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舒血寧注射液配合微創清除術治療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腫的臨床療效。
方法 將46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腫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24例)和對照組(22例),兩組采用YL-1型顱內血腫粉碎針對病人血腫中心或血腫前后進行微創清除術,血腫引流時間2~5 d。治療組在微創治療基礎上于術后72 h予舒血寧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共3周。對兩組血腫的吸收情況、住院時間及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較,治療組術后殘留血腫吸收加快、住院時間縮短、復發率降低、治愈率增高,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0.05)。結論 舒血寧配合微創清除術治療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腫可加快術后殘留血腫吸收,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復發率,提高臨床治愈率。
【關鍵詞】 舒血寧注射液;微創清除術;慢性硬膜下血腫;老年人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5-0536-02中圖分類號:R 651.1文獻標識碼:A
我院2002年3月~2007年11月以舒血寧注射液配合微創清除術治療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腫(chronic sub-duralhematoma,CSDH)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46例病人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24例,男21例,女3例;年齡65~87歲,平均76.0歲;受傷原因:摔傷15例,打擊傷3例,病因不明6例。臨床表現:頭痛頭暈10例,肢體不同程度偏癱5例,智能精神障礙4例,嗜睡3例,尿失禁2例。入院頭部CT:CSDH左側13例,右側8例,雙側3例;血腫量50~220 ml(按CT片多田氏公式計算),平均135.0 ml;中線結構偏移19例,有高血壓史5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史2例。對照組22例,男19例,女3例;年齡66~82歲,平均74.0歲;受傷原因:摔傷14例,打擊傷2例,病因不明6例;臨床表現:頭痛頭暈11例,肢體不同程度偏癱5例,智能精神障礙3例,嗜睡2例,尿失禁1例;入院頭顱CT:CSDH左側12例,右側7例,雙側3例;血腫量60~210 ml,平均135.0 ml;中線結構偏移18例,有高血壓史4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史2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程度等條件基本齊同,排除并發嚴重心、肺、肝、腎疾病和糖尿病,經統計學處理,P>0.05,有可比性。
2.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參照《神經外科學》[1]中診斷標準:①頭部外傷史,或不明原因的頭痛頭暈;②對側肢體的輕度偏癱或典型的錐體束征;③雙側者為四肢無力,一側較為明顯;④眼底視盤水腫;⑤CT掃描示高密度、低密度、等密度或混雜密度的病灶,占位效應;⑥繼發性天幕切跡疝。
入選標準:①年齡在65歲以上;②符合診斷標準;③血小板計數及凝血指標在正常范圍;④無其他出血性疾病。
排除標準:①近半年來腦血管意外并肢體癱瘓、智力障礙者;②有明確精神障礙者;③血小板計數<100×109/L,Fib<180mg/dl;④合并其他出血性疾病;⑤嚴重心、肺、肝、腎疾病和嚴重糖尿病者。
3.治療方法 兩組病人入院初予20%甘露醇脫水,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支持對癥處理。采用YL-1型顱內血腫粉碎針(北京萬特福科技公司生產),根據頭顱CT片進行定位[2],進行微創清除術,選患側血腫中心或血腫前后最厚為穿刺點(雙側硬膜下血腫者行雙側穿刺引流),根據血腫中心與頭皮的厚度選2.0~2.5 cm長度穿刺針,常規備皮、消毒、局麻,在電鉆帶動下鉆入目標深度,退出針芯,蓋上蓋帽,接引流管,術中可見暗紅色陳舊性血涌出來,放一定數量淤血后接引流袋,定期開放引流,引流欠暢可用5~10 ml注射器抽吸。加密封蓋帽,側管引流,待不滴液后,用生理鹽水等量反復沖洗血腫腔,至沖洗液基本澄清為止,留置穿刺針并接引流袋持續引流。結合頭顱CT復查結果,必要時注入尿激酶1萬U,保留4 h后開放。沖洗、抽吸、引流每8~12 h重復1次,2~5 d拔管,術后定期復查頭顱CT,觀察血腫吸收情況。術后停用甘露醇,采用頭低位,抗感染,補充低滲液,糾正電解質紊亂,對癥支持等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微創治療及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于術后72 h予舒血寧20 ml(銀杏葉提取物,黑龍江珍寶島藥業每支2 ml)加入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1次/d,共3周;對照組予微創治療及常規治療。
4.觀察指標 ①兩組治療3周后進行療效比較,療效判定標準依據《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3]:痊愈:臨床癥狀消失,頭顱CT提示硬膜下血腫清除達99%以上;顯效:臨床癥狀顯著好轉,CT提示硬膜下血腫清除達50%~98%;有效:臨床癥狀減輕,CT提示血腫清除達30%~49%;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CT提示血腫減少在29%以下;加重、復發: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CT提示血腫無減少甚至擴大。
②術后3周復查CT判定兩組術后殘留血腫吸收情況。
③住院時間:從入院到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所需時間。
5.統計學處理 采用軟件SPSS 13.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結果
1.兩組術后殘留血腫吸收比較 術后3周復查CT,治療組和對照組殘留血腫吸收90%以上分別為13例(占54.17%)、3例(占13.6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吸收30%~60%分別為3例(占12.50%)、14例(占63.6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兩組住院時間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住院6~10天分別有15例(占62.50%)、3例(占13.64%),兩組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1);住院16~21天分別有3例(占12.50%)、14例(占63.64%),兩組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兩組復發率,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復發1例,占4.17%;對照組復發7例,占31.82%。兩組復發率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為68.18%,兩組總有效率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4.并發癥 治療組顱內少量積氣3例,少量積液2例。對照組顱內少量積氣2例,積液2例,兩組在3周后吸收,無一例并發腦出血和顱內感染。
討論
老年人大多存在腦萎縮,一旦發生CSDH,即使出血量較大,也僅表現為頭暈頭痛、嘔吐、步行不穩、偏癱、嗜睡、記憶力下降甚至癡呆等,臨床癥狀表現不嚴重,導致確診時血腫均較大。本組病人出血量均較大,這類患者以往采用鉆顱血腫引流術,創傷大,費用高,老年人難以耐受。而采用微創穿刺清除術,可大大減少創傷,提高老年人手術耐受性,而且可減輕費用。采用微創穿刺清除術,大部分病人可基本引流干凈,但仍可有部分殘留,部分病人由于血腫廣泛無法引流干凈,或合并少量腦葉積血,以致病情恢復甚慢。而且術后血腫復發率仍有37%~38%[2],常見的復發原因有:老年病人腦萎縮,術后腦膨起困難;血腫包膜堅厚,硬膜下腔不能閉合;血腫腔內有血凝塊未能徹底清除。現代觀點認為,不論是腦出血或腦梗死,均可應用活血化瘀之法[4],我們在微創穿刺清除術的基礎上,通過加用舒血寧注射液活血化瘀治療來促進血腫吸收,取得較好療效。舒血寧注射液是銀杏葉提取制劑,其有效成分為銀杏黃酮苷、銀杏內酯和白果內酯。銀杏黃酮苷具有抑制過氧化酶的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而且有抗自由基、清除陰離子的效應。而內酯類則以其獨特的結構能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阻止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實驗證明,銀杏內酯類具有氨基酸拮抗作用,能保護大腦缺血、缺氧所引起的氨基酸過度釋放造成的神經損傷,銀杏內酯A和B能顯著增加腦血流量,從而改善大腦血供[5],促進血腫的吸收。2005年Kim SH等[6]通過臨床試驗證明銀杏提取物(EGb761)并不增加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及出血時間,認為是一種比較安全的藥物,治療過程中無一例再出血,或并發胃潰瘍出血。從本組臨床觀察看來,治療組加上舒血寧注射液治療后術后殘留血腫吸收加快(P<0.01)、住院時間縮短(P<0.01)、復發率降低(P<0.05),治愈率亦高于對照組。說明采用舒血寧注射液配合微創術治療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腫,可顯著加快血腫吸收時間,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復發率,提高治愈率,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忠誠.神經外科學[M].第5版.武漢: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336.
[2]王書箱,孔令恩,郭錦秀,等.微創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時再出血的探討[J].華北國防醫藥,2003,15(1):41-42.
[3]劉隆熙,劉紅石,劉永吉,等.利水逐瘀合劑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30例[J].中醫研究,2005,4(18):23-25.
[4]鮑遠程.現代中醫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18-439.
[5]李曉東,安志紅.舒血寧注射液結合微創穿刺抽吸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48例臨床觀察[J].時珍國醫國藥,2007,18(4):927-928.
[6]Kim SH,Lee EK,Chang JW,et al.Effects of GinkgoBiloba on haemostgatic factors and inflammation in chronic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J].Phytother Res,2005,19(6):546-548.
(收稿日期:2008-06-26 修回日期:2008-08-19)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