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金巖石,業界坊間大致有三個版本定位他的身份。
有人說,他是一個經濟學家,曾經是南開大學教授、哈佛訪問學者,以及湘財證券和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還身兼國內7所頂尖大學的EMBA;
有人說,他是一個大老板,1991年就在美國從事證券工作,并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在美國市場上搏殺10年;
還有人說,他是“納斯達克活字典”,索羅斯親授的“中國門徒”,是第一個用中文講清楚美國股市的人。
這究竟是怎樣一位人物呢?
散戶的意見領袖
“沒有人當散戶的意見領袖,我來;沒有人當股民的‘心理按摩師’,我來。”
“那些已經是過去了”,談到過去,金巖石從自己手腕上把一塊特殊的手表取了下來給《英才》記者看。這塊用英文雕刻著他的姓名和公司名稱的手表,他戴了11年。
在美國創業的那段時間,除了和納斯達克一起從1000多點跑到5000多點全線“退伍”以外,剩下的就是它了。“大家能想象到的,我在美國全經歷過了”。
2001年10月,金巖石被邀回國。從機場下來的他,立刻找到了自己的“鐵桿兄弟”馮侖來了一次深談。馮侖對他說:“我們想過或沒想過的,你什么都干過了,這樣吧,你回來當個教練吧。”
什么是“教練”,就是用金的經驗教訓以及知識,在中國市場上帶領一批領袖起來,有點“導師”的意味。金巖石樂于接受這樣的定位,“沒有人當散戶的意見領袖,我來;沒有人當股民的‘心理按摩師’,我來。”

回國后的7年,金巖石暗合了這條“教練”路線:成功組建了湘財證券并擔任了首席經濟學家和國際業務部主管,同時成為了清華、北大等7所高校的EMBA教師,培養了1000多企業領袖。而在中國股市預測上,其滬指3000不是夢、滬指6000不是夢的論斷一夜贏得股民和“金粉”們的追捧。“當老師挺好,我的內心已沒有成敗之分。”
長期投資純屬忽悠?
“中國投資人缺乏的是一個新的價值觀,即股權投資產業的價值觀。”
在金巖石的各種版本的身份中,大眾最了解的還是其在資本市場中的投資家角色。
“(做投資)很簡單,用常識來投資,把投資看作穿衣吃飯。在中國要記住一條準則:跟黨走。黨說農民要富,所以我們要關注農業;黨說中國經濟要崛起,所以牛市還沒結束;黨說房價很高,所以別太急著買房。”沒有什么高深的投資技法,金巖石只是如此描述如何成為投資家。在他看來,中國投資者還很不成熟。
一次外資銀行的演講會上,有人問金巖石他會推薦A股市場哪些股票?金巖石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向來參會的投資者提了一個問題:“你們馬上想三只股票,知道董事長、總經理、原產地、主營業務的請舉手?”場下,寥寥無幾。“跑了和尚也跑了廟。不問公司在哪里?干什么?不問其價值究竟在何處?如此莽撞會令人擔憂。”
不過,對于具體投資什么樣的企業,金巖石卻語出驚人地認為中國上市公司根本不具備長期投資的基礎,別人建議什么長期投資的推薦那純屬忽悠人。“如果把市場看作是一個party,活躍的人倒是不少,可你看到巴菲特了嗎?賺幾十個百分點就吹得自己像巴菲特,靠譜嗎?中國投資人還缺乏很多價值觀。”
金巖石認為,中國投資人缺乏的是一個新的價值觀,即股權投資產業的價值觀。“投資要看什么?要看管理團隊加商業模式,可復制持續成長的商業模式,中國目前可投資的管理團隊在哪里?20年后有誰還在市場上?我們上市公司的掌門人,絕大多數是50歲以上的人、國企領導,隨時都因為一張紙而離崗。何時可以長期持有?
中國股市的資本溢價遠遠偏低?
“在金磚四國中,中國對世界經濟貢獻是最大而股市表現最差,顯然是說不通的。”
“豬年死扛,鼠年亂躥。冰雪天災,次貸人患,如胎兒臨產,崛起元年。”這是2008年初,金巖石原創的一條短信,他以此來描述今年的中國經濟。
“奧運被人們炒得太兇了,給個面子也得漲漲。”從國內情況看,金巖石認為中國在世界經濟的地位不可能下降,發展也不可能結束,所以牛市扔在繼續,只是相對平緩。因為,人民幣升值會到6.5 左右的預期仍然會吸引入市資金較多,“高原仍唱高原紅。”
“房價退潮的時候,我們會看清誰沒有穿褲衩。” 對于記者拋出的美國次級債話題,金巖石不忘幽上一默,而后分析認為次級債是資產質押概念,影響的是整個金融的信譽,客觀上影響到了全球消費。
對美國經濟狀況了解的金巖石,沒有像很多經濟學家一樣唱衰美國經濟。在他看來,從美國企業負債率并沒有上升,企業機制依然是健全,而布什政府發布的情況美國經濟的增長將在上半年減速,下半年遞增。美國的企業并沒有大量減少,盈利大致相當于1999年的水平,預測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會由弱轉強,股市以道瓊斯指數為準將升到12000到14750點,如果布什和高盛的預測正確,將一掃次級債陰霾。
對于中國A股市場,金巖石認為仍有可為,“資產注入、資源儲備、資本溢價的三大主題仍然存在。”不過,中國股市的資本溢價遠遠偏低,這倒是個問題。“如果把中國經濟看做一只股票從宏觀面仍然是低估。中國作為全球經濟領袖國家之一,并沒有享受經濟領袖國家的溢價。在金磚四國中,中國對世界經濟貢獻是最大而股市表現最差,顯然是說不通的。”
“人們喜歡拿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股市和中國目前的股市做比較,但這根本無法比,38年的大牛市,日本股市總市值超過了美國、英國等國,日元升值在全球收購資源,等我們想找資源的時候幾十年前都被日本買了。”金巖石半開玩笑的說“中國企業能夠買什么,如果買下白宮的時候就差不多了,我們的領袖溢價才算真正到位。”
《英才》:從納斯達克到中國股市,你體悟最深的是什么?
金巖石:中國的瘋狂和納斯達克差的很遠,不是很離譜。如果談深一點,我認為關鍵是文化積淀不同,你長期積淀的文化DNA,反觀到西方金融市場就會悟出很多東西。
《英才》:你如何看中國股市投資者?
金巖石:中國人喜好群體行為,這種行為引向政治產生破壞性;引向經濟,產生創造性;群眾運動就是信息的偏導性傳遞所引發的全體偏激,所以中國市場是一個情緒驅動型的非理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