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寧市是我國西南出海大通道樞紐城市和區域性核心城市,同時是我國面向東南亞的前沿城市。應根據本區域發展戰略的需求和南寧市城市定位情況,立足南寧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制定電子商務發展戰略,提升經濟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 南寧 電子商務 發展戰略
南寧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位于廣西南部,毗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我國西南出海大通道樞紐城市和區域性核心城市,是中國走向東盟的前沿城市。土地面積22112平方公里,市區面積6479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648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45萬人。自2003年我國與東盟各國確定今后每年在南寧召開“中國—東盟博覽會”之后,南寧市在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各領域得到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6年廣西提出了加快推動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的“M”型戰略,又給予了南寧市更大的經濟發展空間。電子商務對于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政府效率、降低社會運營成本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根據廣西的整體發展戰略和南寧市的城市定位,立足本市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制定電子商務發展戰略,是南寧市提升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南寧市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南寧市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可以通過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和信息化狀況、企業電子商務的模式、單位與個人對電子商務的任知程度以及電子商務對單位經營管理的影響等指標進行描述。
1.從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看,南寧市企業信息化程度低,電子商務層次低,整體處于起步階段
2007年4月,南寧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對本市162家企業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沒有采用任何信息系統;在采用了信息系統的企業中,只有部分企業達到了個別流程信息化階段,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網上信息發布、收集客戶信息以及客戶服務;企業的信息化程度總體比較低,電子商務整體處于起步階段。
2.南寧市企業參與電子商務程度低,電子商務呈現以B2B和B2C為主,G2B和G2C為輔的發展模式
目前,南寧市只有7.2%的企業開展了電子商務,5.1%的企業計劃開展電子商務,87.7%的企業沒有開展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活動主要在企業之間(B2B)和企業對個人客戶(B2C),分別占41.7%和58.3%;同時,G2B和G2C電子商務也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目前,南寧市已經開展了電子稅務和網上社會保險業務,但總體技術水平和應用水平仍然比較低。
3.南寧市企業與個人對電子商務的認知程度不高
南寧市企業認為本行業非常需要開展電子商務的占33.8%,不確定必要性的占27.9%,認為沒有必要的占38.2%;認為企業建立電子商務愿望大的占6.6%,較大的占15.1%,一般的占34.9%,不大的占20.8%,沒有愿望的占22。6%。78.5%的個人在一年內沒有進行過網上購物,6.9%只進行過1次,8.5%進行過2—5次,6.2%進行過5次以上;認為自己以后會習慣并且經常進行網上購物的比例為16.4%,認為近期不會的為58.6%,認為完全不會的則為25%。
4.以傳統產業為基礎,在傳統商務上衍生電子商務,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南寧市的經濟實力遠遜于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網絡經濟的發展也嚴重滯后,純粹的電子商務或信息類門戶網站較少,僅有的幾家的信息量、客戶群也比較少,覆蓋面不廣。南寧市電子商務的發動者和主角多是傳統的企業,依托傳統產業業已形成的物理市場,通過網絡開展商務,追求快速盈利的發展。對南寧市企業而言,網絡只是開拓業務的平臺,只作為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緊密結合的手段,以及提升傳統產業的工具。從事電子商務服務的企業,也多是將電子交易與傳統行業緊密結合。
5.采用多元化的交易手段
南寧市企業開展商務的通信方式主要有電話線路、互聯網、傳統郵政和電子數據。個人網上購物時,26.6%采用網上支付,32.7%采用貨到付款(現金結賬),22.9%采用銀行付款,8.6%采用郵局付款,2.4%采用手機付款,6.7%采用其它方式;得到購買的商品或服務的方式有普通郵寄(22.6%)、EMS(11.6%)、其它快遞(18.5%)、送貨上門(32.4%)、網絡下載或電子郵件傳送(6.7%)、航空或鐵路發運(2.0%)、其他(6.2%)。
6.電子商務對企業經營與管理已經產生積極的影響
大多數南寧市企業都認為電子商務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商務活動方式,會對傳統業務有促進作用。超過30%的企業認為實施電子商務后,給企業帶來的明顯效果是生產成本下降、生產周期縮短、質量管理能力加強、工作流程優化、訂單管理水平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提高、資金周轉加快、收入和利潤增加、數據標準化程度提高、信息獲取效率提高、信息交流更及時方便、企業規模擴大、企業競爭能力加強、使客戶管理水平提高和企業文化更加開放。
二、南寧市電子商務發展優劣勢分析
1.優勢
(1)南寧市已經建立了一定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政策法規體系
2001年6月,南寧成為國家信息化試點城市。到“十五”期末,形成了以高速光纜為主干的多元化骨干網絡,信息基礎網絡容量不斷擴大,交換網進一步升級,基本完成了全市公共信息及網絡交換平臺的建設,包括電子政務網絡、寬帶城域網、城市光纖接入網、有線電視寬帶網等,實現對全市大部分范圍的覆蓋。在完善電話通信網絡接入服務的同時,加大了對光纖接入網的建設力度,采用大對量銅纜、HFC(混合光纖同軸電纜網)、無線等多種終端接入方式也得到了建設推廣,全市用戶可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千兆到樓、百兆到層、十兆到桌面”的高速網絡通信服務。已建成了電子政務基礎網絡平臺、政府門戶網站體系、數據共享與交換平臺、政務信息發布系統、領導決策支持與分析系統、政務資源庫與應用等一批電子政務項目和全市公共信息及網絡交換平臺。
南寧市已先后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數字南寧”的決定》、《南寧市“十五”信息化發展規劃》、《南寧市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等10多個信息化政策法規文件,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規體系,使全市信息化建設、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同時建立了信息化培訓保障工作機制,形成了多形式多種類多層次的信息化管理及技術人才培訓機制,信息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2.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信息消費能力為南寧市電子商務發展創造了發展空間
廣西經濟連續多年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初步形成了制糖、有色、冶金、電力、汽車、機械、建材、食品、醫藥等一批優勢產業。作為廣西的首府,南寧市的經濟發展同樣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經濟領域信息化取得較好發展。南寧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農業和農村服務信息化體系,建立了農業信息服務系統;同時,加快了工業企業信息化步伐,推廣工業企業財務管理軟件、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軟件等,利用信息技術提升企業實力,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明顯提高;金融機構利用信息化推進服務創新,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帶動了南寧市電子商務的發展,網上訂購、網絡支付、物流配送、認證服務等電子商務應用支撐體系也初步形成。
3.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和國家關于把廣西建設成區域性的物流基地、生產加工基地、商貿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戰略方針是南寧市電子商務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量
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投資與商務峰會和南寧國際民歌節的成功舉辦,推動了舉辦地南寧的經濟社會良性發展,也是南寧市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發展電子商務的直接推動力。南寧市建設完成了一批中國-東盟博覽會通訊保障與綜合信息服務系統項目,為國內外客商和市民提供中、英文的綜合信息服務,完成會展中心智能化升級與改造、應急聯動通信保障系統、賓館飯店網絡和通信設施等項目建設。建成“兩會一節”綜合服務與組織管理信息系統和食品安全監控管理信息系統,成為信息化亮點,大大提高城市綜合信息服務水平,為發展國際區域性電子商務打下了基礎。
國家關于把廣西建設成區域性的物流基地、生產加工基地、商貿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戰略方針是南寧市電子商務發展最強勁的推動力量。“三個基地、一個中心”的最終建成、泛北部灣經濟開發和國家經濟發展新的一極的形成,以及自治區黨委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的戰略目標的實現都需要電子商務這一新的經濟交易模式實現經濟的高效率、大區域、低成本的快速增長。
4.廣西天然的區位優勢拓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空間
廣西是西部地區惟一沿海、沿江、沿邊的省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從區域環境看,南寧地處東盟經濟圈、華南經濟圈和西南經濟圈的接合部,北面有廣西的老工業基地柳州和桂林,南面有新興的廣西沿海工業基地,東西軸線溝通珠三角和東盟,非常適合發展物流產業。隨著中國—東盟交通樞紐在南寧的形成,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也將有利于南寧建設集貿易往來、出口加工、物流配送、保稅物流、商貿、倉儲、產品展示于一體的國際現代綜合物流區和城市綜合功能區,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
2.劣勢
(1)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薄弱
電子商務離不開加快信用體系、安全認證體系、在線安全支付體系、現代物流體系四大支撐環境。目前,南寧市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尚未建立完整的信用、支付和物流體系。而在網絡環境下,良好的信用支持和服務是電子商務交易的必要條件;在線支付可以大大加速電子商務的運作,網絡支付的便捷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電子商務優勢的重要體現;信息技術與智能工具的注入為傳統物流帶來巨大的變化,充分展現了電子商務運作的低成本、高效率、服務好的巨大特征。
(2)企業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地區有一定的差距,產業發展水平總體上比較落后,信息化對生產和經營管理的影響也遠遠小于經濟發達地區,直接表現就是南寧市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低。相當比例的企業沒有信息系統,即使采用了信息系統的企業,也大多數只能完成部分生產和經營管理流程的業務,不能對整個業務流程、供應商管理、客戶管理,以及電子交易過程全程信息化。企業信息化水平低直接導致企業參與電子商務的能力不足,發展電子商務的用戶基礎不足。
(3)企業和個人對電子商務的認知程度低
計算機及互聯網技術總體上是先進的高新技術,南寧市企業和個人對信息技術的了解度不夠,對電子商務在技術、流程、模式等方面缺乏認知,發展電子商務的社會基礎比較薄弱。南寧市的開放程度和信息吞吐量與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城市有較大的差距,傳統文化和習慣比較濃厚,人們改變傳統習慣的外部推動力相對較弱,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4)電子商務人才短缺
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復合型專業人才,人才隊伍的質量和數量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水平、速度、后勁具有決定性作用。南寧市高層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缺口大,高校專業結構設置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社會需求,從業人員數量不夠而且專業水準參差不齊,遠遠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
三、南寧市電子商務發展戰略
電子商務是城市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根據南寧市的信息化建設情況和電子商務現狀,制定電子商務發展戰略應考慮以下方面。
1.政府推動,以電子政務帶動電子商務
以大力推進電子政府建設為契機,充分利用南寧市電子政務建設的成果,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實現網上政府辦事項目的多元化、網上公共服務的多樣化和服務導航功能的全面化,開展網上稅務、網上工商、網上質監、網上社保等業務,建立企業公共信息平臺和政府電子采購平臺,重視G2B、G2C商業模式的應用和示范作用,引導企業加快信息化進程和開展電子商務的步伐,提升居民和全社會的電子商務應用意識。
2.建設電子商務基礎平臺
以南寧市數字證書認證體系的應用為突破口,完備對網絡上企業、單位和個人身份和行為的認證,推進各部門、行業、地區的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建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和金融支付體系。同時,加快制定信用體系和支付體系的相關政策法規,為進一步推動電子商務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3.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
加強大中型骨干企業的信息化工作,提高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打造行業龍頭企業帶動的供應鏈平臺、客戶關系管理平臺和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建立服務中小企業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倡導各類企業應用電子商務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拓展市場。通過項目建設、政策支持、需求導向等手段,鼓勵發展B2B、B2C等多種電子商務模式,抓住重點,積極扶持一批電子商務企業做大做強。
4.促進電子商務人才培養
建立信息化專家庫、信息化推進技術人才庫和信息安全協作網,制定信息化培訓的全面規劃,積極組織開展多項培訓,全面提高領導、干部和廣大市民的信息化基礎知識和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同時,制定相關政策,引進人才,留住人才。
5.積極發展物流產業,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建立推進現代物流發展的統一協調機制、積極引入國際頂級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提升本區域第三方物流水平、引導和扶持大企業和物流公司使用物流信息化系統,加快物流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面入手,發展物流產業,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同時以現代物流系統建設為核心,構筑相對完善的信息網絡、金融支付、物流配送等電子商務基礎支撐體系,滿足城市居民文化、物質生活的需要。
6.建設充分發揮本地經濟資源優勢的信息平臺
從適應本地經濟水平的現實條件出發,充分發揮本地經濟資源優勢,建立面向東盟的電子商務平臺,建立旅游、食糖、有色金屬、茉莉花等優勢產業和產品的電子商務平臺,為今后建立南寧市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奠定基礎,大力提倡網上交易,改造傳統行業的管理和營銷方式,以“信息化提升產業化,以產業化帶動信息化”。
7.抓好立法與監管制度及標準化建設
根據國際電子商務的立法進展,以及東南亞國家與地區的電子商務法規的制定經驗,制定電子商務相關的法規、制度和標準。同時,加快電子商務市場準入制度和市場監管體系的建設,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的政策制度和法律環境。
參考文獻:
[1](美)加里P.施奈德著成棟韓婷婷譯:電子商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楊宏偉:對我國西部偏遠城市發展電子商務的探討.商場現代化[J].2006年10月(上旬刊)
[3]李驍:大湄公河次區域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挑戰[J].經濟問題研究[J].2004年第4期
[4]蔣宇超等:我國區域電子商務評價體系構建.商業時代[J],2006年4期
[5]張燕等: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區域電子商務模式研究.商業時代[J],2006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