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茵梔黃注射液佐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效果。
方法 將62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分為兩組,茵梔黃組31例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注射液治療。對照組31例僅以常規治療。結果 茵梔黃組總有效率為93.55%(29/3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7.74%(21/31),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應用茵梔黃注射液佐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明顯提高療效,且未有不良反應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茵梔黃注射液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1-0042-02中圖分類號:R 722.1文獻標識碼:A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疾病,如未能及時有效地救治,膽紅素可能沉積于大腦形成膽紅素腦病(也稱核黃疸),重則導致新生兒死亡,幸存者則留下神經系統嚴重后遺癥。我院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注射液輔助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31例,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對象和方法
1.一般資料 以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62例為研究對象,均符合文獻[1]的診斷標準。患兒于生后24 h內出現黃疸且黃疸加深進展快,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85.5 μmol/l(5 mg/dl),血清膽紅素在生后24 h、24~48 h、48 h,足月兒分別為>102.6、153.9、206.7 μmol/l;早產兒依次為>136.8、205.2、256.5 μmol/l。將62例新生兒分為兩組,茵梔黃組31例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注射液輔助治療;對照組31例采用常規治療。茵梔黃組31例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發病年齡:最小為生后8 h,最大為28天。其中感染性黃疸15例(包括肺炎、肝炎等),ABO溶血10例;母乳性黃疸4例;G6PD酶缺陷2例,血清膽紅素測定289.21±71.56 μmol/L。對照組31例中,男性22例,女性9例,發病年齡:最小為生后8 h,最大為27天。其中感染性黃疸17例,ABO溶血癥8例,母乳性黃疸3例,G6PD酶缺陷3例;血清膽紅素測定為282.83±67.74 μmol/L。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喂養、病因以及病情程度上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兩組除積極治療原發病外,均采用常規治療如下:①藍光照射:波長425~475 mm,照射24~48 h;②酶誘導劑口服5 mg/(kg·d);③輸白蛋白1 g/(kg·次)。
茵梔黃組在上述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注射液輔助治療,茵梔黃注射液5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每日一次,對照組僅應用常規治療,兩組療程均為10天。觀察皮膚黃疸消退情況及膽紅素測定情況比較。
3.療效評定 顯效:皮膚黏膜黃染完全消退、血清膽紅素正常。
有效:皮膚黏膜黃染明顯消退,血清膽紅素明顯下降。
無效:皮膚黏膜黃染未見消退或加深,血清膽紅素未降或有所升高。
4.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結果
兩組病例中均無并發膽紅素腦病及死亡病例,均未發現不良反應,茵梔黃組治愈天數最長為7天,最短為3天,平均4.8天,出院時血清膽紅素測定為60.05±35.65 μmol/L,總有效率為93.55%。對照組治愈天數最長為9天,最短為5天,平均6.7天,血清膽紅素測定89.78±51.62 μmol/L,總有效率67.74%。兩組總有效率(顯效+無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χ2=6.613,P<0.05),詳見表1。兩組治療后血清膽紅素比較亦有顯著性差異(t=2.638,P<0.05)。
討論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多種因素導致膽紅素生成過多,而肝臟改造能力不足導致皮膚黏膜、鞏膜黃染的臨床現象,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癥候群,引起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原因,目前各地區報道不一,有資料報道[2]:圍產因素為主要因素,其次為感染、溶血、母乳等因素。茵梔黃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每支10 ml含茵陳60 mg、梔子32 mg,黃芩200 mg。茵陳有清熱、利濕、退黃作用;梔子清利三焦、濕熱;黃芩有清熱利肝膽作用。從而減少膽紅素的肝腸循環,降低血清膽紅素,達到治療黃疸的作用。而結合藍光照射使血清中未結合膽紅素在光和氧的作用下轉變為水溶性膽紅素,經膽汁、尿液排出,從而降低血清膽紅素[3]。為此,我們使用茵梔黃結合西醫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不僅提高了總有效率,而且也縮短了住院治療的時間。本文資料表明:在應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注射液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治療過程中未發現不良反應。因此,筆者認為應用茵梔黃注射液佐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明顯提高其常規治療的療效,且未發現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文益,陳述枚.兒科學新理論和新技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6-108.
[2]陳 新.新生兒黃疸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02,8:480-481.
[3]劉海英.中西醫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32例療效觀察[J].新生兒科雜志,1999,14(4):171-172.
(收稿日期:2007-11-03 修回日期:2008-01-24)
(編輯:潘明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