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首份針對中職畢業生的“職業狀況調查報告”出爐,它顯示受調查者的薪資普遍在2000元以上,近八成中職生對未來職業發展持樂觀態度。
參加調查的畢業生大多是職場新人,其中工作1~3年者占4.6%,工作3~5年者占30.8%,5年以上的為25.6%。他們中62.4%的人為企業普通員工,18.05%和9.77%分別為團隊領導和企業中層。接受調查者所從事工作均有一定技術含量,認為目前自身工作技術含量“很高”和“較高”的共達70.7%,“很低”的僅為0.55%。
大多數受調查者對自己今后的職位、薪資上升空間表現樂觀。調查顯示,目前受調查者的薪資在2000元至3000元的占41%,在3000元至4000元范圍的占23.1%,在5000元之上的也呈現增長態勢。而有80.15%的人認為自己職位“肯定”或“可能有”上升空間;分別有55.64%和29.32%的人認為,在薪資方面“肯定”或“可能有”上升幅度。
《新聞晨報》
海南:推廣“三段式”職教辦學模式
為加快海南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海南將進一步推行“三段式”職教辦學模式。
據介紹,“三段式”辦學模式,即中職學生第一年在市縣職業學校(中心)學習基礎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課,第二年到省市職業學校學習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第三年到企業頂崗實習。
縣級職教中心一年級學生在縣里完成第一段教育,省教育廳每年5月公布省市職業學校接收市縣一年級學生的專業和人數,供升級轉段的學生選擇就讀,每人可以報2所學校。海南從2002年開始有部分學校與市縣探索“三段式”辦學模式,如海南省工業學校、海南省機電工程學校、海口旅職校結對保亭縣、昌江縣等。如今,聯合辦學5年來,保亭已有2000多名中職學生走出大山,到海口、廣州、深圳等地就業,就業率達95%以上。
(新華網)
新疆:中職招生計劃超過普高
今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排中職招生計劃近14.5萬人,而普通高中招生約為13.8萬人,全區中職與普通高中招生計劃之比為5.2∶4.8。新疆中職招生計劃安排首次超過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為普高和中職招生比例大體相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新疆將創新招生機制,多方組織生源,積極面向初中畢業生、未升學普通高中畢業生群體招生,凡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青年,只要愿意,不管是應屆還是往屆,中職學校的大門都向他們打開。同時,把招生重點放在農村,尤其是南疆高中階段教育升學比例較低的地區,充分利用城市和東部地區優質職業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東部與西部、城市與農村中職學校聯合招生、合作辦學工作。
《中國教育報》
甘肅:職教發展勢頭強勁
近年來,甘肅省職業教育在面向市場、面向企業和辦學模式、教學模式改革中取得了新突破。從2003年起,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逐漸擴大,去年,全省各類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達14.8萬人,當年招生職普比例提高到4.2比5.8,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年。與此同時,省上進一步加大了對中等職業學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資金投入,去年投入1500萬元建設21個省級實訓基地,涉及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汽車維修、建筑技術、數控技術等7個領域,中央財政還投入2910萬元支持甘肅省19所職業學(院)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學生的實用技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在省教育部門的積極引導下,中等職業學校開展與東部省市聯合招生、合作辦學,采取不同形式,實現招生學校、招生對象和用工單位之間的最佳結合。去年,東西部聯合招生和省內城鄉聯合招生總數達到3萬多人,聯合招生、合作辦學和異地安置就業已經成為甘肅省中等職業教育新的發展亮點和增長點。《甘肅日報》
陜西:組建職教集團 打造職教品牌
陜西省首批五個職業教育集團近日正式宣告成立。此次組建的陜西機電、電子、化工、經貿、現代服務等五大職業教育集團,具體包括:經渭南市人民政府批準,由陜西省渭南工業學校牽頭組建的陜西機電職業教育集團,省內16所國家級、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及15家省內外知名企業(企業集團)加盟;經省信息產業廳批準,由陜西省電子工業學校牽頭組建的陜西電子職業教育集團,省內14所國家級、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及18家電子類省內外知名企業(企業集團)加盟;經省工交辦批準,由西北工業學校牽頭組建的陜西化工職業教育集團,省內23所國家級、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及18家化工類知名企業(企業集團)加盟;經省糧食局批準,由陜西省經貿學校牽頭組建的陜西經貿職業教育集團,省內15所國家級、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及19家行業、知名企業(企業集團)加盟;經省教育廳批準,由陜西銀行學校牽頭組建的陜西現代服務職業教育集團,省內20所國家級、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及30家金融、商貿、旅游、餐飲等企業(企業集團)、中介機構加盟。據統計,這五個職業教育集團的成員學校共計88所,在校生達30多萬人。
(中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
山西:三項措施培養合格中職生
從今年起,提高教學質量將成為山西省職業教育發展的“重頭戲”。今年,山西省將從師資、教學方法、資金投入三方面入手,著力解決此問題,培養合格中職生。
山西省正在醞釀實習指導教師特聘制度,此政策若能實施,學校聘請專業教師將由政府“買單”。另外,今年起每年選派200名專業課教師參加國家級培訓,完善山西省培訓辦法,優化教師隊伍。今后,將嚴格統籌學校專業設置,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和勞動力市場需求調整專業,避免熱門專業一哄而上,避免不具備條件的學校開設新專業,增設或調整專業需經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同時,要求學校以就業為導向,改革教學方法,開發校本教材,更新教學內容,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頂崗實習、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等形式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省教育廳將督促市、縣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太原晚報》
湖北武漢: 中職就業形勢看好帶動招生
近年來,湖北省不斷加強高中階段教育統籌,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連續三年保持了中等職業教育招生3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7年的招生規模在2004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首次超過了普通高中的招生規模,高中階段招生職普比達到5.2∶4.8,高中階段教育結構趨于合理。
就業形勢不斷看好是部分職校生源火爆的主因。首先,由于社會對技能人才有巨大需求。其次,國家助學金為招生提供巨大動力。就讀中職的學生90%以上來自農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去年實施的國家資助政策規定,就讀中職的農村和城市貧困學生,每年可獲國家資助金。第三,中職辦學實力增強,學生畢業后具有動手能力強、操作技能過硬等特點,因而廣泛受到企業歡迎。(荊楚網)
(家月朗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