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2型糖尿病;老年性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1-0107-02中圖分類號:R 799.660.587.1文獻標識碼:B
2型糖尿病并發白內障的患者明顯增多,尤其老年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因視力明顯下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隨著醫學的發展,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實施phaco+Iol術已成為其常規復明手術。但糖尿病性白內障若手術前后血糖控制不當,極易造成感染、出血,血房水屏障異于正常人,手術創傷可加重這種異常, 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炎性物質如前列腺素、緩激肽等的釋放,房水中致炎因子增多,出現角膜水腫,房水混濁,纖維滲出等炎癥反應[1]。老年2型糖尿病性白內障護理難度遠遠大于非糖尿病性白內障,故加強2型糖尿病性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對降低術后并發癥,提高手術療效,促進其康復,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資料與方法
1.對象 老年2型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82例(89眼),其中男39例(41眼),女43例(48眼),年齡50~88歲,平均66.5±19.5歲。全部患者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糖尿病史5~20年,其中5~10年33例(36眼),11~15年37例(40眼),16~20年12例(13眼)。所有患者均經口服降糖藥物治療,36例另外加用胰島素治療。術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 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但術前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并非是手術禁忌證,只要血糖穩定在一定水平而無全身或眼部嚴重并發癥者,即可考慮行人工晶體植入術,術后加強術眼局部抗炎,減輕術后反應,同樣獲得滿意視力。
2.方法 本組采用優先手術的方法, 一般術前3 d眼部滴抗生素眼藥水,每日3~4次,沖洗淚道及結膜囊,剪睫毛。術前1~1.5 h開始應用托吡卡胺眼藥水散瞳,每10~15 min滴眼1次直至瞳孔充分散大,適宜手術。術前30 min肌注魯米那針0.1 g。在局麻下行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加人工晶體植入術,即行上方鞏膜隧道切口,3點位透明角膜緣內輔助切口,前房內注入黏彈劑,連續環形撕囊,直徑5~6 mm。水分離晶狀體皮質與核及囊,使用高負壓將核碎塊翻轉吸除。將鞏膜隧道切口擴大至3.5 mm或5.0 mm,隨后植入折疊式人工晶狀體或一體式硬性人工晶狀體到晶狀體囊袋或睫狀溝內。吸除黏彈劑,切口對合好無需縫合。術畢,注射妥布霉素2萬單位和地塞米松2.5 mg至球結膜下,單眼或雙眼包扎。
3.結果 ①術后視力:82例89眼,隨訪6個月以上,視力≤0.1者5眼,0.2~0.3者10眼,0.5~0.6者15眼,0.7~0.8者30眼,0.9~1.0者29眼。②術后并發癥:角膜水腫為24眼(26.97%),3~7 d后完全消退;房水閃光( +~ ++)21眼,1周內消退;前房纖維樣滲出9眼,經用皮質類固醇結膜下注射,用左福康、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滴眼液滴眼均吸收。術中無嚴重并發癥,并發癥多數為眼前節反應,經用藥物后均好轉。
護理措施
1.術前準備(1)術前護理 ①術前行心電圖、胸透、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肝功能、血糖、尿糖、血壓檢查。②飲食宜清淡,合理安排飲食、不食刺激性食物,勿食含糖的食品。血糖必須控制在8.0 mmol/L以下,伴有高血壓者血壓應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如有異常按醫囑用藥治療。患者應預防感冒、咳嗽及便秘。
(2)術前眼部檢查 術前檢查視力、眼功能、角膜、瞳孔大小、是否粘連、眼壓、眼底情況、白內障種類、眼B超、人工晶體植入度測定、人工晶體度數測定等。
(3)心理指導 由于焦慮、麻醉、手術對機體都是應激因素,加之糖尿病患者的白內障手術較正常人群對手術產生的應激反應更大、更明顯,故應激反應會引起機體一過性血糖升高,影響手術效果。手術當天應對手術病人進行健康教育,耐心解釋手術的目的、原理、方法和Phaco的優點,并利用眼球模型,圖片及相關資料進行講解,介紹術中配合及術后注意事項,使患者對手術有初步了解。同時由于糖尿病病人的眼部并發癥除了糖尿病性白內障外,還常常合并眼底的病理改變,即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對手術效果的預測性及手術效果常常較其他類型的白內障差。因此,我們應仔細向患者解釋清楚這一點以取得患者的理解,這對減少術后患者的不滿及減少醫患糾紛非常重要。從而使患者正確對待病情,消除焦慮緊張,用積極的心態安心接受手術。
2.術后護理
(1)常規護理 術后24 h囑患者臥床休息,不可過度活動,不可過度低頭或過度擺頭,加強自我防護,不可擠揉眼睛,以免切口裂開出血、虹膜脫出、晶體脫位等。指導患者合理用眼,術后短期內用眼時間不宜過長,避免眼睛疲勞。保持術眼清潔,洗臉時切忌將水流入眼內,禁止用手或不潔物
作者簡介:黃 芳(1971-),女(壯族),廣西百色市人,主管護師。揉搓術眼。飲食為糖尿病飲食,當日進流質,次日方可進軟食,應進易消化、清淡、富含營養的食物, 適時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術后炎性反應,利于術眼的恢復。避免用力咳嗽、打噴嚏或高聲說笑,避免情緒激動,以免引起眼壓升高,加強巡視及生活護理。
(2)血糖的觀察 加強血糖、尿糖的觀察,定時行血糖、尿糖的檢測,并做好記錄。囑患者按醫囑用藥,不可隨意減量,防術后血糖控制不佳而影響傷口的愈合。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遵醫囑調整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的用量。
(3)用藥護理 術后遵醫囑給予全身應用抗生素及激素預防感染,減輕術后炎癥反應。給予口服降眼壓藥物,以防手術眼內彈性物質遺留引起的暫時性房角阻塞的眼壓升高。給予局部抗生素、皮質激素及散瞳藥點眼,使瞳孔活動,防止瞳孔后粘連。前房有滲出者加用地塞米松2.5 mg球結膜下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至前房反應消失為止。睡前加用托吡卡胺散瞳。反應較重的患者加用非皮質類固醇類消炎藥物,消炎痛25 mg,每日3次口服,并酌情延長用藥時間。
(4)出院指導 由于白內障患者住院時間短或無需住院。故出院前或術后健康指導不容忽視。特別是出院后的服藥,治療及晚期并發癥的觀察主要靠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我院在患者出院前由責任護士發給隨訪卡,告知患者用藥方法、復查時間、術后常見并發癥的癥狀及防治,糖尿病飲食、血糖的控制及低血糖的癥狀、用眼衛生、休息以及活動量。術后三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活動,避免外傷,定期復診。強調當眼睛出現視力突然下降、復視、眼球脹痛、眼部分泌物增多、紅腫疼痛、瞳孔形狀異常時,立即來院檢查。
護理體會
隨著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手術技術的不斷提高,其切口小,對組織損傷輕,愈合快,術后散光小,視力恢復快的優點得到了充分發揮,而且手術并發癥大幅度降低,其對2型糖尿病性白內障尤為適合。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謝紊亂,導致微循環障礙,手術后切口愈合較慢,而該手術切口僅為3.5 mm或5.0 mm,故術后切口愈合不慢,本組未發現有愈合延遲者。同時,由于手術切口小,較少破壞血房水屏障,加之劈核在囊袋內完成,減少了對虹膜的刺激,故術后反應輕。本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內障手術術后均取得良好視力,術后矯正視力≥0.5者占67.1 %。糖尿病并發白內障病人早期進行白內障手術,才能及早發現糖尿病的眼底病變[2]。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變程度與手術后視力的恢復有關,病情越輕術后視力越好。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應首選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手術。有研究認為白內障手術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與手術時間、創傷程度及患者緊張情緒呈正相關,其中手術時間對術后血糖起重要作用[3]。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手術時,只要盡量縮短手術時間,有效控制手術前后的血糖,防止感染和出血,其手術同樣可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健聰,王 立,伍宇華,等.表面麻醉下糖尿病患者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52例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13):1294-1295.
[2]王 怡,馬 莘,王慧珠,等. 糖尿病性白內障的健康教育[J].現代護理,2002,8(4):308-309.
[3]高延慶,張 蕾,朱冬梅, 等. 血糖水平對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原醫刊,2007,34(10):57-58.
(收稿日期:2007-12-03 修回日期:2008-01-09)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