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新生兒黃疸; 藍光治療; 舒適護理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5-0634-02中圖分類號:R 722.170.47 文獻標識碼:B
舒適護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它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會、靈魂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常見病,而藍光照射療法是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有效的治療方法,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藍光照射時間比較長,且在光療時需要裸露身體,新生兒常因缺乏安全感而出現煩躁、哭鬧等,影響了光療照射的順利進行,為此,我們在臨床中把舒適護理應用于新生兒高疸紅素血癥藍光治療中,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 臨床資料 2006年5月~2008年6月,我科共收治新生兒高疸紅素血癥87例,年齡為生后1~28天,經過實驗室檢查均提示血清膽紅素明顯升高,有光療指征,隨機分為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4例,兩組在性別、日齡、出生體重、治療前膽紅素值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兩組患兒均采用溫箱加雙面藍光照射,根據病情選用持續或間斷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觀察組另外給予舒適護理。
3.療效判斷標準 治愈:一般情況良好,皮膚黃疸消退,小便顏色正常,復查總膽紅素在90 μmol/L以下。好轉:皮膚黃疸減輕,一般情況好,總膽紅素較入院時下降100~120 μmol/L。未愈:皮膚黃疸較前無改變,總膽紅素下降不明顯。
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9.5%,兩組比較,χ2=4.91,P<0.05,觀察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向兩組家屬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共87份,結果觀察組滿意度為98.2%,對照組為92.6%。
護理措施
1.外部環境的舒適護理準備 ①病室環境的舒適準備:病室內環境要清潔,通風良好,室內配有空調,保持室溫在24~26℃,濕度55%~65%,減少病室內的噪音,盡量滿足新生兒對環境的舒適要求。
②藍光箱的舒適準備:光療箱清潔、完好,調試箱溫32~34℃,并以軟布覆蓋,固定于箱內準備放置患兒頭部的一側,防止新生兒活動后撞傷頭面部。
③患兒的舒適準備:光療前給患兒洗溫水澡,更換清潔尿布,修剪指甲,戴上棉布小手套和足套,防止其因哭鬧而手腳舞動抓破皮膚,護士以輕柔的動作為患兒雙眼戴上黑色眼罩,注意松緊適宜,會陰及肛門處用黑布遮蓋,其余部分盡量裸露,禁止給新生兒皮膚上涂搽爽身粉及油類,以免影響照射效果,同時喂飽患兒。
2.藍光治療中的舒適護理
①臥位的舒適護理:新生兒皮膚嬌嫩,長時間單一臥位對肢體皮膚的壓迫,可增加新生兒的不舒適感,甚至造成頭顱畸形。光療時,應協助患兒改變體位,每1小時給患兒翻身一次,左、右側臥位、俯臥、仰臥等相互交替換位。
②身心護理:患兒初次接觸光療,由于身體裸露,戴眼罩,并躺在硬質玻璃板上,舒適改變,而且環境陌生,無依無靠,缺乏安全感[2]。我們指導患兒家長以輕柔的語調多與患兒說話,如:“寶寶不要害怕,爸爸、媽媽在這陪著寶寶呢”,“寶寶是不是餓了?媽媽給寶寶喂奶奶啦”,“寶寶尿尿了,媽媽給寶寶換尿布啦”等,他們聽到柔和的話語聲,臉上露出舒暢和安慰的神態,經常聽到柔和親切的聲音,會使他們有安全感。
③皮膚的舒適護理:患兒初次接觸陌生的環境時,容易哭鬧,出汗多,護士要及時擦干汗液,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隨時更換尿布,在更換尿布時注意遮擋會陰部,藍光治療時大便次數增多,呈墨綠色稀糊狀,便后應及時用軟毛巾擦干臀部,以防紅臀的發生。同時,多給患兒提供溫柔的撫摸,溫柔的撫摸會使關愛的暖流通過手默默地傳遞到患兒的身體、大腦和心里,可使患兒在大腦中產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從而增加患兒的舒適感。
④喂養的舒適護理:新生兒尚未形成規律的飲食習慣,故宜按需喂養,少食多餐,每次以患兒自覺飽感為宜。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且吞咽時,咽-食管括約肌不關閉,易發生溢乳[3]。喂奶時宜取右側臥位,同時奶瓶瓶頸處充滿奶液,避免空氣吸入胃內,引起腹脹,喂奶后取右側臥位,以減少溢乳、嗆咳和窒息的發生。
⑤藍光治療時靜脈輸液的舒適護理:藍光治療時皮膚不顯性失水增加,為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需要給予補充水、電解質及輸注藥物。護士盡量減少侵入性操作,減少給患兒帶來有害刺激的操作,我們采用BD小兒留置針頭皮淺靜脈輸液方式,減少因反復穿刺給患兒造成的痛苦,并用微量輸液泵控制輸液滴數,使液體勻速輸入,輸注期間護士要經常巡視,監視儀器工作狀態,監測患兒的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和用藥安全狀況,隨時給新生兒提供舒適的需要。
⑥藍光治療后的舒適護理:新生兒藍光治療結束后,檢查全身皮膚有無破損及炎癥,注意保暖,觀察患兒黃疸消退情況及有無發熱等,采血復查膽紅素,為治療提供依據,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護理體會
高疸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常見疾病,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如得不到及時治療,可引起膽紅素腦病。而藍光照射療法簡單、安全、有效,廣泛應用于臨床。新生兒剛出生不久,處于與父母認同的感情連結階段,而光療使親子間情感連續性中斷,從而影響新生兒心理社會的發展的需要[4]。通過將符合新生兒生長發育需要的舒適護理,貫穿于整個光療照射過程中,降低患兒身心的不愉快感,使其安靜地配合治療,提高新生兒高疸紅素血癥治愈率,最大限度地滿足家屬的要求,提高患兒家長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 宏,朱光君.舒適護理的理論與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 2001,16(6):409.
[2]吳序華,沈和平,張先紅,等.新生兒高未結合疸紅素血癥的光療研究護理進展[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06, 25(8):577.
[3]薛辛東.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
[4]鐮田子,陳淑英.新編護理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7,5.
(收稿日期:2008-07-24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