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內部控制環境建設直接關系到企業內部控制的貫徹和執行,以及企業經營目標及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針對我國目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五點建議。
[關鍵詞] 內部控制 控制環境
一、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存在的主要缺陷
1.公司“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一個重要要素是董事會,企業應該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董事會。據有關調查表明,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中,100%為內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樣本的22.1%,50%以上為內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樣本數的78.2%,董事長和總經理一人兼任的公司占總樣本的47.7%。
2.管理者內部控制意識不強。如果管理當局不愿意設立適當的控制或不能遵守建立的控制,那么控制環境將受到很不利的影響。在不考慮其他控制環境因素的情況下,如果管理當局是受某一個人或幾個人支配,那么,以上這幾個方面的影響可能會增大。實際上,許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經營方式仍停留在行政領導的角色上,沒有把企業當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經營個體。
3.企業的組織結構、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企業的組織結構是計劃、指導和控制經營活動的整體框架。它包括企業各個組織單位的形式和性質,以及相關的管理職能和報告關系。一個有效的控制環境要求明確界定工作人員的責任和權限。內部控制涉及到企業各個部門和所有的人、才、物,但許多企業內部牽制機制尚未建立,各部門自成一塊,互不銜接,更談不上很好地履行。
4.激勵機制不夠健全。公司必須雇用足夠的人員并給予足夠的資源,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務,這是建立合適的控制環境的基礎。由于長期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以及處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我國企業大都沒有形成任人唯賢的人才競爭機制,這在國家控股公司的領導層尤其突出。不少管理者不習慣甚至不懂應用現代管理的控制方法,對下屬人員的工作不能實施科學管理。
二、優化內部控制環境的幾點建議
1.構筑真正意義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所有者與經營者權利的制衡機制。在政策方面,應改變上市公司股權過于集中和國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問題,有步驟地推行國有股減持,逐步分散股權,確立股東大會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公司方面,建立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把核心人員及員工的短期行為長期化。股票期權制度在理論上來講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重要的是在具體化操作的過程中要掌握好激勵和約束的度,一定要使激勵和約束相適應,這需要各個公司根據其自身特點和需要設計出合理的期權額度和行權價格等具體實施細節。通過這種激勵和約束,使公司人員更注重公司的長遠發展,從根源上消除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動機。建立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提高公司有關雇傭、訓練、待遇、業績考評及晉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使經營者行為與所有者目標一致。
2.由于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偏好、態度直接影響著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企業管理者首先應當承認內部控制也是對管理者包括企業最高領導者的控制,他們的行為同樣應納入內部控制的范疇。其次他們應是內部控制有利的支持者和執行者。如果一個管理者將自己置于內部控制系統之外,將自己的個人偏好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設計再好的內部控制制度都將失去作用。應當制度規范和機制引導限制企業管理者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3.組織結構是內部控制的實施載體,其設置的合理性和運行的效率性直接關系著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合理的組織結構,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進而促進內部控制方法和組織結構的有機結合和有效使用,提高內部控制方法的實施效率。良好的組織結構必須以執行工作計劃為使命,并具有清晰的職位“層次順序”、流暢的“意見溝通”渠道、有效的“協調”與“合作”體系。因此,在設置組織結構時,內部控制體系設計者應對業務部門的實際工作流程進行調研,聽取業務部門的意見,從而購建合理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以提高內部控制系統的運行效率。
4.加強內部審計的作用,同時轉化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能。首先要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在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設置應該高于其他職能部門,這樣才能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否則只能行同虛設。同時還要拓展內部審計的范疇,不僅要將財務會計納入審計范圍,更應對經營決策、投資效率、物資采購、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安全運行和員工行為規范、管理績效等方面的審計,并逐步加強。為此,企業管理層、決策層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內部審計的作用,加強其獨立性;同時還需要逐步培養高素質的內部審計人員,以使他們能從內部控制的角度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5.加重上市公司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處罰力度,從而增加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成本,同時,加大對會計師事務所的處罰力度,使注冊會計師更為謹慎執業,保持其執業的規范性和獨立性,形成一種拒絕虛假會計信息的機制。從對一系列會計信息造假案的處理中,我們不難看出,不論是對上市公司還是中介機構,處罰力度都在逐漸增大,當然漸進式的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制度也是在不斷的實踐中完善起來的,隨著這方面運作的規范,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也就隨之形成了。
參考文獻:
[1]竇喜生等: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講解.2006年7月
[2]代寶香:“試議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環境”.經濟技術協作信息, 2007年第4期
[3]趙玲:“內部控制環境對控制活動的影響”.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