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法指導是不分專業、學科限制的。對《電視機原理與維修》這門課程進行學法指導只是一個案例,對學法指導在各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推廣應用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學法指導;電視機原理與維修;專業技能
《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是電子電器專業中的一門綜合性、實用性較強的課程。中職學校學生的文化基礎較差,加之傳統教學只強調教師領會教學大綱、鉆研教材、研究教法,而忽視了研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學習方法,致使教與學嚴重脫節,教學效果欠佳。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想學,又怕學,更有甚者產生厭學或棄學的情緒,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現以《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教學為例,談談開展學法指導,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具體做法。
閱讀的學法指導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學習《電視機原理與維修》這門課程,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又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對會茫然不知所措。面對陌生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復雜的電路,迫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提高學習主動性。針對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可以采用“課前預讀,課堂精讀,課后重點讀”的方法。
課前指導預讀即指在講授每一節課的內容前,教師擬定預習提綱,在預習提綱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預習課文中的有關內容。比如講授《電視原理》這一節之前,提出兩個問題:(1)電視機既然有“千里眼”和“順風耳”的稱號,那么電視臺要發送什么樣的信號呢?(2)這些信號是通過什么方式調制后傳送的?使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給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閱讀教材,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發揮學生的探索性思維,使學生及早發現難點。帶著問題聽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習積極性,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預習情況的信息反饋,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在課堂講解時,有的放矢,集中力量去突破難點、突出重點、解釋疑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堂指導精讀即指在了解學生需要的基礎上,對重要概念進行精讀,進一步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為后續的學習打好基礎。如彩色電視機原理中的“色載波”這個概念,指導學生從色度信號的形成過程中去理解;而講到“色副載波”時,要指導學生從色度信號調制過程中進行閱讀。兩個看似相同的概念,經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指導后,學生進行過精讀,能理解并準確地把握它們,提高思維的邏輯性。
課后指導重點讀知識的遺忘率最高的時間是在初步掌握知識后的那一段時間。如電視機整機方框圖,雖然,在課堂上教師講解得十分詳細,但課后學生很快就會忘記。因此,課后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對自己學習上存在的疑點、漏點進行重點閱讀,及時查漏補缺,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記憶。
歸納的學法指導
學生讀書的過程是“從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過程。前者是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積累過程,后者是學生總結歸納、濃縮提煉的思維過程。《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較廣、電路較復雜,對學生的學習帶來較大的困難,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將眾多的專業知識、電路進行歸類,使之條理化、系統化、網絡化,特別是對那些易于混淆,又有一定聯系的電路應實施對比,找出異同,以便應用。只有比較,才有鑒別,才能區分。通過比較,可使學生掌握類比的學習方法。同時指導和訓練學生用文字或圖表形式進行概念的總結與歸納,形成知識網絡。如“行掃描”和“場掃描”這兩個電路,電路的結構相似,其功能和工作原理有所不同,學生學完這兩個電路后,可通過表格來對比歸納,教學效果令人滿意。另外,在總結歸納知識規律時,不是教師告訴學生規律,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教師再進行評價。可以采取以下的導學程序:學生自己歸納小結→教師啟發→學生再補充→教師評價完善。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歸納、總結,又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
電視機電路圖識讀的學法指導
識讀電視機電路圖是學習《電視機原理與維修》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掌握識讀電路圖的方法,才能全面了解電視機的工作原理、電路結構、各部分電路的功能及相互之間的關系;可以掌握主要元件的性能參數、各測試點和關鍵電路的典型檢測數據,以便通過比較發現問題,排除故障;還可以根據電原理圖、印刷板電路圖,找各元器件的安裝位置,以及相關連線和測試點的位置。然而,學生對識讀方法的學習感到十分困難,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學法指導。具體方法是:
選擇入口,查找電路位置將電路圖中一些比較容易識別的元器件符號(如天線、揚聲器、電源插頭、顯像管、行輸出變壓器等等)找出來,作為指導學生查找電路位置的入口,順著這些符號的連線,便能輕而易舉地找到相關的電路。如指導學生學習伴音通道電路時,讓學生在整機電路圖中,找出該通道的位置,先找到整機電路圖中的揚聲器作為入口,再根據揚聲器的連線深入到相關電路,找出伴音通道。
尋找容易理解的單元電路,并確定各單元電路的界限電視機原理圖較復雜,其各部分的難易程度不同。有的電路或網絡一目了然,它們屬于電路圖中容易識別的電路,在指導識圖過程中,可以把這些電路作為突破點,逐漸向兩旁擴張,以便確定各單元電路的界限,進而識讀出一大批單元電路。例如,電路圖中出現L、C并聯諧振回路的電路,必然是與頻率有關的電路。由電視機整機方框圖可知,與頻率特性有關的電路有圖像中放、伴音中放等,根據并聯諧振回路特點和中頻變壓器的初級和次級的連接情況,就不難看出各部分的聯系和分清它們之間的界限。
簡化復雜電路,攻克難關對于一些疑難電路,要把它們從整機電路圖中分離出來,然后再將其簡化,去粗取精,刪減附屬部件或電路,保留電路的骨干主體部分,最終簡化成基本(或接近基本)的電路形式,以便分析。對于模擬電路而言,應當分析電路的直流等效電路和交流等效電路;對于脈沖電路而言,一般要分析電路的暫態(過渡過程)等效電路。如在分析行掃描輸出電路的工作原理前,要求學生將復雜的行輸出電路化簡成只保留行輸出管、阻尼二極管、逆程電容、行偏轉線圈和電源,這樣,既方便教師講解行鋸齒波電流形成帶,也可使學生覺得簡單易懂。
電視機故障檢修的學法指導
《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是一門從理論到實踐的課程,電視機的故障檢修是整個課程教學的歸宿,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加以實踐應用,而且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學好電視機的故障檢修除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掌握整機各電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外,還要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與專業技能,這樣高的要求無疑對學生的學習帶來相當大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教師要花更多精力對學生進行指導,增強學生的維修技能。在課堂上,教師可在電視機示教板上設置故障,讓學生觀察故障的現象,然后教師分析故障,教會學生對電視機故障的檢修的方法。具體學習方法如下:
觀察學生分組入座,每兩人使用一臺彩色電視機。教師在課前將每一組的電視機都分別設置有一個故障。開始上課時,讓學生開機觀察,指導其根據電視機光、像、聲、色的質量狀況,還要仔細觀察開機瞬間和開機后的癥狀如何,確認故障現象。如對“開機三無”故障,應了解開機時觀察指示燈是否亮,機內有無異常響聲等。總之,通過指導學生初診,可使學生從中獲得有關故障起因的線索,有利于快速檢修故障。
判斷即是根據故障現象推斷故障可能的部位或大致范圍。指導學生全面分析整機工作原理,將各部分電路工作原理與故障聯系起來考慮,逐步縮小至最后確定故障范圍。要求各組學生根據自己組電視機的故障畫出檢修程序圖,然后由教師修改,再發給學生,并鼓勵學生大膽動手。這樣能很好地使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檢測即運用各種檢查或測試方法逐步壓縮故障范圍,直至找到故障點。這一步是檢修的關鍵。教師可介紹或指導學生運用一些常用的檢修方法,如直觀法、電壓法、電阻法、電流法、信號注入法、替代法等,具體采用哪一種應由學生根據故障特征、電路特點合理選擇。
處理即處理故障點,包括用合格的元器件去更換損壞件,以及清洗、補焊、修改或調整等。指導學生如何使用工具、調整參數到正常值、處理故障點時的注意事項等。
在《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教學中,應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將學法指導貫穿于教學當中,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張卿.學與教的歷史軌跡[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
[3]鐘桂山,郭智銘.學修電視機[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作者簡介:
曾志華(1968—),男,廣西梧州人,廣西梧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學一級教師。(本文責任編輯: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