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妊娠劇吐;健康宣教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5-0637-01中圖分類號:R 714.241.047 文獻標識碼:B
妊娠劇吐的發生與血中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急劇上升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多在妊娠6~12周出現劇烈的惡心、嘔吐,不能進食,出現脫水及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者肝、腎功能受損,危及孕婦生命,需終止妊娠[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此病的發病有增加的趨勢。筆者通過對93例患者的強化心理指導,有計劃進行健康宣教,發現心理支持的介入在妊娠劇吐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中起到藥物無可替代的作用,產生良好的效果[2]。
對象和方法
1.對象 2004年1月~2008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93例妊娠劇吐患者,年齡23~33歲,分為兩組,一組為觀察組48例,另一組為對照組45例,兩組的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無明顯差異,對照組只做一般的入院宣教、用藥告知,觀察組除做一般的入院宣教、用藥告知外,還每日與患者交流,做好健康宣教。
2.健康宣教內容
①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為患者選擇病情輕、性格開朗的同室病友,親切介紹病區環境、主管醫師、責任護士,使患者有親切、溫暖的感覺,從而消除由于環境的陌生產生的緊張、憂慮的情緒。
②講解妊娠劇吐與情緒的關系:告訴患者及其家屬,緊張、焦慮等不穩定的情緒會進一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嘔吐頻率增加,從而加重病情。
③講解妊娠劇吐有關知識:介紹此病的病因、病程及其預后,告訴患者嘔吐的現象,一般在妊娠3個月后癥狀會逐漸好轉、消失,讓她們看到希望,從而放松心情,堅持配合治療。
④耐心與患者進行交流:每日與患者交流不少于兩次,交談可滲透到每次的治療、護理操作中。因頻繁嘔吐使患者身心不堪重負,情緒低落,態度消極,護理人員除給患者安慰、鼓勵外,更多的應是心貼心的交談,介紹以往治愈成功做母親的患者,告訴她們,自己應該覺得幸運,和那些不能懷孕或不得懷孕的人相比,雖然辛苦,但是心中有希望,講解母親的偉大,即使飽含辛苦,也仍堅持孕育下一代,為人類的繁衍作出貢獻。激發其做母親的力量和責任,用我們真誠的心解開她們心中的迷惘,使她們樂觀向上。
⑤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給予不同的心理療法:如巧妙的運用轉移的方法,引導患者回憶愉快的體驗,討論患者愛聽的話題,看一些喜歡的書籍,憧憬自己寶寶的可愛,還可參觀母嬰同室的病房,觀看新生兒沐浴,指導患者聽聽音樂,看看胎教短片,讓其感受初為人母欣喜的同時也放開了心情。
3.觀察項目 觀察兩組的住院天數及服務滿意度情況。
4.統計學方法 采用PEM3.1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
結果
1.兩組住院天數比較 強化心理指導后,觀察組和對照組住院日分別為7.89±0.82天和9.68±1.21天,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t=8.297,P<0.01)。
2.兩組服務滿意度 觀察組和對照組服務滿意度分別為97.9%和8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6.0143,P<0.05)。
討論
從心理學角度觀察,孕婦焦慮、低落的情緒、不佳性格和心理狀態往往是妊娠劇吐的主要原因[3],醫務人員應細心觀察孕婦的性格特征,及時給予心理指導。通過多次心理指導,家屬的積極配合,無一例終止妊娠,有效增加了治愈率。
本病常見于神經系統功能不穩定或精神緊張、性格內向、多慮、憂郁型孕婦,表現為焦慮、恐懼、依賴、求助的心理狀態,因此護理人員應觀察患者細微變化,給此類患者有效的心理指導,使她們樹立堅定信念,積極配合治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自然而然縮短住院天數。
當今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變,提倡人文關懷、人性化護理。因此,我們加強心理指導,架起醫患之間的橋梁,也正是人性化服務的一個體現,視患者為親人,經常的溝通與交流,使她們有被尊重、被重視之感,誠然就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滿意,這樣在提高服務滿意度的同時又反過來提高療效,縮短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樂 杰.婦產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
[2]田瑞華,康 沛,王瑞蓮.1例妊娠劇吐患者的心理護理[J].護理研究,2003,17(11):38.
[3]張寶星,尹國武.心理治療應用于妊娠劇吐的臨床觀察[J].醫師進修雜志,2001,24(4):67.
(收稿日期:2008-06-27 編輯:潘明志)
作者簡介:張愛娣(1979-),女,廣西貴港市人,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