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有色集團)是以國有資產經營、產權管理和有色金屬資源開發為一體的產業集團。下屬20個全資及控股公司和事業單位,已建成包括礦山采選、冶煉加工、裝備制造、地質找礦、勘察設計、內外貿易、房地產開發等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具有自主開發國內外有色金屬資源的實力,主導產品如金鉬集團的鉬和寶鈦集團的鈦材系列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公司成立7年以來,堅持深化改革,完善組織構架,加大投資力度,推進產業升級,加強資本運作,優化資源配置,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作為一個資源開發型產業集團,要實現到2010年末,總資產500億元,銷售收入350億元,利稅100億元這一目標,單純依靠現有產業規模是難以實現的,必須采取超常規發展模式,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有色集團快速發展。然而,超常規發展需要資源和資金作為支撐條件,沒有資源就沒有發展基礎,沒有資金就沒有發展動力。因此,從“十五”末開始,有色集團就圍繞資源和資金兩大主題作文章,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認清形勢,理清思路
在當今資源日益緊缺的嚴峻形勢下,誰擁有了資源,誰就擁有發展的基礎和未來,誰能適時抓住機遇,誰就能低成本獲得發展機會。仔細分析有色集團自身的產業結構,鉛鋅冶煉能力已形成13萬噸/年,但原料供應僅有4.5萬噸/年,供給率僅有35%;寶欽集團鈦原料長期依賴外供,數量和品質無法保證;金堆城鉬業集團盡管擁有自備礦山,已形成采、選、冶、加工產業鏈條,但也面臨與規模相適應的資源接續問題。有色集團公司通過科學分析形勢認為,在國內尋找資源雖然有政策和熟悉環境的有利條件,但近幾年各地圈礦成風,礦權炒作日益嚴重,加大了礦權獲取的風險和成本;在國外雖然有大量待開發的資源,但也有政局不穩、政策不清、環境不熟的制約因素。綜合多種因素,有色集團確定了“立足本省,面向全國,走出國門”的“三步走”戰略,由點到面開展資源勘探開發工作。具體講就是在省內尋求資源建立原料供給基地,在國內收購礦山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境外適時建立資源開發基地,逐步擴大境外資源的開發。
二、主動出擊,奠定基礎
按照有色工業傳統發展模式,一般是先定礦山,再建選廠,后建冶煉廠。這樣不但投資大,而且建設周期長,往往錯過很多有利時機。2004年,作為陜西省首家國有資產授權經營改革試點單位,改組為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明確了行使出資人代表職能。這一改革,使公司獲得了無盡動力,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公司將資源開發與資本運作相結合,通過收購、重組、風險勘探等手段,低成本獲取礦權、股權,并很快投入生產經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截至目前,公司先后在陜西省內出資8000萬元收購了漢中天鴻基礦業有限公司全部股權,獲得了楠木樹鉛鋅礦探礦權;出資1020萬元控股與西藏天冠經貿有限公司等組建新公司,收購了西藏勒青拉鉛鋅礦以及58.8平方公里的探礦權;出資1950萬元對河南汝陽鉬礦實施重組,實現了對外鉬資源的有效控制;2007年根據國資委批復對蒙古國蒙泰公司進行控股重組,從而獲得總計64平方公里的探礦權和采礦權。目前還在推進的還有阿根廷喬伊卡斯銅礦、加拿大育空省礦產等合作項目。
三、完善體系,加強融資
在有色集團“十一五”規劃中,擬投資200億元,實施一批重大建設和技改項目,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此外還要適時通過資本運作實施低成本擴張。一直以來有色集團大量資金還是依靠自有資金和銀行信貸資金,融資渠道相對狹窄。如何建立一個長期的、暢通的、低成本的融資渠道,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提供不竭動力,是有色集團發展之根本所在。為此,有色集團解放思想,積極采取措施,構建了一個多元化的融資體系,著力改變資金不足的現狀。具體講就是,發行短期融資債,以緩解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局面;發行企業長期債券,以解決大型重點項目建設資金的不足;集中優勢產業資源重組上市,為產業長遠發展提供資金保證。
目前,正在實施的有寶鈦股份二次融資和金鉬股份上市工作。寶鈦股份在2006年成功定向增發融資7.89億元的基礎上,2007年9月,股東會又審議通過增發方案,擬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普通股,募集資金15.15億元,投資鈦帶生產線建設、增資控股錦州華神鈦業有限公司等六個項目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該方案目前已獲中國證監會批準,正在進行網上認購和申購,近期便可完成增發工作。金鉬股份A股上市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工作,上市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等待中國證監會批準發行。如果順利通過,預計可以融資120億元,用于實施鉬產業升級和河南汝陽新資源基地建設。五洲礦業公司重組整合工作也已經展開。
四、高度重視,嚴密組織
資源開發和利用資本市場融資都是原則性和操作性比較強的工作,為保證資源開發和上市融資工作的穩步扎實推進,有色集團對上述工作高度重視。為加強資源管理和開發,公司成立了資源部和海外開發部,負責對礦產資源開發政策的研究和資源儲量及地質勘查工作的管理。設立抵制風險勘查基金,對擬開發資源先由有色集團進行盡職調查,必要時動用勘查基金進行地質勘探,具備開發條件的交由權屬企業開發,并用開發收益彌補勘查基金所支付的前期勘探費用,形成良性循環發展的機制,同時減少權屬企業投資開發的風險。此外還成立了由規劃發展部、資產財務部等部門聯合組成的改制上市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企業重組上市方案的委托審查,以及組織協調工作。
五、加強協作,促進發展
走出國門實施資源開發,對有色集團來講是一個嘗試,也是一次挑戰。不同國家經濟、文化的差異決定了政策差異,如何確保操作規范,化解投資風險,關鍵在于對不同國家政策法規的解讀和掌握。作為一個初涉國際投資的企業,沒有辦法也不可能投入大量人力精力去研究了解各國法律法規。為此,公司在海外開發工作中與在國際合作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國家開發銀行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依靠他們對不同國家地區所做的開發環境評估為公司投資決策提供依據,同時依靠他們針對海外投資的資金信貸政策為公司的開發提供資金保證,在合作中實現雙贏;另外在具體工作中公司建立了律師聯席制度,即在國內和項目所在國各選聘一個律師機構為開發項目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資風險。有色集團“走出去”工作剛剛起步,目前還在探索,尤其是走出國門、加強外部資源的開發這條路,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是有色集團跨越式發展的保證。公司將積極探索,穩步推進,靈活多樣的參與國內、國際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升資源開發綜合競爭力,將有色集團打造成為國際化有色金屬產業開發集團。
同時,繼續構建和優化多元化的融資體系,以主導產品為紐帶,構建五大產業股份集團,分塊上市,以建立多條融資通道,壯大有色集團整體實力,形成在有色集團帶領下的多種有色金屬產業合力發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