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針對中共中央提出構建哈大齊工業走廊戰略,冰雪經濟將成為黑龍江省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揭示對我省的冰雪體育旅游產生的影響,分析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旅游開發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我省冰雪體育旅游定位與開發戰略。
[關鍵詞] 工業走廊 體育旅游 發展方向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和改造”。隨后國家科技部批準哈大齊高新技術產業帶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這對于黑龍江老工業基地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一次意義重大的歷史機遇。為了充分發揮哈大齊工業走廊在我省經濟結構調整中的戰略作用,在走廊的總體規劃中,我省高度重視發揮高新技術的作用,并將高新技術產業規劃為重點發展方向。為了更好地把握這次發展契機,需要明確的問題是:構建哈大齊工業走廊戰略,其內涵絕非僅僅振興工業,而是振興整個東北地區經濟,涉及到工業、農業、服務業,包含第一、二、三產業。老工業基地改造,關鍵是如何在原有的基礎上,開發打造接續產業。體育旅游是為了滿足和適應旅游者的各種體育需要,借助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并充分發揮其諸種功能,使旅游者得到身心和諧的發展,從而達到促進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社會文化生活的一種社會活動。體育旅游的興起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經濟發達了,國民體質提高了,體育旅游就應運而生。我們要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地緣、人文、歷史和民族傳統體育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體育旅游業,促進我省體育事業發展和兩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一、冰雪經濟將成為黑龍江省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冰雪旅游是指以冰雪景觀以及冰雪與其他景觀的組合景觀作為旅游資源開發出來的所有旅游活動形式的總稱,是短暫體驗冰雪文化的一種閑暇生活方式。長期以來,冰雪只是襯托黑龍江省的一片綠葉,經濟和冰雪之問,似乎缺少內在聯系。然而,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特別是構建哈大齊工業走廊戰略,冰雪經濟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成為歷史的必然。冰雪經濟,它涵蓋源于冰雪活動的第三產業,為冰雪旅游服務的經濟生產活動及為經濟服務的冰雪活動。冰雪經濟將會成為重要支柱產業。這是因為黑龍江省現在資源型城市普遍面臨著資源枯竭、資源型城市由于產業結構單一、接續產業規模小,難以彌補采掘業下降帶來的增長缺口。總之,由于歷史原因造成了這些共性問題,即森林、礦藏等資源長期過量開發,可利用資源基本消耗殆盡,而冰雪經濟正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核心所在。冰雪經濟這一巨大的自然財富構成了城市的冰雪產業優勢,為發展城市旅游業、對外開放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它將給我們帶來人流、物流、資源流、信息流,最后形成以冰雪為“軸心”,旅游、商貿多路跟進的系統工程,形成對經濟有重要作用的產業體系。由此看來冰雪經濟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其必要的。
二、現階段黑龍江省發展冰雪經濟存在的問題
冰雪經濟第一次列入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綱要,第一次成為重要產業尚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是:
1.冰雪產業理念有待推廣
冰雪產業體系有待建立冰雪產業理念淡薄,不能把它看成是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孤立地看待“冰”和“雪”。冰雪經濟是“熱經濟”的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冰雪產業是一個以旅游業為主體,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各項效益最佳組合的重要經濟綜合體??墒俏覀円郧暗淖龇ㄊ?,同冰雪產業有關的各部門“各自為戰”、“互不協作”,相互之問的關系脫節;與此同時,與冰雪相關的產品生產更是游離于冰雪旅游和冰雪經貿之外,使生產、旅游、商貿、交通沒有有機地銜接起來,尚未形成一條完善的冰雪產業鏈,統一的冰雪產業體系還只是一種想法。
2.生態環境脆弱
我省生態環境近年來雖歷經治理有所好轉,但與南方沿海省份相比仍很脆弱。由于氣候、地質、水文等比較特殊,位于內陸而遠離海洋,西部毗鄰受水土鹽堿沙化影響嚴重的內蒙古,北部受西伯利亞干冷氣流的影響非常強烈。其生態環境一旦受到破壞,自身恢復就相當困難。另外,人為的破壞加劇了黑龍江生態環境的惡化。在產業結構中,煤炭、石油、林業等傳統掠奪性產業及農藥、化工、造紙等高污染密集產業分布較多,這使得我省生態環境遭破壞和污染問題十分嚴重,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同時,全省旅游業的無序發展和缺乏科學的環境規劃,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如吉林吉化雙苯胺二車問爆炸導致松花江水質大面積污染,造成冰上體育旅游活動受影響嚴重;又如哈爾濱不到200km2范圍聚集了大小規模不等的50余家滑雪場,人工造雪需求增加致使地下水開采過量遠遠超出生態承載能力。同我省其他旅游活動一樣,冰雪體育旅游活動的開展是以生態環境的承載力為前提下,隨著當前開展的滑雪、冰上汽車拉力賽和雪上越野賽等,使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難以承擔體育旅游開發的重負。 開發冰雪體育旅游活動的代價,就是造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如前幾年冰雪大世界建在江心給松花江留下了上百噸垃圾,林木砍伐嚴重,地下水過度開采,致使亞布力雪場一年難見幾次大雪。
3.思想觀念偏差,對旅游資源缺乏合理認識
現在,外省市也都紛紛打出“冰雪”牌。都想從“冰雪經濟”中分一杯羹,甚至連四川等地也加入這個行列中,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市場競爭觀念和意識。省內部分地區對發展旅游業的認識不合理。如有些地區至今仍存在著發展地方就是要大力發展工農業的觀念,也有的地區看到冰雪旅游產業是個“朝陽產業”,一上一窩蜂。目前我省相當部分地區由于經濟發展落后,財政收入緊張,能投入到發展旅游業的資金十分有限,因此往往存在”要么干脆不投”“要么亂投”等思想,不主動去尋找市場搞開發或無長遠規劃的亂開發,從而導致黑龍江省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遠不能轉化為市場優勢和產業優勢。
冰雪體育旅游業在我省乃至整個國內都還是個新興產業,還處于培育和起步階段,人們對冰雪體育旅游的本質特征和意義認識非常淺薄,在國內的旅游類學術著作中很少談及冰雪體育旅游類別,對冰雪體育旅游的論述非常少,對冰雪體育旅游的研究缺乏深入和系統性。同樣,我省有些部門和地區對本區域發展冰雪體育體閑旅游產業的潛力、政策措施、管理職能設有完全定位,旅游企業對冰雪體育旅游業務缺乏重視。對我省冰雪體育旅游資源的獨特優勢和潛力認識不足,從而導致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建設遲緩,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景區中忽視帶有體育類項目的規劃與布局。冰雪產業投入不足冰雪產業由于是剛剛興起的產業,資金投入不足而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渠道不暢。有資料顯示,與歐洲的一些滑雪旅游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滑雪旅游落后40年。同時,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擾冰雪經濟發展的瓶頸。
4.專業人才教育發展滯后,經營管理人才流失嚴重
旅游服務質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增添或減少旅游資源吸引力的作用。因此,培養具有專業技術水平的服務人員非常重要。冰雪體育旅游在于參與性、刺激性、挑戰性,旅游者在參與冰雪體育旅游活動的過程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礙,他們需要有人幫助自己解疑、克服障礙,這就需要具有體育和旅游專業知識的服務人員提供專業技術、安全保護和講解服務等。由于經濟、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現有一些冰雪體育旅游經營管理人才流失現象嚴重。一些有經驗的人才抵擋不住優厚物質條件的誘惑,紛紛被北京、遼寧等省份引進,進一步造成了人才短缺的現狀。
三、冰雪體育旅游開發戰略與思路
1.宣傳自己,大打信息牌、特色牌
在當今社會,要想讓別人認識自己,必須大力推介自己,宣傳自己,肯下工夫、肯花本錢。筆者在冰雪節期間的問卷調查中得知,很多人都是初次來哈爾濱冰雪旅游,而卻有北京、沈陽、長春冰雪旅游的經歷,這不能不說是遺憾。我們的冰燈、冰雪市場已經搞了近50年,卻不如鄰家只搞了幾年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宣傳推介自己不夠。2006年哈爾濱旅游局長去香港,推介哈爾濱的時候,沈陽、長春、北京等地已經帶著各自的“冰雪節”來港叫賣一圈了。在宣傳的成本投人上,我們也不如人家,沈陽、長春在冰雪節宣傳促銷費達上千萬元,而黑龍江只有500多萬元。要挖掘自己,大打特色牌,文化牌相同的冰雪節,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必須有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否則人家為什么要到你這里來?文化和歷史才是吸引人目光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支撐冰雪產業發展的核心。黑龍江有悠久的冰雪文化歷史和冰雪文化習俗,是寶貴的文化財富,建議建設黑龍江省冰雪文化博物館。還有開發俄國人留下的冰橇、冰帆等很多富有異國情調的、參與性、互動性很強的項目。如果把這些都發掘出來,一定會把更多的人吸引到黑龍江來,開創龍江冰雪旅游的新天地。
2.統一規劃,合理開發,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
由于滑雪場地的建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同時建設過多的滑雪場地也存在資金不足和分散有限客源市場的問題,因此要適當控制滑雪場地的修建密度?;﹫龅氐拈_發建設必須要有符合實際的《項目建議書》,環保部門的《項目環保評估報告》,發展和計劃部門的《項目立項批件》,土地、林業部門合法的土地使用及砍伐樹林的手續以及工商部門的工商注冊?;┞糜雾椖康拈_發必須進行嚴格環境影響評價、自然景觀評價,建設必要的環?;A設施、建立項目實施運行階段的環境監測評估和改進體系。開發滑雪場要盡量與原有設施和其他景點設施相結合,嚴格控制在“不損壞或少損壞自然環境,即便損壞了環境,亦應在短期內恢復”的原則進行;盡量不破壞植被,在滑雪場各項施工過程中,特別是在進行滑雪道的布局定位時,應順山坡就勢修建,盡量避開林地及大動土方工程,必須進行的破土工程,應在二年內綠化完畢,需要砍伐的珍貴樹木,要盡量移植;重點地域內應禁止亂采亂伐,盡量保持原始的環境風貌。
3.規范市場,加強標準化管理,形成市場的有序競爭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規范的滑雪旅游管理機制,對黑龍江滑雪場可像評定星級賓館那樣制定旅游滑雪場等級標準和評定辦法。評定指標包括雪道、索道、雪具、造雪機械、培訓中心、接待設施、基礎設施、環境保護、管理服務等,對每項指標再細分,制定出打分標準,按分數段確定等級。不同等級的滑雪場實行不同的收費標準,這樣既可合理分配旅游滑雪市場,又有助于各個滑雪場找到自己的位置,避免言目競爭的出現。
4.與相關行業密切協作、協調統一、個性鮮明突出本土
冰雪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前提是基本的自然條件、交通條件和旅游地的基礎設施條件。沒有較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很難進入旅游地,到達目的地后,在進行冰雪體育旅游的同時還要滿足旅途生活方面的各種需要,如住宿軟食,交通通訊等條件。如果旅游地具備較好的安全條件、交通條件及基本設施條件,冰雪體育旅游的魅力將會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交通、電力、通訊等各項事業要隨冰雪體育旅游產業協調發展。黑龍江省在進行冰雪體育旅游開發時應以本地的冰雪體育資源為基礎,形成具有北方特色的體育旅游品牌。如滑雪、滑冰、冰帆、打冰嘎、攀冰、雪季登山探險等,另外還要注意開發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鄂倫春族冬季狩獵、赫析族的冬釣、鄂溫克族的馴鹿拉爬犁表演等等。這些都能體現濃郁的本土性和古樸性,能展示出原汁原味的北方冰雪體育特色,給人以親切、真實、淳樸、鄉土、懷古悠思的真實感。
5.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注重服務質量
沒有優秀的冰雪旅游從業人才,就不可能有優秀的管理和服務。要重視對管理人員服務人員、教練的業務培訓.原則上每個雪場都要設立旅游者滑雪培訓中心,配備一定數量的滑雪教師,中心工作人員應參加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滑雪)證書和體育經營專業人員資格證書認證,持證上崗。培訓中心要為初學者提供多種形式的滑雪知識和技能教學,并在滑雪現場進行指導和幫助,直到基本掌握要領,能順暢地在初級道滑雪。要為已初步學會滑雪的旅游者提供進一步指導,幫助其掌握高難度動作和處理滑雪中的突發情況.應在滑雪場建立急救中心,配備專業救護人員,以處理滑雪旅游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提高滑雪場的安全系數.
6.區域聯動,整體營銷
目前,整個東北地區的冰雪旅游市場比較混亂,良莠不齊.此外,還面臨著北京、新疆、內蒙古、河北、云南、四川、湖北、青海、山西等省市的激烈市場競爭.東北地區冰雪旅游業的內部競爭和外部環境已經引起了眾多旅游界人士的憂慮,也讓東北各地的旅游局意識到了合作開發旅游線路的重要性。東北地區旅游市場曾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有過聯合,并有力的促進了東北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得到了國家旅游局的肯定.只可惜這種聯合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逐漸解體。延邊要加強與省內其它各個滑雪場的溝通合作,聯合進行廣告宣傳和營銷策劃,使冰雪旅游拓展成為一個集運動、旅游、商貿為一體的經濟盛會.。我們可以借鑒長春的經驗。長春市政府主辦的一年一度的中國長春凈月潭冰雪旅游節,已延續舉辦了八屆,在國外影響很大。而且,在2004年旅游節成功引進了瓦薩國際越野滑雪比賽。我們在這方面,比長春更有優勢和知名度,加強與外國的合作,既可以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又有利于打造世界品牌。
參考文獻:
[1]祝莉:西部體育產業開發的前景及對策.則政科學,2002(2):76- 77
[2]魏小安:產業發展新論.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2
[3]李香華:體育旅游與健身.北京:北京體育人學出版社,2003
[4]張國:中國發展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5]張忠孝:青海旅游指南.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6]張小林:我國西部地區體育旅游產業的經濟理論體系探析.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3) : 29- 30
[7]能明曉:體育產業.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8]風笑天:現代社會調查方法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9]中國旅游統計年鑒編委會.中國旅游統計年鑒.北京: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4-2002
[10]董欣楊濱霞:哈爾濱冰雪旅游市場現狀與趨勢.冰雪運動,2004(5):92一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