多寫多練,應用文的寫作就不會那么令人生畏了。
聽說材料突出實用性
該教材的聽說材料全方位地向學生展現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詢問時間、數字、個人愛好、健康、問候、提供個人信息等日常實際問題,到預約、請求允許、打電話、預定等實際業務活動,以及在銀行、郵局、旅館所出現的生活場景乃至購物、旅游等都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話題。對于這些聽說材料,教師要把最常用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最實用的語言知識和功能教給學生,邊學邊用、學用結合,讓學生把學得的實用知識和技能用于就業和生活中。在講授這些知識時,筆者抓住“應試”這一關鍵詞,把有關的材料進行分類,分為數字及計算類、邏輯推理、判斷、因果關系等四大類。然后針對每一類問題,按照出題形式、應試對策及解題技巧三個步驟進行講解和練習。按照這種方法傳授知識,學生容易接受,且內容實用,因為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還是通過各種級別的英語考試。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變成一種學習方法的掌握和應試技巧的掌握,變成一種能力的提高,符合學生的需要,比單純的講授效果更佳。對于每一單元的聽力材料,筆者先把所有的聽力題進行歸類,找出同類題。然后按照出題形式、應試對策、解題技巧三個步驟把這些材料變成一道一道的考試題來講解。這種方法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應試技巧。
以數字及計算題為例,筆者把書中出現的數字及計算題同A、B級考試中出現的數字及計算真題進行對比講解。例如在《實用英語》第三冊第二單元的聽力練習中有這樣一道聽力題:
W: Where have you been? It's 9:00 now, and the concert started half an hour ago.
M: I'm sorry. I was caught in a traffic jam.
Q: When did the concert begin?
A) 9:30B) 9:00 C) 8:30 D) 8:00
這種涉及時間的計算題,學生如果不了解出題形式和應試技巧,則很容易選錯。有的學生沒有聽懂所問的問題,所選答案為A;有的學生沒有聽懂原文,所選答案為B;還有一部分學生什么都沒有聽明白,于是隨便選了D這個答案;只有少數學生選出了正確答案C。對于這樣的數字題,除了要聽懂原文外,還要聽清楚問題。所以,筆者把這樣的數字計算題進行了歸類,把這類題的出題形式和應試技巧給學生進行歸納如下:
出題形式:數字題的特點主要是每個問題都與數字有關,涉及最多的就是價格和時間問題。例如:
A) What time is it now?
B) What is the exact time?
C) How much /many_______?
D) When did __________ begin?
應試技巧:這類題的問題不會直接針對錄音材料中所提到的數字,而需要進行簡單的計算。即使從錄音材料中能夠直接找到答案,也會有幾個數字進行干擾,需要學生在聽錄音時既要牢記對話中提到的數字,又要記下每個數字的相關信息,然后進行正確的判斷和計算。切記不要聽見什么就選什么,一定要對號入座。
介紹完這些方法,筆者又拿兩道真題進行練習,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鞏固所學的知識。
例1:M: What time does the movie start?
W: At 8:30. We have 15 minutes to get there.
Q: What time is it now?
A) 9:50B) 8:45 C) 9:00D) 8:15
解題技巧:這道題為數字計算題。由8:30 和15 minutes to get there即可選出正確答案為D。
例2:M: How much are the tickets?
W: Ten dollars for the general public, but student tickets are half price.
Q: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for two student tickets?
A) Five dollars B) Twenty dollars C) Fifteen dollars D) Ten dollars
正確答案為D) Ten dollars。
解題技巧:解好這道題的關鍵是要記清對話及問題中提到的數字。即:大眾票價10美元,學生為半價,而問題是兩張學生票的價格,即D是正確答案。
聽力練習還有很多種題型,比如判斷題、邏輯推理題等,分別都有自己的出題形式和應試技巧。由于篇幅的限制,筆者不再一一列舉。
以上是筆者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一點體會,即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體現實用的特點,所采用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何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還有待英語教師共同努力,不斷改進教學法,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庭薌.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李蔚,張福芝.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考點快訊[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田文榮(1969—),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