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經濟一體化實施五年來,西安咸陽兩市在推進過程中,始終堅持了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和共同發展的原則,各項推進措施符合兩市實際,發展態勢良好,合作成效顯著,為下一步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
2002年12月西安咸陽兩市簽訂《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協議書》以來,圍繞規劃同籌、交通同網、信息同享、市場同體、產業同布、科教同興、旅游同線、環境同治等八個方面,開展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共建。經過五年來的不懈努力,一是規劃同籌明確了合作共建的方向。兩市共同制定并分別印發了《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戰略規劃綱要》,簽訂了工業、旅游、教育等專項合作協議12個,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兩市在《西安市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大綱》和城市發展定位研究、渭河綜合治理工程方案評審等重大規劃問題上,以及在西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規劃和報批工作中進行了充分的協商合作,為西安地鐵建設順利通過國家評審創造了條件。西咸經濟一體化也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國務院西部開發辦等國家部委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西咸經濟一體化示范區納入了國家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二是交通同網增強了兩市的聯系紐帶。兩市在關中環線、繞城高速、機場高速、西安地鐵的建設方面均進行了充分溝通協調,交通同網的日趨完善,大大縮短了兩市的空間距離。三是信息同享首開國內區域一體化的先河。2006年9月實現咸陽市電話使用西安區號,移動通訊同市、固定電話號碼升8位,不僅在全國開了先河,更重要的是給兩市的生產力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方便和實惠。四是市場同體的關鍵環節和重點問題基本疏通。西安——咸陽金融大同城票據交換系統運行良好;兩市動植物檢疫一體化和農產品直供一體化順利實施,所有農產品及其檢疫“一票到底”,蔬菜產品直供通道已基本建立。五是產業互動呈現強勁發展勢頭。兩市優勢產業的聚集進一步加快,咸陽分擔西安部分城市外溢功能的效應正在顯現。六是科教同興不斷深化。兩市科技教育文化合作、交流十分活躍,咸陽利用西安的科教資源的程度越來越高。七是旅游同線合作密切?;拘纬闪夹匝h,咸陽重點旅游景點收入穩步增長。八是環境同治實現重大突破。兩市配合省環保局共同制定了《西安——咸陽灃河、皂河水污染治理規劃》,對灃河、皂河和太平河進行了綜合整治,兩市大氣質量、渭河灃河生態治理、城市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居民對城市宜居的滿意度不斷提高,得到兩市人民的高度認同。
(二)
五年來,在具體的推進過程中,我們一是建立了兩市聯席會議制度,為兩市重大問題的磋商和達成共識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兩市發改委充分發揮發展改革部門的統籌協調作用,為一體化的具體實施和重大問題的醞釀建立了銜接協調機制。三是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兩市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推進一體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電話同區號、聯合辦學、聯合會診等一系列舉措的實施,使兩市人民共享了西咸經濟一體化的推進成果。四是堅持統籌發展、協調發展、科學發展,咸陽大唐渭河電廠2×30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的實施,為西安市北郊供熱提供了熱源,西安地鐵的順利建設,灃、渭河綜合治理的實施,為兩市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西咸經濟一體化五年來的實踐和成果證明,實施西咸經濟一體化是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對構建西咸都市圈、加快推進關中地區率先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一是西咸經濟一體化為統籌關中經濟區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和載體。西咸經濟一體化是關中經濟區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和載體,其實質是形成關中城市群。通過西咸經濟一體化,輻射寶雞、銅川、渭南及周邊縣市和小城鎮,帶動整個關中地區經濟的全面振興,從而實現西安帶動咸陽、咸陽壯大西安、西咸輻射關中、關中帶動全省的戰略目標。二是西咸經濟一體化為西安咸陽兩市率先發展增添了活力。對西安來講,西咸經濟一體化拓寬了城市發展空間,為西安的集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外圍空間和堅實的承載基礎。對咸陽來講,西咸經濟一體化有利于咸陽接受西安城市外溢效應,分散西安的部分城市功能,充分利用西安的人才、技術、信息、金融、科技、文化、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優勢,增強了參與國內外交流與合作的實力,提高了招商引資的競爭力、吸引力,以及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能力,加快了咸陽
城市化進程,提升了咸陽的發展水平。
(三)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產業一體同構、城市功能互補”為階段性目標,按照理清思路、完善規劃、板塊啟動、整體推進的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發揮優勢,突出發展特色,改善發展環境,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推動西咸經濟一體化示范區不斷提高綜合實力、創新能力、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為關中率先發展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
一是強化規劃指導,完善規劃體系。加快修編西咸經濟一體化戰略規劃綱要,根據當前兩市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加快實現率先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調整完善各項發展目標。著手編制西咸經濟一體化示范區重點建設板塊專項建設規劃,以及西咸經濟一體化示范區城鎮建設、土地總體利用、交通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整治等專項規劃,完善西咸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體系,加強西咸經濟一體化進程的規劃指導。
二是實施重點突破,推進重點區塊建設。西咸經濟一體化示范區重點區塊主要包括涇陽工業密集區和高陵涇渭工業園組成的渭北產業密集區板塊,咸陽渭河北岸生態工業走廊板塊,咸陽灃河新區和西安三橋、高橋兩個鄉鎮組成的西咸城市新區板塊,空港產業園板塊。要充分利用示范區重點區塊開發程度相對較高,產業以及生產要素集聚度高,綜合交通體系比較完善,電力、電訊設備先進齊全的優勢,加強這些重點板塊與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閻良航空產業基地的合作共建,集中兩市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建設步伐,使之成為西咸經濟一體化的試驗區、管理模式的創新區、高規格發展的樣板區、最具經濟活力的增長區。
三是增強承載能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對兩市連接道路的建設,盡快啟動咸陽鎬京一路——西安北客站、咸陽鎬京中路——西安灃產路、咸陽崇文路——西安昆明路、咸陽灃產路——西安草灘尚稷路、咸陽鎬京二路——西安石化大道北規劃道路、咸戶公路西安段升級改造等六條道路的建設,開工建設機場高速渭河附橋,開通咸陽與西安北郊的連接通道。加快西咸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編制和前期工作步伐,加強與西安的銜接溝通,早日啟動西咸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
四是壯大支撐產業,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兩市以做大做強航空航天產業為重點,引導企業重點發展高技術產業、旅游業、生物醫藥產業和精細化工為重點,承接陜北能源加工和省外產業轉移,延長產業鏈,培育大集團,提升競爭力;著力培育壯大航空、汽車、光機電、優勢機械裝備制造業;積極發展石油化工精細加工等產業;增強高技術與裝備制造業和國防工業與地方經濟的融合度。兩市聯手推進重大項目實施,加強溝通和銜接,實現兩市產業相互融合升級。
五是健全推進體制機制,完善政策保障。一是通過政府引導增強西咸經濟一體化的動力。緊緊抓住省政府成立西咸經濟一體化協調領導小組的契機,理順實施機制,強化推進措施,確保工作實效。二是強化西咸經濟一體化示范區重點區塊政策支持。積極開展“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申報工作。對西咸經濟一體化示范區和重點板塊項目建設的用地需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等方面爭取省政府予以傾斜支持。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力爭把更多的重大產業項目優先布局在西咸產業合作共建區域,加快制定西咸產業合作共建區域實施承接外部產業轉移的導向政策,以及產業融合、互動發展促進政策,營造促進創業的良好環境,努力構建分工合理、協作配套、優勢互補的經濟示范區發展模式。
西咸經濟一體化是加強區域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一項新的創舉和嘗試,需要我們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我們誠摯地希望各市區能夠更加關注西咸經濟一體化,參與西咸經濟一體化,助推西咸經濟一體化,共同促進關中經濟區乃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