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明天學校是一所比較特殊的學校,有來自廣西各地的100多名孤兒。因為他們長期以來缺乏父愛和母愛,心中存在著陰影,存在著孤僻、抑郁、狂燥或者逆反的心理。因此,我們要在教育教學當中對這些孤兒給予更多的關愛,使他們學會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我調控、能夠經受挫折并適應環境,養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我對此項工作不敢有所放松和怠慢,堅持用情感交流、心理相融去感化孤兒,對他們尊重、信任、理解、關懷,溫暖他們的心靈,同他們交朋友,平等相待,坦誠相見,消除孤兒的心理問題。
記得那是2003年的秋天,孤兒韋海同學剛來到我校,分到我教的班級。他第一次來上課的時候熱情是很高的,但是沒過幾天,我發現他學習比較差,上課不認真地聽課,側著身坐著,一付吊兒郎當的樣子。上課時,他總像一只小喜鵲,唧唧喳喳說個不停。要不,就竄位,滿教室里泥鰍般鉆來鉆去,攪得全班不安寧。要不,就揪前座女同學的頭發,使她大叫,他就偷偷笑。看到這種情況,我找了時間跟他談談心。我問他:“你來到明天學校后在生活上、學習上覺得有什么困難嗎?”他警惕地看著我不回答。我知道他對我存有戒心,接著說:“你來到學校后,就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孩子。明天學校是個大家庭,老師們就是你的父母。你以后有困難可以直接找我,我會盡量幫助你。”他半信半疑,一直不來找我。
有一次,他生病了,發著39度多的高燒;我發現后二話不說急忙找了車把他送往醫院……這件事過后不久,他給我遞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老師,我這么壞,你還樂意幫助我嗎?”我及時地也給他寫了字條:“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只要你知錯能改,我相信你也會得到大家的信任。”就這樣,我們經常用紙條來交流、溝通,他也對我產生了信任。在學習上,我經常給他“開小灶”,使他破天荒地取得了及格以上的成績,實現了“零的突破”。從此他信心大增,與以前相比判若兩人,有心里話肯告訴老師,上課不但不搗亂還經常舉手發言,也得到同學們的贊揚。
其中,使韋海觸動最大、感受最深的,使他產生質變的是一件小事。記得那是星期天下午,有一個學生急急忙忙地跑來向我“告狀”說韋海又干壞事了,他拿菜刀把一棵棕櫚樹給砍了。這個學生剛說完,他就來到了辦公室。我強壓怒氣問:“你為什么把樹給砍了,你一定有什么新奇的想法,能說給我聽聽嗎?”他見我沒有訓斥的意思,就說:“在我們農村香蕉樹長得不好時,把樹桿砍掉就會長出更好的新芽。我想試一試。”聽了真讓人哭笑不得,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孩子,但是以后有什么好的想法,先告訴老師再做好嗎?”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從這以后,他在學習上、勞動上都表現很積極,期末被評上了“三好學生”。
教師的摯愛可以融化孤兒心頭的堅冰。我們要用真誠的愛去寬容、理解、尊重、信任和關懷每一個學生,用愛去創設、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用愛為學生撐起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