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老年患者;淺靜脈留置針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5-0639-02中圖分類號:R 472.3文獻標識碼:B
靜脈留置針簡稱“留置針”,其操作簡單,套管柔軟,使用方便。由于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少,血管纖維化,脈管質地硬且脆,彈性差,易滑動,不易固定,為減少反復穿刺的痛苦,保護血管和持續保留靜脈通道,應用靜脈留置針容易被護理人員和患者接受,我院從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將該技術應用到518例老年患者中,取得明顯效果,現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 本組518例中,男336例,女182例,年齡60~92歲,平均年齡75.3歲。其中心肌梗塞67例,高血壓病69例,腦血管意外 77例,冠心病63例,慢支58例,肺氣腫37例,肺心病合并肺部感染51例,糖尿病65例,晚期癌癥31例。靜脈內置管時間3~7天,穿刺失敗8例,置管堵塞6例,無靜脈炎發生。
2.操作方法 根據藥液性質、血管粗細采用20~24 G套管針。穿刺部位選用病人四肢較粗、直、彈性較好的靜脈,常規扎止血帶及碘酒、酒精消毒待干后,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留置針針柄以15 ~30度角進針,見回血后降低角度(約5 ~15度)再進針0.2~1 cm,再將外套軟管整體徐徐送入血管內(右手持針柄固定針芯,左手送導管,或邊退針芯邊置入外套管),等導管送至一定長度后拔出針芯并連接輸液管,用無菌透明敷貼固定好套管。
護理操作
1.血管的選擇 一般選擇四肢健康、粗直、富有彈性、血流豐富、易固定的血管,但應注意避開關節及靜脈瓣。仔細體會有靜脈穿過皮膚表面的“溝痕”的感覺,來探測血管的位置、深度、充盈度和膨脹度,觸及要有輕度的彈性感或飽滿感。由于老年病人血管彈性差,脆性大,抗化學性、機械性損傷能力下降,故留置套管針時,應盡可能選擇直徑≥3.0 mm的血管。長期臥床的老年病人,盡量避免在下肢遠端使用靜脈留置針,以防靜脈血栓的形成。
2.針對性穿刺 體瘦型的老年患者:皮膚松弛,皮下脂肪少,靜脈充盈度和彈性較差,血管細而滑,不易固定,穿刺時止血帶須靠近穿刺點捆扎;肥胖型老年患者:皮膚脂肪厚,血管深而細,穿刺時可先扎止血帶,用手觸摸血管有飽滿感,掌握好深淺,看好方向,摸索進針;休克、脫水和衰竭的老年
患者:血管壁萎縮扁平,彈性差,穿刺前局部熱敷、拍打使血管擴張充盈,切忌扎止血帶過久或連續拍打,因為強烈、持續的刺激會引起相反效果,血管會愈加不明顯,不利于穿刺;慢性病體質差的老年患者: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較強,穿刺不慎會刺破血管,要小心、輕柔地進針;水腫的老年患者:應先按摩推壓局部,使組織內積液暫消退,靜脈顯示清楚后再進行穿刺。
3.穿刺技術及固定 穿刺前檢查好留置針,選好血管,在無菌操作下進行穿刺。左手固定皮膚,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握持留置針,使針頭斜面朝上于穿刺血管上方與皮膚呈15~30度的角度穿刺,進針后要及時觀看有無回血(回血慢可稍作停頓),見套管內有回血,降低穿刺角度,右手固定針芯左手慢慢將套管送進血管內,將針芯退出固定針柄,接上輸液管證實輸液通暢后,將透明的無菌貼膜固定在穿刺點的中央,從穿刺點四周輕壓透明敷貼,以框架結構切口處開始揭除邊框,邊揭邊輕壓敷貼,使留置固定更牢固,為了便于每日更換輸液器,貼膜勿將肝素帽與輸液針連接處蓋住,注明穿刺時間,用膠布固定輸液器針頭在皮膚上,防止患者活動時連接部脫離。
4.封管技術 ①封管液的選擇:目前認為肝素液封管明顯優于生理鹽水。其原因是肝素溶液具有體內外抗凝作用,而生理鹽水不具有抗凝作用[1]。肝素液的濃度與劑量可根據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疾病而選擇,血液病患者肝素鹽水宜為62.5 u/ml[2],高血黏度患者以75 u/ml肝素液封管效果好[3],肝硬化患者使用125 u/ml肝素液封管對其PT、APTT、PLT及出血傾向均無影響[4],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肝素液封管效果明顯優于用生理鹽水封管,堵管率明顯減少[5]。封管液量一般為3~5 ml。對于肝素鈉禁忌癥的患者,可用生理鹽水作為封管液。
②封管方法:封管時采用緩慢注射正壓封管法,即輸液完畢,用注射器抽取3 ml肝素鈉鹽水液注入肝素帽內,先注入2 ml,然后邊退邊推液,以保證肝素帽及套管針內充滿肝素液,每12 h封管1次。
5.留置時間 目前我國尚無統一標準,BD公司推薦為3~5 d,最好不超過1周。庚少英等[6]通過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實驗研究發現,留置針留置72~96 h,靜脈炎發生率高達81.82%,并以靜脈血管炎癥病理改變為依據推斷留置針留置時間最好不超過96 h。劉建平等[7]報道,靜脈炎發生與液體滲透壓密切相關,建議臨床輸入高滲液體時,留置時間最多不超過3 d,如果病情需要,可在3 d后更換穿刺部位,以減少靜脈炎發生。
風險管理
1.加強健康宣教 在留置針置針前,護士應對病人及其家屬履行告知義務并進行健康教育指導,讓其了解有關留置針應用的意義、留置針的護理知識、常見并發癥及其預防。如避免碰撞或用手按揉留置局部,在輸液期間可將遠端肢體抬高以促進靜脈回流,輸液過程中,用毛巾熱敷穿刺點上方,15~20 min/次,q 2 h。置針期間禁止沐浴,保護穿刺部位干燥、清潔,防止穿刺點感染、蔓延等,做好感染控制。
2.避免留置針被意外拔除。因留置針在留置過程中套管尾端明顯高于局部皮膚,易因外力作用而松脫。老年患者熟睡后常會意外拔出留置針,因此,每次封管后將留置針暴露在外的部分用酒精消毒,再用一片醫用消毒紗布將整個留置針完全覆蓋包裹。這樣可有效避免因外力作用而松脫,從而延長了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
3.預防靜脈炎的發生靜脈炎是靜脈留置針使用過程中最主要的并發癥[8]。老年患者由于血管退行性變,血液緩慢,使藥物停留在局部血管的時間延長,藥物長時間地對血管內膜造成化學性刺激,是引起化學性靜脈炎的主要原因,為有效預防化學性靜脈炎,封管時適當加大封管液量,以充分稀釋局部血管內藥物濃度,輸注對血管刺激性較大的藥物時,宜使用生理鹽水間斷沖管,以減輕藥物對血管壁的刺激。如果選擇關節部位血管行淺靜脈置管時,宜采用離心穿刺法[9],因離心穿刺時針柄位于關節上部,此處平坦無骨性突起,易于穩妥固定套管針,避免套管針來回移動造成靜脈內膜損傷,從而減少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
本組病例中因能根據老年患者的個體情況正確選擇血管針對性穿刺,正確選擇封管液的濃度、劑量、封管方法,并根據藥液性質和穿刺局部皮膚情況決定置管時間,本組病例中僅有8例穿刺失?。?.5%),6例置管堵塞(1.2%),無一例靜脈炎發生。
參考文獻
[1]甘 英.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的現狀[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10)42.
[2]鄭 文,姚孟冬.靜脈留置針在血液病化療中的應用及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4,25(1):76-77.
[3]魏曉蘭,孔凡玲,金 敏.高血粘度患者靜脈套管針留置時間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5):391-393.
[4]舒澤蓉,張瓊英,鄒小琴,等.留置針肝素封管液濃度對肝硬化凝血功能影響的研究[J].現代護理,2003,9(1):10.
[5]金葵花,趙品婷,袁琰琴,等.心血管患者淺靜脈留置針輸液封管技術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9):716.
[6]庚少英,趙改婷,高榮花,等.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實驗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4,19(7):3-5.
[7]劉建平,田 源.靜脈留置針封管方式對甘露醇所致靜脈炎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4,19(8):32-33.
[8]尹世玉,王 靜.改進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留置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121(12):46.
[9]張燕燕.不同方向穿刺淺靜脈置管發生靜脈炎原因分析[J].廣西醫學,2004,26(7):1055.
(收稿日期:2008-09-22 編輯:崔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