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信息化平臺,京派的全國擴張道路將更加平坦。
“我們現在愿望很強烈,甚至是用強制性的手段,讓員工必須用金算盤信息化商務平臺來做業務。”北京京派集團的總經理康壽福用堅定的語氣對《互聯網周刊》說。記者來到京派集團北京總部那天下午,康壽福正忙著指揮一位員工給自己的產品拍照,準備把它們發布到公司的電子商務網站上去。而在一年前,康壽福和他的公司還基本上沒有接觸過信息化。
擴展當中的困惑
北京京派集團成立于2002年,是一個集糧油收購、儲存、加工、銷售、農特產品、物流配送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集團。目前公司已經在北京、山東、黑龍江、牡丹江、天津、河南擁有六家分公司和八個成員企業,新的業務正擴展到重慶和上海。康壽福常年在這些分公司的城市之間奔波,感覺疲憊不堪,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種方法,把這些零散的分公司實現統籌管理,為自己騰出精力來實現新的業務擴展。
同時,由于糧油行業的特殊性,康壽福也一直在尋求更準確、快捷的供求渠道監控方法。“從銷售鏈條上來說,糧油行業存貨大,資金占用多,如果能找到一種方法,實現庫存實時監控,就能有效節省資金。同時,糧油是每個老百姓餐桌上都要吃的東西,面向的消費者比較廣泛。我們非常想從收購源頭上開始,到加工、銷售,一直監控產品,因為這關系到每個老百姓的健康。”
2007年,在黑龍江商會所舉辦的一次活動上,康壽福找到了著名的企業信息化研究專家劉古權,向他傾訴自己公司地域擴展和管理瓶頸之間的煩惱。“劉先生,只要您能幫我想到一個辦法解決問題,花多少錢我都愿意。”康壽福對劉古權說。
解決之道
“對于像京派集團這樣的企業來說,由于牽涉到層層經銷商,企業需要跟每一級經銷商溝通,了解對產品的需求,調節生產計劃,最后發貨,還不時需要進行退貨管理,每天每月得做銷售報表,而每一個訂單、報表又是好幾聯分頭傳遞,不難想象,其中的工作量該有多么復雜和巨大。”劉古權對京派集團做出了這樣的分析。
中小企業信息化一直是業內的一個難題,雖然市場非常大,來自中小企業的需求也非常迫切,軟件廠商卻很難賺到錢。劉古權認為,對企業來說,信息化的關鍵應用乃是中小企業信息化的解決之道。“中國企業的誕生就是先有業務再有管理,不是先有管理才有業務。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對信息化的需求沒有像我們想象般復雜,這些老板很現實。”
而他認為,金算盤推出的全程電子商務平臺恰好滿足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關鍵應用。“首先,系統把企業的應用也定位角色,系統管理員默認為總經理,然后由總經理分配其他角色和機構及權限,所有功能我個人認為對中小企業都是關鍵的信息化應用,比如建網站、管錢、管物并且可以支持手機應用,隨時隨地只要上網就可以使用系統,軟件使用非常簡單。對企業的基本應用足夠用了。”
鑒于此,劉古權向康壽福推薦了金算盤全程電子商務平臺。康壽福決定先在北京總公司試用一段時間,他以每年1萬元的價格租用了金算盤的全程電子商務平臺。
如今,康壽福已經嘗到了這個平臺給自己企業帶來的甜頭。他向記者亮出了自己的手機,上面顯示的是自己公司的移動管理系統。“這上面有金算盤給我們公司建立的單獨網站,通過這個全面的信息平臺,能夠跟企業管理同步。我作為總經理,有自己的最高權限,同時也可以根據公司每位員工的職位分配不同的權限。前一段時間我在天津出差,每天都打開手機看一看,總公司的采購、銷售、庫存、門店情況、財務支出,都一清二楚。我就可以根據這些數據直接做出決策了。”
康壽福向記者講述了還未使用金算盤軟件之前的一件往事。有一次,公司在對以前的陳年老帳進行清理的時候,發現工作單上收入有誤差。“這是一個牽扯到產品庫存以及利潤的準確性和市場反饋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很頭疼,找了兩天兩夜的原因,也沒有找到。而以前負責財務的員工也已經離職,根本就找不到人來核對信息。”正是這樣一件事情,讓康壽福更下定決心使用了金算盤全程電子商務平臺。
如今,金算盤電子商務平臺已經讓京派集團北京總公司實現了收購、儲存、加工、物流、銷售、財務的一條龍管理。而這遠遠不夠,康壽福更看好金算盤全程電子商務平臺的地方,在于它實現了企業內部和外部信息的整合,有利于管理者更好地根據市場情況做出決策。“以前也用了別的軟件,但是沒有金算盤這么全面,只有簡單意義上的進銷存。金算盤軟件好就好在比較全面,每天賣多少,價格多少,不僅基本的進銷存情況一目了然,還提供市場分析報告,按照函數的關系來給我們做一個真實、可靠、直觀的信息,就像股市走勢圖一樣,這是我們做出市場決策的可靠依據。”
康壽福提到了一個小細節,采用金算盤全程電子商務平臺之后,連公司在客戶眼中的形象也改觀了。“我們一出示正規的票據打印,而不是以前手填的哪種,客戶一看,感覺我們公司很正規。對產品銷售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觀念之變
這個來自傳統行業的公司,逐漸摒棄了以前的手工做單、手填票據,努力培養每一個員工的信息化素質。但對于多年來已經習慣用傳統方式運作的中小企業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是來自觀念上的沖擊。劉古權對記者舉了個例子:一個一直習慣用賬本記賬的老會計,如果要求他用馬上改用電腦財務軟件,肯定產生對電腦的抵觸情緒。劉古權認為,“面對挑戰,員工必須更新知識、技能和觀念,否則就會被淘汰。員工對信息化建設最大的誤區是擔心失業及對個人利益的影響。比如,企業如果上了財務軟件,會計會認為自己就無事可做了,其實會計電算化是提高會計管理的一種手段,將傳統會計從繁瑣的、重復性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會計人員的工作方式會發生一些變化。另一方面,員工總希望信息系統適應自己的工作模式,結果是信息系統最后以失敗而告終。”
但作為企業最高層管理人員,康壽福已經下定了決心,他提到了今年的企業信息化計劃:“都要用,現在總部已經用了,接下來山東、黑龍江、河南、天津、重慶都已經在推廣。我們希望用金算盤的軟件來進行規范化的管理。”
今年,京派集團希望進一步擴大在北京市場上的占有率。公司正在籌劃設立流動糧油車和糧油連鎖店,進入北京各個社區,并且準備進駐北京各大超市。有了信息化的支持,京派的擴張顯得信心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