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以臍血血鉛水平作為胎兒期鉛暴露示標,評價胎兒期鉛暴露對新生兒期神經行為發育的影響。
方法 檢測臍血血鉛水平,并分別于出生3天、14天和28天進行新生兒神經行為檢查(NBNA),用SPSS 12.0對臍血血鉛與NBNA的評分進行相關分析。結果 臍血血鉛水平與出生3天、14天和28天的新生兒神經行為檢查(NBNA)的總分、行為能力、非生物視定向反應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結論 胎兒期的鉛暴露即使在較低水平,已影響到新生兒期的神經行為發育,減少胎兒期鉛暴露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鉛;新生兒;臍血;神經行為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1-0041-02中圖分類號:R 589.9文獻標識碼:A
由于現代工業、交通的迅猛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的環境問題逐漸突出,成為胎兒健康發育的新隱患[1]。為了解孕期鉛暴露對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的影響,我們對本院于2007年1月~4月出生的正常新生兒,分別在其出生第3、14、28天進行新生兒神經行為檢查(NBNA),并將檢查結果(即評分)與其臍血血鉛水平進行相關分析,現報告如下。
對象與方法
1.對象 2007年1月~2007年4月在我院出生的113例正常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為:胎齡37~42周,體重2500~4000克;排除標準為:出生窒息史、顱內出血、缺氧缺血性腦病、高膽紅素血癥、先天畸形等病理情況。2.方法 ①于產時取臍帶混合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2Na2)抗凝,-4℃低溫保存,集中后用原子吸收石墨爐法測定全血鉛。儲血及測試所用器皿均經無鉛化處理,嚴格按照實驗室操作規程操作,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全血標準物質作為質控。
②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的評價: 應用鮑秀蘭等修訂的新生兒20項神經行為檢查方法[2],對出生第3、14、28天進行新生兒神經行為檢查并評分。在臍血血鉛測定前,由經專門培訓的同一位研究者用盲法進行檢測。(此方法作為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的評價,已經得到了公認和廣泛的應用)。
3.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經SPSS 12.0 for Windows處理,臍血血鉛水平與新生兒神經行為檢查的評分進行相關分析。
結果
1.新生兒臍血血鉛水平檢測情況 113例新生兒臍血血鉛最低值為5.0μg/L,最高值為138.8μg/L;均數為27.25μg/L,標準差為20.0μg/L;中位數為23.3μg/L,第25百分位和第75百分位分別為14.7μg/L和32.3μg/L。
2.新生兒臍血血鉛水平與NBNA的關系 分別在出生第3、14、28天新生兒神經行為檢查。總分及各項得分與臍血血鉛進行相關分析。結果發現,臍血血鉛含量與新生兒神經行為評分的總分有相關關系;在各大分類評分中,臍血血鉛含量主要與行為能力評分有相關關系;在行為能力各項評分中,臍血血鉛含量主要與非生物視定向反應有相關關系,見表1、2。
討論
隨著城市化、工業和交通業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程度日益加重。其中鉛對兒童健康的危害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課題。胎兒期是胚胎形成、發育和完善的過程,最易受到環境有害因素的影響。出生前的一段時間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最迅速、也最易受損害,以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可望較靈敏地反映鉛對胎兒期發育的損害。由于新生兒臍帶血鉛較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因此臍帶血鉛水平可以反映出生前宮內鉛暴露的情況,臍帶血血鉛水平作為反映胎兒時期鉛暴露狀況的指標已得到肯定并廣泛應用[3]。通過新生兒神經行為檢查,反映出生前后神經行為發育水平,較少受到生后許多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因素的影響,并能通過評分,進行定量分析,這已經得到了公認。
在我們的研究中,臍血血鉛均處于較低的水平,但即使在這種低水平宮內鉛暴露情況下,仍能發現對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在整個新生兒期持續存在,并沒有減輕的趨勢。
鉛主要是嗜胎盤和嗜神經毒物,在人體內
無任何生理功能,理想的人體血鉛水平應為零。鉛對孕婦及胎兒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影響鉛中毒的治療雖能降低體內鉛負荷,以緩解或避免鉛的毒性作用對人體的進一步損害,但不能逆轉正在產生和已發生的神經毒性作用[4]。因此加強對高危人群(孕婦) 的干預,改善環境的鉛污染。早期對高危孕婦進行血鉛監測和健康教育、營養干預,特別是強調孕早、中期的保健,對防治鉛的危害,保證新生兒神經行為的正常發育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沈曉明. 胎兒期鉛暴露對胎兒及嬰幼兒發育的影響[J].臨床兒科雜志, 1996, 14: 10.
[2]鮑秀蘭,虞人杰,李著算,等.150例正常新生兒神經行為測定和評價[J].實用兒科雜志,1988, 3: 83.
[3]Ernhart CB. A Critical review of low level prenatal lead exposure in the human: Effects on the fetus and new born[J].Report Toxico, 1992, 6: 9.
[4]趙正言,孫云芳,楊茹來,等.嬰幼兒血鉛水平與鋅銅鈣鎂相互關系的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1998,36 (9):560-561.
(收稿日期:2007-10-08 編輯:潘明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