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油桃10號是以油桃優系6-20(京玉×NJN76)為母本,曙光為父本,通過有性雜交和胚培養育成的早熟、優質油桃新品種。該品種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質量106 g,大果可達197 g;80%果面披玫瑰紅色或全紅;肉乳白色,肉質硬度適中,成熟后軟化過程緩慢,常溫下貨架期可超過10 d;風味濃甜,可溶性固形物為10%~14%,汁液中等,品質優;黏核。花型為鈴型,花瓣小;花粉多,自交可育,自然坐果率41.9%-46.2%。果實發育期68 d,鄭州地區6月8日前后成熟。
關鍵詞:油桃;新品種;中油桃10號;早熟;優質
中圖分類號:S6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980(2008)01-132-02


早熟油桃由于果實發育期短,病蟲害發生較輕,不易裂果。栽培管理方便,而且市場空間也較大,因此成為我國油桃發展的重點。雖然我國早熟油桃育種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多數品種存在風味偏淡,果肉較軟。貨架期短,不耐貯運等問題,為了克服現有品種的缺點,培育綜合性狀優良的新一代油桃品種,我們于1996年采用人工雜交方法,結合應用胚胎培養手段,經過近10 a的精心培育,育成了油桃新品種——中油桃10號。該品種果實發育期68 d,與曙光相近,但果實品質、豐產性優于曙光;突出特點是,果肉為半不溶質,成熟后不易變軟(熟后可留樹10 d左右不軟,采后在自然條件下可放1周),貨架期長。
1 選育經過
1996年以油桃優系6-20(京玉×NJN76)為母本,曙光為父本,在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桃雜種圃內進行人工雜交授粉,獲雜交果136個,果實成熟時因種子發育不全,進行胚培養挽救,獲雜種實生苗66株,翌年春定植于雜種圃,株行距0.5 m×4.0 m,按常規技術進行栽培管理。1998年開始結果,其中,96-4-25單株表現果實早熟,外觀著色艷麗,果肉致密,半不溶質。果實成熟后在樹上可長時間不變軟,貨架期長,品質優良,豐產,遂選作優株。為了合理縮短育種周期,加速新品種選育進程,在優系選出當年即進行高枝嫁接,并繁殖了少量苗木,在河南、安徽、山西、福建等地布點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和多點區試。經連續3 a觀察、鑒定。確認該優系在基因分離、重組的基礎上,保持了雙親的優點,優良性狀遺傳穩定,符合育種目標。2007年通過河南省林木良種審定委員審定(證書號:豫S-SV-PP-001-2006),定名為中油桃10號。同年獲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授權(品種權號:CNA2004029315)。
2 特征特性
2.1 果實主要性狀
果實大小中等,平均單果質量106 g,大果可超過197 g以上(表1);果形近圓形,果頂平,微凹;兩側對稱,縫合線淺,不明顯;梗洼淺,中寬;果皮底色淺綠白色,果面呈片狀或條狀著色,充分成熟時可全面著色,彩色為紫玫瑰紅色;果皮光滑無毛,中厚,難剝離;肉質致密,為半不溶質,果肉為乳白色,汁液中等,pH 5.0,纖維中少,味濃甜,有果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4%,總糖9.67%,總酸0.46%,維生素C8.90 mg/100R,品質優。核為長橢圓形,中等大小,較硬,褐色程度中等,核面紋點間紋溝。無裂核,核面平滑,黏核。
2.2 植物學性狀
葉片長15.1~18.5 cm,寬4.0~4.7 cm,葉柄長0.7~1.2 cm。葉片形狀為長橢圓披針形,葉片橫截面平或凹,葉片頂端不外卷,葉基角度為寬鈍角,葉尖角為銳角,葉片顏色為深綠色,葉柄中短,蜜腺腎形,2~4個。托葉線形、中長,托葉腺具密鋸齒,齒尖具腺體。1 a生新梢綠色,陽面淺紫紅色,中果枝節間長度平均1.44 cm。花枝粗度中等,節間中短;花芽密,多為復花芽,花型為鈴彤花,花萼內壁淺綠黃色,花冠粉紅,花瓣長卵圓形,花瓣較小,5瓣,雄蕊與花瓣等高,柱頭相對花藥位置高,有花粉,子房無毛。
2.3 生長結果習性
中油桃10號油桃樹勢生長健壯,萌發率中等,成枝力較強,1 a可抽生3~4次副梢,新梢年平均生長量48.7 cm。第1次速生期在4月初-5月初。第2次生長高峰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
中油桃10號早果能力強。存常規管理水平下,速生苗或芽苗定植,當年即可形成花芽,第2年始果,第3年666,7m2結果。自花結實率高,一般年份均在41.0%以上,極豐產。
2.4 物候期
中油桃10號在鄭州地區,正常年份3月上、中旬芽開始萌動,3月底-4月初開花,花期5-7 d。果實6月5日左右開始成熟,6月8-10日可完全成熟,果實全面著色;6月20日以后果實過熟、皺縮,留樹時間超過10 d,果實發育期約68 d。10月下旬開始落葉,全年生育期236 d左右。
2.5 抗逆性及栽培適應性
中油桃10號為早熟油桃品種,果實末發現嚴重病蟲害,除了注意開花前后防治桃蚜外,整個果實發育期可不施農藥。樹體對白粉病和細菌性穿孔病有較強抗性。
經過多年、多點試驗觀察。中油桃10號在全國各不同桃產區表現出良好的栽培適應性:花芽抗寒能力強,在遼南、河北等地試栽、均能保持連年豐產,未發現花芽凍害。抗裂果能力極強,在河南各地多年試栽和雜種圃多年觀察,從未發現裂果現象、即使在江西、閩北等多雨地區試栽,也未發現裂果現象,表現出很強的栽培適應性。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種植密度
根據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和對早期產量的要求,合理確定種植密度。山區、丘陵或較瘠薄的土地可采用4rex3 m的株行距,按自然開心形整枝;肥沃良田可適當稀植,采用2mx5m或3mx5m的株行距,分別按倒“人”字形和開心形整枝;若希望早期豐產,可按1mx2m或2mx3m適度密植,圓柱形(主干形)整枝,這樣,定植后第2年產量可達1 500 kg。
3.2 加強肥水管理
中油桃10號屬極豐產品種,對肥水要求較高。進入盛果期后,在10月份重施基肥(666.7m24 000kg有機肥),謝花后應追施1次腐熟人糞尿或氮磷鉀復合肥。硬核期以后,每10 d葉面噴施1次磷酸二氫鉀,采果后再追施1次磷鉀肥。根據土壤墑情適時澆水,特別是萌芽期和硬核期,要保證充足水分供應。采收前5 d以內不宜澆水。
3.3 嚴格疏果,合理負載
中油桃10號坐果率很高,進入盛果期以后,必須嚴格疏果,合理負載,才能達到應有的果實大小和優良品質。疏果應在4月底至5月初大、小果區分明顯時進行,疏除畸形果、病蟲果和多余果,短果枝留1個果,中果枝留2~3個果,長果枝不超過4~5個果,666.7 m2產量控制在2000kg左右。
3.4 適時采收
中油桃10號果肉為半不溶質,成熟后不易變軟(熟后可在樹上掛10 d左有不軟,采后存自然條件下可放1周),因此,不宜提前采收。應待果實充分膨大,完全成熟時采收。
4 綜合評價
中油桃10號為早熟、白肉甜油桃新品種,果實中等,著色艷麗美觀,品質優良,不裂果,栽培適應性強,適裁范圍廣,可在河南及全國各桃產區栽培。與目前生產栽培的其它油桃品種相比,該品種的最大特點是果肉為半不溶質,果實成熟后不易變軟,留樹時間和貨架期長,也是迄今為止我國育成的唯一一個早熟、半不溶質甜油桃品種。但應該注意的是,中油桃10號坐果率高,屬極豐產品種,生產上應加強肥水管理,嚴格疏果,合理負載,以增加單果質量,取得最佳效益。(本文彩照見封2)
摘要:紫金紅1號是以早熟油桃的自然實生種子經胚拯救培養培育而成的早熟油桃品種,經ssR鑒定,與早紅2號的親緣關系較近。該品種在南京地區6月上旬成熟,果實生育期80 d左右;果實圓形,果面80%~100%著紅色;平均單果質量125.4 g,最大200 g;果肉黃色,硬溶質,風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黏核;需冷量550。早果,豐產。
關鍵詞:油桃;新品種;紫金紅1號;早熟
中圖分類號:S6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980(2008)01-134-02
油桃以其果皮光滑無毛、色澤艷麗美觀、食用方便而受到人們的青睞,并已成為世界鮮食桃品種改良和生產發展的方向。我國的油桃育種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瑞光2號、秦光、曙光、早紅珠等品種的推出。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外品種風味酸的缺點;瑞光系列、中油系列、玫瑰紅、雙喜紅、霞光等品種更是豐富了我國的油桃品種組成。但目前生產中仍存在果實偏小、裂果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桃生產的發展。尤其是南方地區雨水多,油桃容易裂果,因此培育早熟、優質和低裂果率的油桃新品種是南方地區油桃育種的重要目標之一。
1 選育經過
1999年以霞光、阿姆肯、瑞光18號等為親本配置雜交組合,同時采集曙光、早紅2號、華光、瑞光3號等早熟油桃品種的自然實生種子。經過胚拯救培養技術,共培育后代單株506株。2000年實生苗定植于選種圃中,株行距為1 mx4 m,接常規栽培措施管理;2002年實生苗開始結果,通過連續2 a的觀察,其中的99-34-7果實成熟早,果實經濟性狀良好,確定為優選單株,2003年繁育了部分苗木。2004年春在儀征、張家港以及南京本所果園擴大種植,2005年試驗園開始結果,表現為風味甜香、早果豐產、外觀美麗、商品性好。2007年通過江蘇省農林廳成果鑒定(蘇農科鑒字[2007]第05號),并被湖北、浙江、新疆等地引種。
2 主要性狀
2.1 植物學特征
樹姿較開張,1 a生枝陽面紅褐色,年生長量77.1 cm,長果枝節間長度2.4l cm;葉片長橢圓披針形、長16.10 cm,寬4.42 cm,葉柄長0.92 Bm,葉面平展,綠色,葉尖漸尖,葉基楔形,葉緣鈍鋸齒,蜜腺圓形,2個。花芽起始節位第3.3節,復花芽多;花薔薇型,花瓣粉紅色;花藥橘黃色,有花粉,量多;萼筒內壁橙黃色,雌蕊高于雄蕊。
2.2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圓形,平均單果質量125.4g,最大果質量200g。果實縱徑6.07cm,橫徑5.98 cm,側徑6.25cm。果頂圓平或微凹,縫合線淺,兩半部較對稱,梗洼中廣。果面光滑,無茸毛,果皮底色黃色,80%~100%著紅色,頂部有少量果點,外觀美麗。果面成熟一致,不存在果頂先熟或腹部先熟現象。果肉黃色,果頂皮下偶有少量紅色素,肉質硬脆爽口,完熟后柔軟多汁,纖維中等,風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含可溶性糖10.38%,可滴定酸0.28%。黏核,核橢圓形,淺棕色,無裂核現象。
2.3 生長結果習性
樹體健壯,長勢中庸,萌芽力和成枝力均較強。4a生樹果枝比率97.1%,徒長性果枝3.9%,長果枝55.3%,中果枝10.7%,短果枝21.3%,花束枝5.8%。復花芽多,成花率高,2004年定植的樹當年冬季即100%有花芽形成,株成花102朵,3年生樹平均株產25kg。2007年雖然花期遇到低溫,但自然坐果率仍達36.6%,666.7m21600kg。早果性蚵、豐產穩產。
2.4 物候期
不同年份物候期略有差異。母本樹在南京地區3月上旬萌芽,3月中旬始花,3月該下旬盛花。嫁接樹始花期(表1)比金山早紅和曙光分別早5~7 d,果實于6月上旬成熟,果實生育期80 d壽右。10月底開始大量落葉,11月中旬落葉終止。稍晚于曙光和金山早紅,生育期250 d左右。
2.5 主要特性與同期成熟油桃品種的比較
紫金紅1號與同期成熟的曙光、金山早紅的主要差異除表2所列出的主要特性外,還表現在:(1)曙光、金山早紅的葉腺均為’腎形,而紫金紅1號為圓形;(2)曙光、金山早紅秋葉色為紅色,而紫金紅1號秋葉色為綠色,曙光轉紅的時間稍早于金山早紅;(3)多雨年份,曙光果頂易開裂,且成熟度高時有果頂先熟現象,而紫金紅1號果面成熟度一致,至今未有裂果發生。
3 蓮栽培技術要點
3.1 栽植密度
根據園地的立地條件、土肥水管理水平,合理確定種植密度。露地栽培,三主枝開心形可采用3mx5m或4mx5m的株行距,兩主枝“Y”彤選用2.5 m×5 m的株行距;設施栽培采用1.5mX2.0m的株行忙乒。
3.2 肥水管理
紫會紅l號果實成熟早。基肥應在9月底前施人,以有機肥為主,適量加施N、P、K肥。花后1周每株施用0.5kg左右的尿素,硬核期后追施1次磷鉀肥,果實采收前10 d內不宜灌水,以提高果實品質。
3.3 合理修剪
加強夏季修剪,及時控制背上直立旺枝,改善內膛通風透光條件,以利于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質量。
3.4 花果管理
該品種坐果率高。豐產性能極強,應盡早疏果,并合理負載。一般長果枝留3~4果,中果枝2-3果,短果枝1果,每666.7 m2產量控制在 1 500kg以內。
3.5 病蟲害防治
油桃果面光滑,易受蝸牛的危害,早熟品種多行無袋栽培,生草果園有利于蝸牛的生長。因此,在5月份蝸牛出來時,在樹干根頸50cm為半徑的范圍內撒施6%的蝸牛顆粒劑或6%的密達顆粒劑加以防治。
3.6 適時采收
紫金紅1號果實著色早,應避免早采,宜等到果實充分發育時采收,確保果實大小和品質。
4 應用前景
4.1 綜合評價
紫金紅1號為早熟油桃新品種,露地栽培果實成熟期與曙光、金山早紅相近,設施栽培比曙光可提前3 d成熟。果實著色好,外觀艷麗,果面成熟度一致,至今未見裂果,尤其適宜南方地區栽培。
4.2 推廣應用前景預測
油桃色澤艷麗,果皮無毛,食用方便,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南方地區種植油桃面積逐漸擴大。但南方地區夏季溫度高、濕度大,油桃容易裂果,影響了果實的商品性。紫金紅1號果實成熟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風味比同期成熟的曙光與金山早紅濃,早果豐產性優于金山早紅:在江蘇的儀征、東海、張家港等地種植,綜合性狀優良,未曾發生過裂果現象,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本文彩照見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