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的內蒙古經濟發展區域規劃,繼呼包鄂地區成為內蒙古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后,東部5盟市將成為內蒙古經濟發展的下一個核心區域。隨著國務院正式批復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的實施,國家和自治區為促進東北及東部盟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各項扶持政策逐步到位,在今后5到10年內,內蒙古東部5盟市將駛入大開發、大引進、大建設、大發展的快車道。我們將充分發揮金融在促進東部盟市振興中的作用,在建立健全東部地區金融機構組織體系和金融服務體系,組織協調轄區和區外的金融機構加大對東部盟市的信貸支持,促進金融與經濟良性互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一、東部盟市金融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東部盟市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形成了快速發展的態勢,為金融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2007年以來。東部盟市金融業發展也出現了可喜局面,貸款新增額增長較快。截至9月末,東部盟市金融機構存貸款總額分別為1408.7億元和1061.7億元,分別占全區金融機構存貸款總額的29.6%和27.9%。前三季度貸款新增額達到208.7億元。已經遠遠超過2006年全年157.4億元的新增額,占全區貸款新增額比重由2006年的25.4%提高到34.4%。9月末東部盟市實現保費收入28.3億元,占全區保費收入的37%,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多家新型金融機構在東部盟市設立。通遼市設立了小額貸款公司,錫盟和通遼市設立了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我區第一家農村合作銀行在赤峰市元寶山區成立,包商銀行在赤峰市設立分支機構。是跨區域經營中設立的首家分支機構。保險機構和業務向東部盟市延伸。目前全區共有保險公司17家,已經在東部盟市設立分支機構并開展業務的有12家。
東部盟市的金融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發展仍然相對滯后,并成為制約東部盟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東部盟市金融發展規模較小。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2007年三季度東部盟市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占全區的30%、33.2%和33%,而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只占到全區的27.9%,不能對經濟發展起到足夠的支撐作用。金融組織體系薄弱。東部盟市資金供給主要依靠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區外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沒有進入。在許多旗縣,只有農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機構在支撐局面。保留旗縣機構的國有商業銀行。也上收了貸款權限,縣域內金融業務主要放在吸收存款上,貸款業務越來越少。金融服務嚴重缺位。
二、金融業支持東部盟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優化信貸結構,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
在國家不斷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背景下,尤其是2007年的調控措施更為頻繁。發行特別國債,先后8次提高存款準備金利率和5次加息。預計進入四季度和2008年,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還將延續。各家銀行的信貸規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縮。因此,金融供給要緊緊圍繞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政策導向,積極調整優化信貸結構,保持信貸投入的合理適度增長,引導商業銀行均衡、合理放款,合理控制基本建設等中長期貸款,嚴格限制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貸款,加大對農牧業、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節能環保等領域的貸款支持力度,著力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為東部盟市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搭建三大平臺,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服務
東部盟市沒有地方性金融機構,大部分地區只有國有銀行的分支機構,因此政府要搭建融資平臺、擔保平臺、信用平臺三大平臺,彌補金融組織體系的不足,增強金融服務功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資金需求。一是要搭建融資平臺。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滿足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和社會瓶頸領域的融資需求。支持農業發展銀行在繼續發揮棉糧油收購等傳統支農優勢的同時。積極拓寬服務領域。開辦農村綜合開發等中長期貸款。配合開發銀行不斷加大在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小城鎮建設、資源開發、農村牧區飲水、農牧民培訓等方面的信貸投入。二是要搭建擔保平臺。充實資金實力,壯大擔保機構的規模,帶動銀行信貸投入。我區雖然初步形成了一個核心、三級層次、網狀結構的全區信用擔保體系,但近半數擔保機構由于資本金不足導致擔保業務量大幅度下降。在政府資金投入有限的情況下。要加強東部盟市、旗縣區內擔保機構與開發銀行的軟貸款合作。擴充盟市旗縣擔保機構資本金規模,為抵押不足的中小企業和農牧民貸款提供擔保,引導信貸資金投入。三是要搭建信用平臺。積極開展信用觀念和征信知識宣傳。進一步擴大信用市場主體。充實信用信息尤其是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數據的歸集;拓展信用信息服務范圍,打造功能完善的征信服務體系:開展好清收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干部職工拖欠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工作,增強黨政干部的誠信意識,維護各金融機構的臺法權益;引導企業樹立與金融機構長期穩定合作的觀念。加強自律,規范經營行為,誠實守信,主動提供真實信息資料,為銀企合作建立良好的基礎。進一步發揮中小企業信用與融資促進會的作用,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的進程。
(三)深化產權制度改革,扶持農信社做大做強
東部盟市金融基礎薄弱,金融環境較差。特別是農信社經營狀況欠佳,歷史包袱沉重。2007年進入央行專項票據兌付期以來,全區19家沒有達到兌付條件的農信社,東部盟市就占11家。東部盟市政府要加大支持農信社清收不良貸款的力度,動用行政的、司法的手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減輕經營負擔,改善當地金融服務環境。同時要加快農信社產權制度改革,以盟市為單位進一步完善農信社體系平臺,組建盟市制上改善金融服務環境
東部盟市政府都先后成立了金融工作辦公室,部分旗縣也設立了金融辦公室,作為當地的金融協調服務部門,在推動地方金融發展、及時處置金融風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盟市金融辦在人員編制、機構設置的獨立性和經費上均不能得到保障,客級統一法人農村信用社或盟市級農村商業(合作)銀行,負責管理轄內旗縣農村信用社,對旗縣農村信用社實行授權經營。地方金融企業做大做強后。不僅可以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還可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擴大就業,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形成經濟、金融和社會發展良性互動的局面。
(四)推廣融資對接會,保障盟市重點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在全區金融工作會議期間召開的錫盟重點項量融資對接會和9月中旬召開的錫盟重點項目融資現場會,對錫盟重點項目融資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截止到三季度末,錫盟的19個工業項目,14個農牧業產業化項目。3個中小企業項目和9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2個社會事業項目共獲得簽約貸款124億元,實際發放的貸款達到16.6億元。要在其他盟市積極推廣項目融資對接會,向各家銀行自治區分行推介自治區和各盟市的重點項目和優質項目,爭取分行直貸資金,使一批重點項目盡快得到信貸支持。
(五)健全金融協調服務體系,從體觀上制約了工作的順利開展。希望東部盟市政府在上述問題上給予大力支持。從機構設置上改善金融服務環境,調動工作積極性推動當地金融改革發展。
(六)完善口岸金融功能,服務東部盟市對外開放
為東部盟市發揮全方位對外開放優勢,利用俄蒙資源提供融資、結算、保險等金融服務。國家開發銀行在蒙古國、俄羅斯派出了工作組。對在俄蒙從事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給予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們要進一步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的項目對接,建立日常合作協調機制。積極引進蒙古國可汗銀行、俄羅斯外貿銀行、艾科斯堡商業銀行在口岸城市設立分支機構,經營人民幣業務;幫助農業銀行等商業銀行在俄蒙設立分支機構并開辦人民幣和外匯的儲蓄信貸業務;協調有實力的保險公司在俄蒙開展人壽、財產、運輸、責任險等保險業務,為我區企業投資俄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發提供融資、結算、保險等全方位的現代化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