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不同的澆水方法和施肥條件下比較了中藥渣和泥炭兩種基質對一品紅生長和盆花品質的影響。結毋表明,中藥渣基質中一品紅生長量增大,開花提前,冠幅、花徑、苞片數顯著增加,而株高降低,花色素積累增加而葉綠素含量降低,外觀品質提高?;|成分顯著影響一品紅的物質分配。中藥渣基質上一品紅的苞片鮮質量、葉片鮮質量、地上千質量顯著增加,其中以苞片鮮質量的增幅最大。中藥渣基質吸水量較低,采用花盆底部澆水可以促進一品紅生長,改善盆花品質。中藥渣基質有效氮磷鉀含量高,在控釋肥用量減少50%時一品紅的生長和盆花品質也不受影響。因此,可以用中藥渣70%+珍珠巖20%+蛭石10%(體積比)組成的基質代替泥炭用花盆底部澆水技術栽培一品紅。
關鍵詞:盆栽基質;中藥渣;一品紅
中圖分類號:S68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6500(2008)06-0040-06
泥炭是盆栽基質的主要成分。采集泥炭對濕地生態環境的破壞早已引起人們的重視,所以從20世紀70年代國外開始尋找替代泥炭的材料,并對椰絨、樹皮、蘑菇渣、棉子殼、鋸木屑、糖渣、蘆葦末、城市固體廢棄物、城市污泥、秸稈等有機廢料代替泥炭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近年來,隨著泥炭價格上漲,這一研究領域也成為國內基質研究的熱點。中藥渣是我國的特產,產量巨大,有機質和養分含量豐富。2005年我們用中藥渣代替泥炭栽培一品紅,發現效果與泥炭相似,缺點是持水能力差,需要增加澆水次數。采用適當的澆水方法,可望克服這一缺點,為中藥渣的高效利用提供途徑。本試驗比較了以中藥渣和泥炭為主要成分的基質的物理特性及其對一品紅生長和盆花品質的影響,為中藥渣在盆栽基質中的應用提供依據,以尋找泥炭的替代品并循環利用廢棄資源。
1 材料和方法
試驗在青島市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實驗溫室進行。采用三因素隨機區組試驗,設2種基質、2個控釋肥用量、2種澆水方法,共8個處理組合。2種基質分別是70%中藥渣+10%蛭石+20%珍珠巖(體積比)、70%泥炭+10%蛭石+20%珍珠巖(體積比),均用石灰粉調整pH值至6.0。定植前測定基質物理性質和養分含量㈣。澆水方法有2種:花盆底部澆水,將花盆放在水仙盆中,澆水時將水倒入水仙盆中,基質通過毛細作用吸水至基質飽和(基質表面濕潤);基質表面澆水,測量花盆底部澆水時基質的吸水量,用同量的水分從基質表面澆人。用配方為N15%+P20511%+K2013%+CaO2%的奧綠(Osmocote)控釋肥做基肥,均勻混入基質后裝盆?;ㄅ杩趶?5.5cm,底徑10.9131/1,局13.4cm,容量1.85L,按照肥料廠商的使用說明每盆用4.2g(折合N+P2O2+K2O含量為每盆1.64g)或減半施用。常規管理,澆水與施肥交替進行,根據需要調整花盆間距,以葉片互不遮掩為限。



用一品紅“早生天鵝絨”(Velveteen)為材料。2006年4月21日購買生根扦插苗并上盆。選擇長度、葉數、直徑、根系發育一致的插穗8組96株上盆作為試驗材料,每組12株為1個處理,每盆栽1株為1個重復。5月1日摘心。6月7日調查新梢枝長和節數,并開始短日照處理。開花時調查株高、冠幅、花徑、長度大于5cm的苞片數、苞片鮮質量、葉片鮮質量、枝條鮮質量、根鮮質量、地上部干質量、根干質量、苞片花色素和葉綠素含量,分別用A530和A653表示花色素和葉綠素的含量。將基質分為根層和上層兩部分,分別測定兩部分基質的EC值。株高是基質表面到最高生長點的垂直高度。測定冠層最寬處的寬度和其垂直處的寬度,兩者的平均數為冠幅。每株測定最長3枝的長度、葉數,用3枝的平均值比較差異顯著性。用淋洗法提取基質溶液,便攜式EC計測定EC值。用數據分析工具包Minitab中的多因子方差分析(anov)比較處理間的差異顯著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基質的物理性質和養分含量
中藥渣的體積質量大于泥炭,持水孔隙度與泥炭相差不大,而總孔隙度、通氣孔隙度和吸水量均小于泥炭。中藥渣基質的養分含量高于泥炭,尤其是有效磷和有效鉀的含量大大高于泥炭(表1)。
2.2 基質成分對一品紅生長和盆花品質的影響
中藥渣中一品紅的生長量顯著大于泥炭,這種差別在營養生長期就表現出來,從摘心到開始短日照處理時,中藥渣為基質的一品紅新梢枝長和節數顯著大于泥炭(表2)。中藥渣中一品紅開花提前,冠幅、花徑、苞片數顯著增大,而株高較低,所以中藥渣中生產的一品紅外觀品質得到了提高。中藥渣還促進一品紅著色,降低葉綠素含量(表2)?;|成分顯著影響一品紅的物質分配。中藥渣中,一品紅的苞片鮮質量、葉片鮮質量、地上干質量顯著增加,其中以苞片鮮質量的增幅最大;根干質量以泥炭中生長的一品紅最大,枝條鮮質量和根鮮質量在兩種基質間差異不顯著(表3)。
2.3 澆水方法對一品紅生長和盆花品質的影響
澆水方法對一品紅的營養生長影響不大,短日照處理前枝長、節數差異不顯著。底部澆水時雖然一品紅開花延遲,但能促進其生長,開花時的株高、冠幅、葉片鮮質量、枝條鮮質量、地上部干質量、根干質量均較大且與表面澆水相比差異顯著,花徑、根鮮質量在兩種澆水方法間差異不顯著(表2、表3)。雖然底部澆水的苞片數顯著降低,但是苞片鮮質量與基質表面澆水差異不顯著,所以底部澆水時苞片給人以厚重的感覺,觀感品質提高。澆水方法對苞片的花色素含量影響不大,而對葉綠素含量影響顯著,底部澆水時葉綠素含量顯著提高(表2)。
基質成分和澆水方法對一品紅花期、花徑、苞片葉綠素含量、葉片鮮質量、枝條鮮質量、地上部干質量的影響存在互作效應(表2、表3)。表面澆水的中藥渣基質上一品紅開花最早,花盆底部澆水的泥炭上開花最晚。在中藥渣基質上底部澆水時一品紅花徑最大,而在泥炭基質上底部澆水時花徑最小。在中藥渣基質上兩種澆水方法間苞片葉綠素含量相似,而在泥炭基質上底部澆水時葉綠素含量增加(表2)。在兩種基質上,葉片鮮質量、枝條鮮質量、地上部干質量均是底部澆水的大于基質表面澆水(表3)。
2. 4控釋肥用量對一品紅生長和盆花品質的影響
與每盆用2.1g控釋肥相比,每盆用4.2g時,一品紅的冠幅、花徑、苞片數增加而株高下降,外觀品質明顯提高(表2)。枝條鮮質量、根鮮質量、根干質量以每盆用2.1g時較大,每盆用4.2g時苞片鮮質量、葉片鮮質量有增大的趨勢(表3)。
基質成分與控釋肥用量對一品紅花期、新梢枝長、冠幅、花徑、苞片色素含量、枝條鮮質量的影響存在互作效應。在中藥渣基質上,控釋肥用量對這幾個指標的影響不顯著;而在泥炭基質上,控釋肥用量較多時一品紅花期提前,枝長、冠幅、花徑、葉綠素含量、枝條鮮質量增加,而花色素含量減少(表2、表3)。
澆水方法與控釋肥用量對一品紅冠幅、花徑、色素含量、葉片鮮質量。根鮮質量、根干質量的影響也存在互作效應(表2、表3)。
2.5 基質鹽分積累與分配
基質成分對基質鹽分積累與分配的影響不大,而澆水方法和控釋肥用量有顯著影響。增加控釋肥用量時基質上層、根層的鹽分含量都顯著增加。底部澆水時基質上層的鹽分積累顯著增加、根層鹽分顯著降低,而表面澆水時鹽分在基質上、下層的分布較為均勻(表4)。
基質成分和澆水方法對基質上層、根層鹽分含量的影響存在互作,控釋肥用量和澆水方法對根層鹽分含量的影響存在互作(表4)。
3 討論
Guerin等認為,只要新基質能產出比泥炭基質更好或相似的園藝產品,即可作為泥炭的替代品使用。中藥渣基質中一品紅的生長量顯著大于泥炭,盆花外觀品質提高,所以用中藥渣代替泥炭做盆栽基質栽培一品紅是可行的。
為了用新基質產出優質產品,需要測定基質主要的理化性質,以確定合理的成分配比及相應的水肥管理等栽培技術。迄今為止,盆栽基質尚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基質理化性狀也沒有標準參數,李謙盛(2003)給出了建議數值,如體積質量0.15~0.8g/cm3,總孔隙度70%-90%,通氣孔隙度15%~30%,持水孔隙度40%~75%等。Prasad認為有效的持水孔隙度應大于23.5%。Guerin等認為選擇基質的兩個主要標準是水分效率和通氣性,通氣孔隙為10%~25%的基質一般沒有排水不良的問題;通氣孔隙大于15%的基質有效水分含量下降,需要增加澆水次數;通氣孔隙小于10%時,缺氧的危險增加。Abad認為,為保證植物獲得最佳的生長狀態,有效含水量高(20%~30%,v/v)、空氣供應充足(20%-30%,v/v)是最重要的基質特性。本試驗所用基質的體積質量和孔隙度基本符合這些標準(表1)。Wilson等在不同的栽培系統上進行的試驗中,基質中腐質土的用量均少于1/3,并認為提高比例會增加與高鹽有關的風險?;|中加入50%腐質土時對多年生草本花卉的生長、品質沒有負面影響,用量達到75%~100%時株形變小、根系分布異常。本試驗中用中藥渣完全取代泥炭也取得了理想的栽培效果。
有機廢料來源不同時理化性質差別很大,使用前要進行調整,且需要根據作物種類的水肥需求特性調整澆水和施肥計劃。因為基質的理化性質發生了改變,泥炭用量減少的基質必須嚴格試驗以制定水肥管理措施,尤其要評價新基質對澆水方法的反應。中藥渣吸水慢、吸水量少(表1),常規澆水時水分流失嚴重。采用底部澆水可以延長供水時間,彌補了中藥渣斥水性強的弱點,而其持水孔隙度并不比泥炭差,所以底部澆水時中藥渣栽培的一品紅生長量增加,品質和整齊性提高,這與Wilson等在一串紅上的研究結果相似。
在長期底部澆水生產作物時,為避免鹽分積累對植物的傷害,可以降低營養液的濃度,但是必須在提供足夠營養與降低潛在鹽害之間達成平衡。能否降低肥料濃度而又保持盆花品質不降低,這決定于花卉種類。本試驗中,將控釋肥用量減少一半,在中藥渣基質上生長的一品紅品質沒有降低,而泥炭基質上多數生長指標下降(表2),這可能與中藥渣含有較多的營養有關(表1)。
澆水方法和肥料用量影響鹽分在基質中的積累和分配,從而影響植物生長。因為水分蒸發,鹽分在基質表面積累,基質表面澆水可將鹽分沖到根區。底部澆水時,沒有表面沖淋而改變了鹽分在基質不同層次間的分配,可能對盆栽植物產生一定危害??蒯尫视昧吭黾樱瑒t基質鹽分含量提高,且均為基質上層高于中、下層,本試驗的結果與此一致。澆水方法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不像對基質鹽分含量的影響那么大,可能因為鹽分含量沒有超過最佳值的上限。基質表層鹽分含量是中下層的3~7倍,超過了推薦值而并未對植物造成危害,因為根系一般生長在花盆的中下層。只有中、下層鹽分含量均超標時植物生長才下降。一品紅生長的最佳基質鹽分含量值為2~3.5ds·m-1(淋洗法)。本試驗中,表面澆水時,基質鹽分空間分布較均勻,基質根層鹽分含量接近這一范圍;而底部澆水時上層基質鹽分含量大于根層,基質根層鹽分含量小于最佳值,與Cox的報道相似。但是底部澆水時一品紅的生長和盆花品質顯著好于常規的基質表面澆水(表2、表3),說明影響一品紅生長的因素中除了基質鹽分含量值以外,其他因素也限制一品紅生長,估計常規澆水時基質的水分供應不足,從而限制了一品紅生長。Chong&Purvis報道定植時的基質可溶性鹽濃度與苗圃植株地上部干質量呈正相關,本試驗中沒有發現這種相關。
Raviv等提出可在兩個階段調控根區的水氧狀況,即在定植前按照植物需求選擇基質、定植后采取合理的澆水方法。基質物理特性與植物生長關系的研究雖然已經進行了40年,但仍不知道怎樣的物理特性才能給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氧?;|物理特性決定水分有效性,充分了解了基質的物理特性以后,可以確定某個臨界含水量,以保證根區水氣含量同時達到最佳。而基質物理性質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還很少,限制了相應水肥管理技術的制定。有機廢料批次間、批次內變化大,降低了基質的品質和穩定性?;|的顆粒大小、顆粒形態決定其水氣特性,只有了解這些因素如何影響基質特性,才能產出性質符合需要、質量穩定一致的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