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地質公園建設熱潮及旅游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本文在國內外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地質公園電子商務體系的現狀與不足,總結了旅游電子商務在地質公園管理與建設中的作用,并為地質公園電子商務體系的完善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地質公園 旅游電子商務 對策探討
一、旅游電子商務及國內外發展現狀
1.旅游電子商務的概念
旅游電子商務是電子商務在旅游業這一具體產業領域的應用。世界旅游組織在其出版物《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電子商務就是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改進旅游機構內部和對外的連通性(connectivity ),即改進旅游企業之間、旅游企業與上游供應商之間、旅游企業與旅游者之間的交流與交易,改進旅游企業內部業務流程進而增進知識共享”。旅游電子商務,以網絡為主體,以旅游信息庫、電子化商務銀行為基礎,利用先進的電子手段運作旅游業及其分銷系統的商務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旅游資源,為游客提供酒店預訂、機票預訂、游船預訂、旅行線路預訂、網上直銷、網上拼團等多項交易服務。旅游電子商務縮短了空間距離,加快了交易速度,符合旅游業產品銷售特點。同時,促進旅游企業更快速更便捷地走入國際市場。
2.國內外發展現狀
隨著信息化工程的推進,旅游業在利用信息技術方面已搶先一步。從50年代開始,美國航空公司就用計算機作為預訂系統,短短幾十年的發展和應用,在世界發達國家旅行社業務運行中,科技含量越來越高。例如:電腦預定系統(CRC)的擁有率,德國是100%,法國99%,西班牙75%,意大利75%,英國60%。到今天已經有很多信息技術應用于旅游的各個行業,包括旅游飯店、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地等。
目前我國的旅游網站主要有四類:一為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網易等的旅游頻道,對一些旅游景點、旅游路線、旅游知識等方面做簡單的介紹,但因不能全面地提供整套的旅游服務和缺乏專業資源的支持而競爭力不強;二為傳統旅游企業自建的網站,如昆侖在線、青旅在線等;這類網站雖然基本具備宣傳自我和發布信息的功能,但還不能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務;三為專業旅游網站,如上海攜程旅游網、中國旅游資訊網、西部旅游信息網等,他們一般有風險投資的背景,能夠以良好的個性服務和強大的交互功能迅速占領網上的旅游市場份額;四為政府背景類 ASP(應用服務供應商)網站,這類網站以國家“金旅工程”公共服務網──金旅雅途網為代表,自身不經營旅游業務,而是要構建一座“旅游電子商廈”,為旅游企業提供電子商務平臺,以全面解決旅游企業上網營銷、管理的問題。到2007年第二季度,我國網絡旅游市場總體市場規模達到6.24億元,根據國家旅游局的最新數據,預計到2007年年底網上預訂量將同比增長63%,達到25.2億元,2008年的增長幅度依然會超過60%。
二、國內地質公園電子商務發展概況
1.地質公園(Geopark)的含義
地質公園是以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稀有性和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組合而成的一個特殊地區;是以保護地質遺跡、開展科學旅游、普及地球科學知識、促進地方經濟、文化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而建立的一種自然公園。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8家世界地質公園、138家國家地質公園及數百家省級地質公園。地質公園的建立為景區注入了新的元素——科學性,增加了新的活力,使之不同于一般的風景名勝區,提高了旅游的文化含量,游客從新的角度去欣賞這些美景,奇觀,增加了游客的興趣,在游覽的同時學習到許多地質方面的知識。這不僅吸引了游客,增加經濟效益,同時,也普及了地質遺跡知識,提高游客保護地質遺跡的意識,使地質遺跡的保護工作更好開展,遏制了地質遺跡的破壞勢頭。
2.我國地質公園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許多地質公園也開始陸續在網絡中做文章,但是據筆者對我國上百家國家地質公園的旅游網站調查中發現,國家地質公園基本上都沒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它們大多在一些旅游門戶網站上做基本的宣傳,如景區介紹、路線介紹及交通情況的介紹,而這些根本不足以吸引廣大游客前去游覽。
筆者對我國18家世界地質公園的旅游網站的調查中發現:
(1)通過Baidu、Google兩大查詢網站找不到張家界、王屋山——岱眉山、四川興文、泰山、雷瓊等5家以“世界地質公園”冠名的主頁,他們的信息大都在一些商業旅游網站上呈現,大多都只介紹了景點概況、線路、及交通情況,內容非常有限。
(2)在打開的15家世界地質公園的網站中有六家世界地質公園沒有除中文外的其他語種界面,有三家有三種以上語言界面的如:云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網站有中、英、日、法四種語言界面、浙江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有中、英、日、韓四種語言界面、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有中、英、俄三種語言界面。
(3)在打開的15家世界地質公園網站中,全部都涉及到地質科學知識,有的是通過視頻呈現,有的是通過文字呈現,其中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網站的“科普知識”、“地學研究”、“地質遺跡”欄目及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網站中的“遺跡保護”、“科普知識”、“自然生態”、“文化遺產”專欄里清晰地介紹了諸如①什么是化石?什么是冰斗?②國家地質公園的由來及意義;③我們怎樣才能保護好地質遺跡?等等地學問題。
(4)在打開的15家世界地質公園網站中有六個網站建有視頻觀看的功能,但除了少數可以快速播放外,其他的都存在網速太慢或無法播放的現象。其中只有云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網站建立了三維虛擬實景系統。
(5)所有的網站都建有“景點介紹”、“住宿餐飲”、“旅游線路介紹”、“交通概況”、“文化特色”、“新聞動態”、“圖片集錦”或類似的欄目,只有少數網站建立了在線預定系統,如云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和浙江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
三、我國地質公園電子商務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地質公園電子商務的發展不成體系
國家地質公園中只有少數一些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網站,大多數的地質公園僅僅依靠一些旅游門戶網站做簡單的宣傳,而且形式老化,沒有突出地質公園特有的科學性、專業性特點,僅僅是對一些景點的簡單介紹、提供幾條路線的選擇,還處在對景區的一個初級宣傳階段,沒有形成規模營銷、特色營銷,使得網上預定和交易成功率低,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的銷售額。因此地質公園電子商務體系還沒有形成一個規模式的發展。
2.地質知識的宣傳不到位
在打開的15家地質公園網站中,只有很少的網站把地質知識作為一個專門鏈接,大多數的網站把景點介紹、新聞資訊、政務政策、賓館信息放在首頁,“地質”的特色并沒有很好的突出出來。
3.網頁語種的單一性
只有六家地質公園的網站除了中文網頁外還有其他語種的網頁,在國際化、信息化的今天,應該認識到我國地質公園的對外宣傳不能僅僅限于國內,我們還要把優美、豐富的旅游資源呈獻給全世界,不但要在國內形成知名度,而且要提高國際知名度。
4.視頻宣傳的局限性
視頻作為一個直接的吸引游客的工具卻只有六家地質公園的網站上有,而其中有的還因為技術或其他原因而無法觀看。
5.在線預定系統很不完善
在線預定系統已經成為了許多專業旅游網站收入的主要來源。然而,在15家打開的地質公園網站上僅僅只有四家擁有在線預定功能,預定過程煩瑣,而且交易數量有限。
四、旅游電子商務對發展地質公園的作用與意義
旅游電子商務對發展地質公園的作用
1.增強地質學知識的普及,提高公民保護地質遺跡的意識
傳統地質知識的學習以課堂為主,以地質類專業的學生為學習主體。建立地質公園電子商務后,可以通過網絡視頻等方式讓更廣大的游客群體獲得旅游地學方面的知識,以便他們正確地、科學地認識旅游景觀的形成、發展,使其形成自覺保護旅游景觀,地質遺跡的意識。
2.調查評估、在線交流的作用
利用電子商務,地質公園各部門可以在網絡上發布各種調查表,比如景區調查表、服務質量調查表、產品調查表等,并且可以在線解答游客提出的各種疑問,為地質公園各部門的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并評估現有旅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針對問題制定相關的措施。
3.積極的宣傳促銷作用使地質公園旅游產品更具競爭力
傳統的宣傳促銷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財力,但效果還不一定顯著,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宣傳促銷成了最廣泛的方式。它以其信息量大、信息傳遞速度快、形式美觀等優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大規模的購買降低了成本,為地質公園經營機構進一步占領市場、獲取利潤打了好基礎。如當今國內旅行社業務平均利潤率只有 1%左右,而隨著電腦科技和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客人選擇在網上進行咨詢和預訂服務,因此電子商務是滿足客戶的一種新型服務方式,并且今后的規模還會繼續投入和擴大。
五、我國地質公園建立電子商務體系的對策探討
1.加快地質公園網站建設力度,建立有特色的地質公園旅游網站
加大地質公園信息化力度,利用網絡大力宣傳地質公園的特色,應建立以中英文兩種為基礎的多語種網站界面,并依據地質公園自身的特點建立“地學知識講堂”、“地質遺跡視頻介紹”“3D三維在線體驗”等不同頻道來引起游客對該景區的興趣。通過建立旅游地理信息系統來實現信息查詢和檢索功能、行業管理分析功能、緩沖區分析功能、最佳路徑分析功能及多媒體信息顯示功能,以圖像、視頻、音頻、照片、地圖文字等多媒體信息全面介紹部分景區的最新旅游風貌,包括主要的風景名勝點、賓館、酒店、娛樂場所的圖片介紹;地方特色的風俗、飲食視頻顯示等。
2.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旅游電子商務的宏觀環境
政府主管部門要從多方面對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予以支持,完善旅游電子商務的軟硬件環境。諸如,盡快建立完善的第三方CA(Certificate Authority)認證機構;對電子合同、數字簽名、電子憑證、電子支付等的偽造、變更、涂銷等做出相應的法律規定;加快互聯網的基礎建設,提高網速、降低網費,使網絡更加普及并提高用戶有效利用率,以此在大環境下消除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
3.培養既精通電子商務又熟悉旅游管理及地學知識的人才
地質公園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具有既精通電子商務又熟悉旅游管理及具有地學知識的人才。目前,我國這種人才還很少,所以,應該加快這方面人才的培養。旅游管理部門應與旅游院校緊密合作,以科學的理論指導工作;旅游院校也應調整辦學方向,開設與旅游電子商務及地學相關的課程,如旅游地學原理、電子商務、旅游電子商務理論、旅游電子市場、電子消費、網絡經濟等,使學生畢業后能掌握旅游電子商務系統知識和技能、豐富的旅游地學知識,為地質公園的電子商務化進行轉型或更有效管理服務。
參考文獻:
[1]周燁: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電子商務,2006.1~2
[2]趙宇茹師軍王祖正:國內旅游信息系統研究概述.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2
[3]魏敏:電子商務在我國旅游業現狀及發展態勢構想.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 年第 2期
[4]趙劉:中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淺析.華東旅游報/2006 年/3 月21 日/第 A10 版
[5]果超:B2C旅游電子商務現“另類武器”[N].中國商報, 2007-6-29(11)
[6]陳安澤:國家地質公園概論[c].飛天山丹霞地貌與生態旅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P15
[7]王莉 崔坦:傳統旅游業正借助電子商務不斷做強做大[N].經濟參考報,2007-8-15(11)
[8]程艷紅: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態勢分析.江蘇商論,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