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品廣告語的翻譯是企業形象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翻譯有時能成為點睛之筆。英文廣告語的翻譯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以符合譯語文化為基礎,以生動、明快、和諧的語言為表達方式,以求在新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關鍵詞] 英文廣告語 翻譯原則 文化
商品廣告語的翻譯是企業形象戰略(Company Image Strategy)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商品進入他國市場的橋梁之一。一種商品進入他國市場時,在以質量取勝的前提下,還應當十分注意包裝。廣告翻譯不僅同商品信譽、銷售以及經濟效益息息相關,而且反映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素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英文廣告翻譯應以功能對等為準則。譯文應與原文有大致相同的信息傳遞功能和移情感召功能,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既要反映原文中的詞法、句法及修辭等特色,并在譯文中有效地再現它們,同時還要盡量排除民族文化差異的障礙。
一、語言簡潔精煉、容易上口
簡潔的語言才有力量,特別是廣告語,它是一種強迫性的信息傳播語言。對廣告,人們一般都不愿費神去看、去聽,更多的人只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接受信息,因此廣告語言要千方百計地去吸引人們無意識的注意。譯者應該從原文中提煉出主要信息,根據產品自身特點恰當譯出,以簡潔精煉為要素。請看下面各句及譯文:
1.Make yourself heard.
理解就是溝通。(愛立信)
2.Let’s make things better!
讓我們做的更好!(飛利浦)
3.Connecting people.
科技以人為本。(諾基亞)
寥寥幾個字的宣傳用語簡潔明了,使人情不自禁的想多讀幾遍。英文廣告充分利用簡單句、短語簡明輕快的特點,經常會出現無主語、無謂語的情況。而漢語廣告多運用四字結構的優勢,簡短、有力大大增加了廣告的氣勢。又如:
4.Fresh up with Seven up.
君飲七喜,提神醒腦。(七喜汽水)
5.Good to the last drop.
滴滴香濃,意猶未盡。(麥氏咖啡)
二、采用排比等句式,增強節奏感
英文廣告語多常用音的重疊來押韻,通過語流中相同因素的重復和組合來造成共鳴和呼應,使語言凝練而和諧,產生順口、好聽的傳播效果。譯者不必追求字比句次,譯出一些貌似忠實,但讀之味如嚼蠟的文字,可以多利用排比等并列結構的句式,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語言特色及神韻。
1.The Garden of Sweden.
這是一則瑞典的旅游廣告。是由圣經中的“The Garden of Eden.”的“Eden”前增加兩個字母“Sw”“伊甸”成了“瑞典”,這樣一改把天堂的樂園與瑞典的風光聯系起來,就像中國的俗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成了“上有伊甸,下有瑞典”了。
2.No problem too large. No business too small.
IBM公司廣告,使用排比結構,既表現了公司的實力“沒有解決不了的大問題”,也表現了公司事無巨細的服務態度“沒有不做的小生意”。
3.Minolta, finest to put you finest.
第一流的美能達,第一流的你。(美能達相機)
三、運用多種修辭手段,耐人尋味
英文廣告語的構詞用句精雕細琢,而且為了增添廣告用語的魅力往往使用大量的修辭手法。一般說來,原文中有些簡潔明快的詞句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雙關、夸張等)都可依樣譯出,以求最大限度地獲得與原文同等的廣告效果。
1.I’m More Satisfied. Ask for More.
莫爾香煙,我更滿意; 再來一只。還吸莫爾。(莫爾香煙)
這是莫爾香煙廣告中典型的雙關用法,它巧妙地使用了more一詞的雙重意義,more是一個副詞表示“更加、更多”,大寫之后變成了品牌名稱,這則廣告使人們輕松記住了商品的品牌,又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該產品優于同類產品,更能使消費者滿意,而且四字結構讀來瑯瑯上口。
2.Unlike me, my Rolex never needs a rest.
和我不一樣,我的勞力克斯從不需要休息。(勞力克斯手表)
這是擬人的用法,即把物比作人,賦予商品以人的外表、個性和情感,使無生命的商品變得富有人情味,給人以親切感。
3.We’ve hidden a garden full of vegetables where you’d never expect in a pie.
在你意想不到的一個地方,我們珍藏了滿園的蔬菜,那是在一個小小的餡餅里。
這里用夸張的手法從反面襯托出餡餅里蔬菜品種的豐富程度。
四、體現 “文化翻譯”、排除民族文化差異的障礙
在翻譯廣告語言時,要顧及各民族在審美、價值取向和宗教禁忌等各方面的差異,要體現“文化翻譯”,使原語言信息得到最大化強化,有時甚至不得不犧牲一些字面意思而把其深層的文化含義反映出來。
Goldlion(領帶)曾譯為“金獅”,在中國市場倍受冷落,因為“金獅”與“今死”諧音,被視為不吉利。后該譯為“金利來”,很容易讓人想到財源滾滾而來。Gillette(剃須刀)該詞雖為人名,但譯語卻加上了有彩頭的字眼“吉”,而“列”的音與“利”相近,表示這種剃須刀十分鋒利。
又如“五羊”牌自行車曾被譯為“Five Goats”。Goat在英語中可比喻不正經的男子、色鬼,因此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不愿意騎它。black cat(黑貓)在基督教國家被認為是魔鬼的化身、邪惡與不吉利的象征。如果按原意直接翻譯銷路可想而知。
在英文廣告語的翻譯中,譯者其實是在從事一種廣告策劃,應盡可能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遵循一定的翻譯原則,挖掘出商品表征和譯語文化上共同的特征,使該商品得到新市場中顧客的認可與歡迎。
參考文獻:
[1]趙靜:廣告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
[2]李中行張鍵:新聞英語[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