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口服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ASOPP)病人胃腸道凈化的最佳方法。
方法 44例ASOPP病人在常規洗胃、導瀉的基礎上,留置胃管反復洗胃作為研究組,37例常規治療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病人的療效、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的差異,CHE活力上升速度、病人昏迷持續時間、中間綜合征發生率的差異。結果 研究組阿托品(202.4±55.3 mg)、氯磷定(11.2±2.1 mg)用量少于對照組(325.0±87.6 mg、15.5±2.8 mg,P<0.01);CHE活力上升至正常的30%(35.0±13.0 h)和50%(47.3±10.1 h)的時間,病人昏迷持續時間(49.8±10.5 h)、住院時間(22.8±32.5 h)均明顯短于對照組(57.6±14.4 h、75.3±9.6 h、68.9±11.3 h、26.2±40.6,P<0.01),中間綜合征發生率(6.8%)明顯低于對照組(24.3%,P<0.05)。結論 留置胃管反復洗胃可及時、有效清除ASOPP病人胃腸道的毒物,提高療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留置胃管;洗胃;阿托品;氯磷定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1-0028-02中圖分類號:R 595.4文獻標識碼:A
盡早洗胃、導瀉是臨床清除口服有機磷農藥中毒的常用方法。但是臨床發現,單純一次洗胃或導瀉遠遠不能徹底清除胃腸道內的毒物。文獻報道,對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ASOPP)11天后死亡的病人進行尸體解剖,病人胃腸道內仍然有農藥存在。因此,如何徹底有效清除胃腸道內尚未吸收的毒物,對ASOPP病人的成功搶救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對收治的口服ASOPP病人采用留置胃管反復洗胃的方法清除胃腸內尚未吸收的毒物,取得滿意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間的ASOPP患者44例留置胃管反復洗胃作為研究組;同時以我院2002年1月前常規治療的37例為對照組。全部病例均符合
ASOPP的診斷標準[1]。兩組病例年齡、性別、中毒途徑、昏迷程度、伴呼吸衰竭、休克、毒物種類及就診時間等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P均>0.05)。見表1。兩組病人血清CHE活動測定均為0活力單位(紙片法,正常值為80%活力單位)。
2.研究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洗胃、導瀉、輸液、利尿、靜注阿托品、肌注氯磷定、吸氧、抗休克等常規治療。研究組44例患者入院確診后立即予24~25大號硅膠胃管經口插入胃腔,接電動洗胃機先抽吸胃內容物,然后每次注入清水洗胃液400 ml,直到洗出胃液完全澄清無味,洗胃液總量1500~4000 ml,后改用常規留置鼻胃管,行持續胃腸減壓,每2~4 h重復洗胃一次,每次洗胃生理鹽水總量1000~3000 ml,直到減壓器內液體無農藥味,拔出鼻胃管,共重復洗胃5~6次,生理鹽水灌腸每次250~300 ml,重復灌洗間隔時間與洗胃相同。同時輸液,利尿,靜注阿托品針,肌注氯磷定,吸氧等內科綜合治療,并根據病情,對昏迷、呼吸衰竭、心臟驟停、休克患者給予氣管插管[2],建立呼吸機通氣,行心肺復蘇,抗休克等及時治療措施。所有病人每天動態監測CHE,每12 h一次;記錄阿托品和氯磷定的用量;記錄病人神志轉清及住院時間。比較兩組病人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的差異,CHE活力上升速度,昏迷及住院時間的差異,中間綜合征(IMS)發生率的差異。
3.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12.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均數和標準差用-±s表示,兩組之間的比較用獨立標本t檢驗,率用%表示,兩組之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療效比較,治愈率及病死率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IMS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兩組病人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CHE活力上升至正常水平的30%和50%的時間,病人昏迷持續時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留置胃管反復洗胃組病人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CHE上升至30%和50%的時間、昏迷持續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1),見表3 。
討論
有資料顯示,ASOPP死亡患者20%與洗胃不徹底有關[3],洗胃不徹底多為洗胃液總量偏少,胃內毒物沒有徹底清除即終止洗胃,洗胃技術不過關,洗胃開始前沒有徹底抽吸胃內食物,每次注洗胃液量過大,致使注入洗胃液后,部分胃內容物排入腸道,造成毒物大量吸收。有研究發現,經口服ASOPP患者在徹底洗胃后數小時,胃內仍有大量的農藥成分,其含量與血漿中的農藥含量呈正相關。胃腸分泌形成胃腸道血漿胃腸道循環,血漿濃度越高,胃腸分泌越多,而且此時分泌的有機磷農藥往往為氧化型,即增毒型,增加了救治難度[4]。
我們研究發現, 留置胃管反復洗胃組病人的治愈率高于常規組,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CHE上升至正常30%~50%的時間,病人昏迷持續時間,住院時間也明顯少于對照組,IMS并發癥明顯減少。分析原因可能為:①留置胃管反復洗胃,同時生理鹽水反復灌腸沖洗和持續鼻胃管胃腸減壓,能有效地清除胃腸道內分泌的毒物;②阻斷了肝腸循環,避免由血液經過膽道和胃腸黏膜反彌散重新分泌入腸道毒物重新吸收入血液;③彌補了常規方法導瀉失敗的不足。臨床發現,常規應用硫酸鎂或甘露醇導瀉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許多病人入院后,前2~3天常常不能很好通便,甚至根本無大便,其原因在于,ASOPP早期搶救中,持續大量阿托品等抗膽堿能藥物應用,導致胃腸道蠕動明顯減少,排便困難。間斷生理鹽水灌腸,反復洗胃和持續胃腸減壓,可以保證胃腸道內殘毒得到有效清除。由于胃腸道殘留毒物進入血液的途徑被及時,有效阻斷,因此,阿托品和氯磷定等解毒劑用量自然相應減少,病人持續中毒的可能減少,CHE恢復加快,病情好轉所需時間減少,并發癥少,治愈率高,住院時間短,大大減輕病人經濟負擔。同時,留置胃管反復洗胃保證了胃腸清潔,避免了毒素的吸收入血和腸道細菌的異位感染,從而減少了機體感染的機會,避免了IMS、MODS的發生或進一步加重。
總之,及時徹底的胃腸道凈化是救治ASOPP成功的重要環節,而留置胃管反復洗胃,同時持續胃腸減壓和生理鹽水灌腸清洗是保證胃腸道凈化得以實現的切實可行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秦桂璽.有機磷殺蟲藥中毒[A].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1-966.
[2]凌永體,李錦忠,黃順忠,等.氣管插管與洗胃同時進行搶救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體會[J].右江醫學,2007,35(1):73.
[3]張 力.25例有機磷農藥中毒死亡原因分析[J].危重病醫學,1997,3(2):119.
[4]趙華月,主譯.哈理遜內科學[M].第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2544.
(收稿日期:2007-06-20 修回日期:2007-12-20)
(編輯:潘明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