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嬰兒輔食添加喂養狀況及家長對輔食添加知識的掌握程度、態度及相關的行為。
方法 采取整群隨機抽樣問卷調查方法,對410名嬰兒家長進行調查,并定期進行各類輔食的現場制作示范并作喂養指導。結果 嬰兒輔食添加的好壞與父母文化程度、喂養知識的強化培訓、家庭的經濟收入呈正相關。通過干預可使兒童家長能按正確方法添加和制作輔食,干預組與對照組輔食添加時間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論 實施嬰兒輔食添加現場制作示范及喂養指導能有效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促進兒童體格發育,減少營養不良兒的發生,應大力推廣。
【關鍵詞】 嬰兒; 輔食添加;現場示范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5-0570-02中圖分類號:R 473.72文獻標識碼:A
隨著嬰幼兒生長發育及活動量的日益增加,單純母乳喂養已不能滿足其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必須適時添加輔食。但此時嬰兒的消化功能和吸收能力尚不完善,如果輔食添加不合理,對嬰兒生長和智力發育都將產生近期和遠期的不良影響。我院于2005年3月開始進行嬰兒輔食添加現場制作示范并作喂養指導,現將2006年1月~2007年12月對410 名0~12個月嬰兒父母接受這項健康教育的效果總結如下。
對象與方法
1. 對象 2006年1~12月,選擇在我院參與0~3歲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的0~12個月的嬰兒家長410人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內容包括嬰兒的一般情況、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經濟收入,目前嬰兒哺乳情況、輔食添加情況、輔食添加健康教育知識等。其中嬰兒性別為男嬰214人,女嬰196人。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為在我院接受嬰兒輔食現場制作示范和喂養指導的家長196人,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97人,高中或中專72人,初中及以下27人;對照組為未接受我院嬰兒輔食現場制作示范和喂養指導的家長214人,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92人,高中或中專90人,初中及以下32人。兩組嬰兒性別、年齡、家長文化程度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可比性。
2.調查方法 自行設計0~12個月嬰兒喂養狀況調查問卷表,通過電話或由兒保醫生對來兒保門診接受定期兒童保健服務的兒童家長進行詢問,并由醫生直接填寫喂養調查表等方式,保證調查內容的真實可靠。根據嬰兒4~6個月的輔食添加情況,分為輔食添加合理(嬰兒生后4~6個月間已開始常規添加谷類、動物性食品及豆類、 蔬菜水果類食品的每大類中的 1種或1種以上者)和輔食添加不合理(上述三大類食品只要有一大類未添加者)。
3.干預方法 由專職保健醫生定期于每1~2個月舉行以輔食添加現場制作演示交流為主題的活動,內容有:①宣教:講解4~6個月純母乳喂養的好處,輔食添加的原則,輔食添加的時間、順序、品種及數量,主要制作用具和烹調方法,各年齡段食物的形態;② 現場演示糧谷類、蔬菜水果類、動物蛋白類(蛋、魚、肉)、肝泥等輔食制作方法及制作成品,即時給嬰兒喂食,指導喂養方法。同時,嬰兒父母相互交流育兒經驗,現場解答家長疑問。
4.觀察內容 父母文化程度對輔食添加合理性的影響、家庭經濟狀況與輔食添加的關系、輔食種類開始添加時間。
5.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兩組父母文化程度與輔食添加合理性的比較 干預組經接受輔食添加知識培訓后,其及時合理添加輔食率為96.93%(190/196),而對照組僅為40.1%(90/214),經統計學處理兩者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 P<0.001)。見表1。
2.家庭經濟狀況與嬰兒輔食添加情況的關系 在被調查的410戶嬰兒家中,月均收入≥2 000元的家庭有323戶,占總數的78.8%;收入<2 000元的家庭有87戶,占總數的21.2%。每月用于嬰兒添加輔食的費用≥500元者260戶,占總數的63.4%;<500元者150戶,占總數的36.6%。結果顯示家庭經濟收入與嬰兒輔食添加有直接關系,家庭經濟收入越高,對輔食添加的重視程度就越高。見表2。
3.嬰兒的輔食添加情況 本組6個月內嬰兒母乳喂養、混合喂養、人工喂養的比例分別為51.5%、38.3%、10.2%。干預組的嬰兒于4~6月添加谷類、動物蛋白類、蔬類水果類食物有140人(71.4%)、135人(68.8%)、 143人(73.0%),至7~9月各類輔食添加率分別已達195人(99.5%)、193人(98.5%)、195人(99.5%);對照組4~6月添加三大類輔食分別只占40.7%、41.5%、45.3%,7~9月分別達79.4%、91.1%、96.7%, 兩組嬰兒谷類、動物蛋白類 、蔬類水果類食物的添加時間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均<0.001)。見表3。
討論
1.嬰兒輔食現場制作示范是一種直觀通俗易懂的宣教模式 我國的兒童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家長們一般缺乏科學喂養知識,但卻具有強烈的獲得科學育兒知識的欲望,并且母親文化程度越高,喂養知識知曉率越高。接受輔食添加現場制作示范健康教育的母親為孩子合理添加輔食率明顯高于未接受教育者。我院通過定期開展嬰兒輔食添加現場制作演示進行宣教及喂養指導,既直觀又通俗易懂,更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通過科學育兒知識講解、現場輔食制作和成品展示,家長參與,現場試喂,交流育兒經驗,解答疑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家長樂于接受并能較快地掌握烹調技術。如菜泥、果泥、肝泥等不同輔食品種的制作,不同月齡的輔食搭配等方法。運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家長覺得輔食制作既簡單又通俗易懂,大大提高了家長對輔食添加的認識,使家長對輔食添加開始時間的認識、態度、行為與實際添加時間基本一致[1]。
2.輔食添加制作演示交流對輔食添加時間及喂養方式的影響 通過干預的嬰兒家長于4~6月合理添加谷類、動物蛋白類、蔬類水果類輔食比例較高,在68.8%~71.4%之間,至7~9月合理輔食添加率繼續增加至98.5%~99.5%;并能單獨給嬰兒制作輔食,保證了輔食添加的質量和數量。而對照組家長于4~6月添加三大類輔食 只占40.7%~45.3%,有近半數的家長于7~9月才選擇給嬰兒添加各類輔食,顯然不夠合理,同時,家庭經濟收入也對輔食添加產生一定影響,高收入的家庭比低收入的家庭嬰兒添加輔食的時間較及時、較重視。結果表明,開展嬰兒輔食添加現場制作示范及喂養指導,使家長認識到嬰兒輔食添加要適時,過早、過晚及大月齡(7個月以上)不添加任何輔食都是不合理的現象[2]。
3.嬰兒輔食添加是嬰兒期保健的一項重要內容 有研究報道我國城市嬰兒在生后3~4個月內的體格發育與發達國家已沒有差別,但4個月后由于輔食添加的時間、質量、數量不合適,使嬰兒在6個月以后的生長速度減慢,并造成多種微量元素和營養素缺乏[3]。因此,大力提倡4~6個月輔食添加,深入持久地做好嬰兒喂養知識的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在全國各地大多采用文字、圖片、錄像、知識講座等宣教模式開展嬰兒輔食喂養指導,而3年來,我院在本地率先開展以輔食現場制作演示及喂養指導來進行科學喂養宣教,深受廣大家長的歡迎。既能幫助家長解決喂養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又能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指導家長科學育兒,對提高兒童生長發育水平有積極的幫助,應值得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戴麗娜.嬰幼兒輔食添加與喂養行為的研究進展[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08,4(2):85-86.
[2]王曉莉.105項目縣2歲以下兒童母乳喂養及輔食添加現狀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0,8(3):144-146.
[3]楊振宇.母乳喂養與嬰幼兒輔食添加[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1,9(4):259-261.
(收稿日期:2008-08-05 修回日期:2008-10-05)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