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對重慶市都市旅游資源的空間結構進行分析,提出了重慶市發展都市旅游應以主城區為中心,建立都市帶旅游空間體系,并提出相應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 重慶都市旅游 空間系統 發展戰略
都市旅游是指依托都市獨特的自然與環境、經濟與社會、歷史與文化等旅游資源發展起來的城市旅游業,包括中心城區觀光、商務、會展、購物、文化、娛樂旅游,以及都市近遠郊休閑度假旅游等等。都市旅游業是新興的都市型產業,也是都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增長點。重慶直轄后就把發展都市旅游業提上日程,十一五規劃中更是將都市旅游定位為重慶市重點打造的“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之一。
一、重慶都市旅游資源空間結構分析
重慶都市區旅游資源豐富。目前,都市區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5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國家AAAA級旅游區7個;此外,還有60處市級風景名勝區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都市旅游的空間特征來看,重慶都市旅游吸引物在空間上的分布如下:
1.主城區:主要包括渝中區、沙坪壩區、南岸區、九龍坡區和江北區,該區域大多數用地已用于城市建設,或已規劃成建設用地。主城區內的主要吸引物有:解放碑、人民廣場、朝天門廣場、歌樂山、紅巖、南山、南濱路飲食街等。
2.近郊區:主要指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江津市、璧山縣。該地農村土地利用特征明顯,主要旅游吸引物有:北溫泉、統景溫泉、東溫泉、四面山等。
3.遠郊區:主要包括合川市、長壽縣、涪陵區、武隆縣、南川市、萬盛區、綦江縣、永川市、大足縣、銅梁縣、潼南縣。旅游資源以自然景觀為主,受城市影響小,地域開闊,土地性質穩定。主要旅游吸引物有:大足石刻、釣魚城、白鶴梁、烏江小溪、黑山石林等。
二、重慶都市旅游空間發展戰略
重慶都市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具有地域的廣泛性和明顯的層次性,都市旅游行為并不是內聚在有限的都市空間內,而是擴展至以都市為核心的更廣泛的旅游行為空間中,基于此,構建重慶都市旅游帶,是重慶都市旅游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重慶都市旅游帶應以主城為中心, 以郊區為外圍劃分為三個不同特色的旅游帶:即城市中心旅游帶、近郊旅游帶以及遠郊旅游帶,三個圈層互為依托,彼此銜接,形成資源—市場互補、功能—空間互補的結構。重慶都市旅游帶的空間范圍及功能分區如表所示。
1.城市觀光旅游帶。城市觀光旅游帶以主城區為中心,是各種旅游服務設施和一些重要歷史建筑、商業區等吸引物的主要集中區。它既是旅游客源的主要輸出源,也是都市游客的主要依托地域。該區域旅游資源開發主要以滿足專門層次、提高層次和基本層次為主,因此要不斷完善旅游產品的結構,形成城市觀光旅游帶的旅游產品體系。具體戰略措施為:(1)提升都市觀光旅游產品。(2)進一步渲染重慶文化旅游的歷史獨特性,重慶的都市文化遠有巴渝文化,中有抗戰文化和紅巖革命文化,近有現代都市文化,重慶都市旅游文化急需挖掘和提煉。如將主題文化體現在城市基礎設施的細微處,如直接以旅游點名稱命名公交站名等。(3)進一步提升渝中區解放碑零售中心商業區,優化擴大沙坪壩、觀音橋、楊家坪、南坪4個次級零售兼批發中心商業區。把主城區建設成為集旅游集散、旅游購物、形象宣傳于一體的旅游集散中心,充分實現主城的集聚和輻射作用。
2.近郊休閑旅游帶。近郊休閑旅游帶以主城為中心或暫住地,屬于家庭自駕車旅游或借助城市快捷交通的自助出游范圍,非常適宜城市游客利用周末等進行短期觀光。主要措施有:(1)開發溫泉旅游資源。重慶城市周邊,分布有眾多的溫泉,其中著名的東、南、北溫泉就在近郊,因此,應加大對這些溫泉的開發力度,形成一批有吸引力的溫泉旅游產品。(2)開發山水觀光旅游資源。重慶多山地丘陵區,其自然環境優美、距主城區距離適中,主要為城市居民春游、遠足等提供垂釣、野餐、露營的季節性休閑活動場所。(3)開發近郊特色農業旅游。重慶主城周邊多小型特色農業。據此可重點開發觀光果園、教育農園、高科技農藝園、休閑漁業、度假農家樂等多種形式的農業旅游。
3.遠郊度假旅游帶。遠郊度假旅游帶是為周末和有較長假期的游客提供的休假度假地。這里既有歷史積淀,又有山水風情,利用這一帶豐富且保存相對較好的森林資源和更典型的鄉村景觀開發森林生態游、鄉村度假游等都市旅游的互補型產品。具體發展戰略如下:首先,以發展生態度假旅游為核心,重慶遠郊旅游帶多山地湖泊,此外還有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白鶴梁石魚等豐富的人文景觀,應堅持生態保護性開發,充分發揮遠郊區生態環境優良、人文景觀豐富的優勢。其次,在發展觀光型旅游產品的基礎上, 大力發展鄉村度假旅游產品, 推出專項的旅游產品和旅游活動, 開發多樣的戶外旅游項目,如駕車、打獵、自然考察、野外探險等。
觀光娛樂游、度假休閑游、人文旅游三大主流類型旅游是重慶都市旅游帶發展的主要內容。在重慶都市旅游帶的三個圈層中, 主城將主要發揮集聚和輻射作用, 分層次帶動近遠郊地區,以實現重慶都市旅游業的一體化、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宮保南杰:北京郊區旅游業發展戰略[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1):44~54
[2]毛勇:重慶都市旅游亟需進行時空拓展[J].江蘇商論,2005,(4):83~8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