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精確制取樁核模的臨床方法。
方法 將493顆殘根殘冠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285顆用硅橡膠加自凝樹脂棒取樁核模,對照組208顆用傳統嵌體蠟取樁核模,兩組進行臨床效果對比觀察。結果 治療組取樁核模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 用硅橡膠加自凝樹脂棒取樁核模優于傳統嵌體蠟取樁核模,用少量硅橡膠材料,就能達到硅橡膠精度,操作簡單,成功率高,值得在臨床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 硅橡膠;自凝樹脂棒;樁核;精度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5-0576-02中圖分類號:R 783.3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牙齒的保護意識逐漸增強,許多患者希望盡可能保存殘根殘冠,因此,鑄造樁核冠作為一種修復體,在口腔臨床修復中已被廣泛應用[1]。樁模的形態及精度對臨床修復成敗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印模的精度直接關系到修復體制作的精度及成敗,不同種類印模材料的印模精度不盡相同[2]。筆者用硅橡膠加自凝樹脂棒和傳統嵌體蠟分別取樁核模,并對比觀察這兩種方法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選擇2003~2006年來在我科就診殘根殘冠共493顆患牙,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共285顆,其中前牙115例155顆,雙尖牙30例45顆,后牙60例85顆。均在完善根管治療后觀察一周,無臨床癥狀。對照組:共208顆,其中前牙89例119顆,雙尖牙25例30顆,后牙45例49顆,均在完善根管治療后觀察一周。
2.材料 治療組:硅橡膠(金瑪克細部材料),自凝塑料,藻酸鹽印模材料(登士柏),自凝樹脂預制成比根管稍小,形狀跟根管一致的小棒,插入根管內部分做2~3個小齒,根管外段呈小球狀,高出鄰牙牙合面2 mm左右。對照組:傳統嵌體蠟、石蠟油、氣槍、金屬絲。
3.修復方法
①牙體預備:按常規所有殘根殘冠均完成完善的根管治療,根據X線牙片,進行根管預備,盡量保留健康牙體組織,形成牙本質肩領[3]。
②取模:治療組:調拌金瑪克細部印模材料,用機用螺旋充填器將其送入根管,取預制好的自凝樹脂棒涂抹金瑪克細部印模材料,插入根管將多余的細部印模材料壓入冠部及頸緣及鄰近的牙體,調藻酸鹽印模材料取牙列模,待藻酸鹽印模材料和硅橡膠都凝固后,取出檢查根管,髓腔,頸緣清晰光滑,無氣泡,二種材料沒有出現分離,灌制超硬石膏模型。對照組:傳統嵌體蠟,先在根管涂一層石蠟油,以氣槍吹薄,選合適的嵌體蠟烤軟插入根管內,用一金屬絲烤熱后插入根管中,待蠟凝固后取出。檢查根管,髓腔,頸緣清晰光滑,如未達要求,須反復操作,然后將蠟型放入根管,調藻酸鹽印模材料取牙列模,待藻酸鹽印模材料凝固后,取出灌制超硬石膏模型。
③樁核制作:由制作加工中心完成,技工完成包埋、鑄造、拋光后用磷酸鋅粘固粉(登士柏)粘結,根據所選擇的外冠要求備牙,完成外冠的修復。
4.評定標準隨訪1~3年,成功:修復體無松動,無自覺癥狀,咀嚼功能良好,頸緣密合好,無牙周病變,無根折裂。失敗:修復體松動脫落或齦炎或根折并根尖周炎。
結果
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成功282顆牙,對照組成功191顆牙,兩組比較,χ2=15.663,P<0.01,治療組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討論
鑄造樁以患者根管形狀為制作依據,不同印模材料制取鑄造樁對其精度和固位力均有影響,臨床調查表明:樁釘脫位是樁核修復失敗的主要原因[4]。根管的大小及粗細,牙根形態的變異都是無法改變,為了更好提高樁核冠修復成功率,延長修復體的壽命,臨床醫生只有在制作過程來提高鑄造樁的固位力,樁模是否準確直接影響樁的精密性,而精密度又決定著樁的固位力,決定樁核冠修復體的成敗,印模材料的精密性[5]就是影響樁核精密度與固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取鑄造樁模傳統常用嵌體蠟法,由于蠟的脆性,常需反復操作,時間長,特別是后牙操作尤其不利,易變形,模型邊緣易空,不容易取得準確蠟型,所取蠟型隨時間的延長容易變形,從而影響樁核精密度與固位。
硅橡膠是高分子人工合成橡膠,強度高、彈性、流動性和可塑性好[6],它的出現,開創了修復技術的新時代,相對其它印模材料只有硅橡膠的石膏模型變化率基本為正值,比金屬模型略大,可以起到補償作用,另外其在空氣中不易脫水收縮,因而其精度受時間的影響也最小,所以它是目前最理想的一種印模材料[7]。同時硅橡膠的壓縮應變率為5%~7%,永久形變率≤2%,固化24小時后線收縮率≤0.2%,取模后7天內灌注,能保持很高的精度[8]。這充分說明,使用硅橡膠印模材料可以取得一副非常準確的模型。但是由于其價格昂貴,限制了它在臨床的應用,本組病例用少量硅橡膠加自凝樹脂棒取樁模,操作簡單,大大縮短患者的就診時間,克服了傳統嵌體蠟操作繁瑣,易變形,模型邊緣易空,造成樁核就位困難,邊緣不密合的缺點。
本組病例用機用螺旋充填器使硅橡膠細部印模材充分導入根管,精確度高[9],同時比根管稍小,形態與根管一致的自凝樹脂棒既加強了根管模型的強度又避免了根管內尤其是根管末端氣泡的出現,保證了模型的精確性,同時又節省硅橡膠的消耗量,從而達到成功率高、操作簡單、成本低等效果,值得在臨床應用及推廣。
在使用本方法取樁模時,注意硅橡膠細部印模材料應按比例調拌,不應調過稀或過稠,過稀會延遲凝固時間,過稠則增加導入根管的難度,此外,自凝樹脂棒預制時,應自如進出根管,以便在外均勻涂上一層硅橡膠細部印模材料。
參考文獻
[1]李先進.用鑄造核樁冠修復老年殘根殘冠的體會[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2,3(1):33.
[2]Federick DR,Caputo A.Comparing the accuray of reversible hydrocolloid and elastomeric impression materials[J].J Am DentAssoc,1997,128(2):183.
[3]馬軒祥.口腔修復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3.
[4]Morgano S.M,Milot P.Clinical success of cast metal and cores[J].J.Prosthet Dent,1993,70:11-14.
[5]王 劍.印模精度的影響因素[J].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2005,32(4):317-319.
[6]陳治清.口腔材料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2.
[7]白石柱,趙銥民,葉曉崗.幾種常用印模材制取固定義齒模型的三維精度比較[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1,17(3):239-241.
[8]柳文娟.硅橡膠印模材表現潤濕性的研究[J].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2003,30(6):464-467.
[9]徐君伍.口腔修復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72.
(收稿日期:2008-07-14 修回日期:2008-09-08)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