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大法寶,也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掃除障礙、引領發展的重要法寶。在當前正在深入開展的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堅持做到“五破五立”,切實解決不想解放思想、不敢解放思想、不會解放思想的問題,著力解決影響賀州教育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和諧發展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從而進一步促進賀州教育的四個發展。
(一)
破除因循守舊思想,樹立改革創新意識,著力解決影響賀州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進賀州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必須破除因循守舊思想,必須依靠改革創新。在宏觀層面上。就是要進一步完善“在國務院領導下,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切實落實縣級政府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主要責任;進一步完善“在自治區領導下,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不斷改善推進職業教育充分發展的環境條件。在具體工作層面上,就是要不斷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考試評價制度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以及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管理體制、招生就業、教學管理等改革。特別是要加快城區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從而為促進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掃清體制上的障礙。要通過一系列教育改革,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
破除自滿保守思想,樹立危機憂患意識,加快教育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近年來,賀州教育工作在創新中發展,在改革中加強,取得了顯著成績,同時也面臨著挑戰。經濟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群眾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長,教育要積極為社會提供更充足、更優質的服務,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因此,我們必須破除自滿保守思想,樹立危機憂患意識,以永無止境和勇于攀登的精神,立足當前,謀劃長遠,正確處理教育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規模、質量、效益有機結合起來,完善發展思路,創新發展舉措,努力爭取賀州教育事業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較高的發展水平。
破除狹隘封閉思想,樹立開放合作意識,加強合作交流和借鑒先進經驗,提高賀州教育開放水平。開放合作是當今社會的一大特征。賀州各級各類學校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緊緊抓住對外合作交流的各種機遇,加強合作交流,學習借鑒市外先進經驗,促進教育工作健康發展。特別在職業教育建設和發展方面,加強與區外發達地區的合作,開校企合作,定單辦學之先河;引進市外優質職教資源,合作辦學,擴大辦學規模,提升辦學檔次;學習借鑒發達地區集團化辦學經驗,籌建市、縣職業教育中心,打造賀州職業教育品牌。我們要通過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從觀念上、行動上、體制上解決影響和束縛我市教育對外開放的突出問題,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高遠的眼光,積極參與教育對外交流合作,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破除片面發展思想,樹立科學發展意識,增強賀州教育可持續發展能力。2002年以來,賀州每年針對影響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重點組織攻堅活動,先后組織了“教育教學質量年”、“中小學常規管理年”、“教育教學科研年”、“師德師風建設年”、“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年”、“教育技術裝備年”及目前正在實施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年”、“職業教育攻堅年”和“普通高中規范管理年”等活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賀州教育的科學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由于賀州教育基礎比較薄弱,教育投入不足,致使義務教育發展不夠均衡,高中階段教育規模編小,民辦教育發展緩慢,這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賀州教育的加快發展。為此,我們要以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破除片面發展思想觀念,堅持好字優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方針,正確處理規模、質量、結構、效益之間的關系,不斷優化教育結構和教育資源配置,切實將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努力推進賀州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發揮教育在改善民生、維護公平、推動和諧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讓人民群眾共享教育發展成果。
破除懼怕困難思想,樹立克難攻堅意識,積極解決熱點問題,營造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當前,賀州義務教育取得了歷史性的發展成就,職業教育也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與區內先進市相比,賀州教育的發展水平仍有明顯差距,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要通過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大力宣傳賀州教育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系統總結本地本校促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成功經驗,大力宣傳師生員工努力奮斗的事跡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增強廣大教育工作者克難攻堅的決心和信心;要通過繼續解放思想,深挖造成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以及城區內教育發展不協調、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學校發展不全面、素質教育不深入等問題產生的思想根源;要通過開展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幫助廣大黨員干部正確認識我市教育事業面臨的新形勢,準確把握賀州教育事業呈現的新階段性特征,深刻分析當前影響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主要矛盾,牢牢把握有利于教育事業加快發展的新興機遇,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完善政策措施,積極解決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營造有利于賀州教育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
(二)
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年”為載體,以合格學校建設為抓手,狠抓學校標準化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教育公益性的本質體現,是實現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針對當前賀州義務教育發展存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不平衡狀況,緊緊抓住大討論、大調研的契機,組織專門力量,分析影響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思想觀念、體制機制障礙,采取有力措施推進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特別是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要繼續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合格學校評估,積極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按照教育部關于中小學實驗室裝備“一規范三標準”的新要求,積極開展中小學實驗室、圖書室標準化試點;要繼續抓好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設,確保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級驗收,全面推進農村遠程教育三種模式應用,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著力抓好遠程教育項目的管理和應用,指導遠程教育示范校的建設,做好項目管理培訓、教學應用指導和技術服務工作;要加大支教工作力度,加強農村中小學班子隊伍和教師隊伍建設,深入實施課程改革,狠抓學校常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要科學制定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賀州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分別按五年和三年期限組織實施,在規劃期內,要在投入、裝備、師資、管理全面向薄弱學校傾斜,使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得到均衡發展,從而根本消除目前普遍存在的市區義務教育擇校現象,實現教育公平。
以“職業教育攻堅年”活動為載體,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創新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實現職業教育充分發展。職業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要牢固樹立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經濟的觀念,按照自治區職業教育攻堅目標和賀州三年攻堅計劃,扎實打好攻堅戰。根據職業教育攻堅方案,加大投入,加快市縣區職教中心建設和其他職業教育能力建設,盡快實現量的擴張;扎實抓好各年度招生工作,創新辦學模式,強化招生環節管理,規范招生秩序,確保各年度招生任務的完成;以市場為導向,加快專業結構調整,建設精品專業,以適應我市三化兩業進程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需要,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突出創新精神培養和實踐能力提高作為重點,努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核定教師編制,加強教師培訓,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還可能通過特崗、特聘、特邀的方式,解決職教攻堅中師資普遍緊缺的問題,使職業教育教師資源能夠得到更充分利用;重視科研興校,發揮科研先導作用,組織好課題研究和開展系列教學科研活動;認真做好學生資助工作,全面落實國家對中職學生的伙食補助政策和對特定專業、特殊崗位、貧困家庭學生的學費減免和資助政策,使中職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健全和完善農村職業教育和培訓網絡。
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育人為根本,以德育為首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繼續實施賀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1435”計劃,不斷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制度。要認真抓好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和校外教育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引導各校外活動中心和校外教育基地充分發揮作用;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辦好家長學校、完善家訪制度,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推動和諧校園創建活動深入開展;要扎實推進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積極探索建立學業評價和教育質量監測體系,改革和完善考試、評價制度,積極穩妥推動初中畢業和高中招生考試制度改革;要加強教育教學科研機構和隊伍建設,健全教科研工作網絡、加大課堂教學的教研力度,指導學校建立校本教研機制,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衛生、藝術教育工作,廣泛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認真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積極引進民族體育項目,豐富體育課堂內容,加強改進衛生和健康教育,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國防教育和學生軍訓工作。
加大投入,統籌規劃,促進賀州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按照十七大關于“重視學前教育、關注特殊教育”的要求,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包括特殊學校,關注每一個學生包括殘障學生。現在賀州還沒有一所市級特教學校,市屬幼兒園遠離駐地,辦園條件差,辦學規模小。各縣區級特教學校的師資、設施等方面都跟不上發展要求,幼兒園的辦學規模、教育質量也還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要統籌兼顧,抓好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小學向學前教育延伸,啟動農村小學幼兒園的試點工作,加快農村學前2-3年教育的發展,抓好各級示范園的創建工作;要加強特殊教育學校、特教班的建設和管理,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著力解決殘疾兒童入學難問題;要辦好民辦教育,規范高中教育;要大力拓寬民辦教育辦學渠道,引進民辦教育資源,創新民辦教育投融資機制,規范民辦教育教學管理;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實施校園改擴建,擴大招生規模,加強高中教育教學指導,強化高考研究和復習指導,推進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提高高中教學質量;要進一步加強賀州學院建設,積極籌建賀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從而促進我市各級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為建設富裕文明新賀州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責編 韋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