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幾乎沒有一家企業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都投入了相當的人力和物力。不少企業自認為本企業的文化建設很紅火,但實際上卻是一場“獨角戲”,既沒有“其他角色”的配合與響應,更沒有“觀眾”的喝彩與鼓勵,員工還是以前的員工,思想還是以前的思想,企業的文化氛圍并未真正建立,也更談不上形成文化品牌了。產生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雖然認識到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但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急于求成,忽視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客觀規律,忽視了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反作用,結果不但達不到預期效果而且適得其反。
一、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
1.企業文化的內涵。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凝結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企業精神、經營理念,體現為全體員工所共有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企業文化具有系統性、差異性、穩定性和變革性的特征。變革性特征決定了企業文化建設要在不斷地選擇、進化和變革中創造出新的內容。
2.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人力資源管理是指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對一定物力相結合的人力進行合理的培訓、組織和調配,使人力、物力經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時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恰當的誘導、控制和協調,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使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實現組織目標。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一個人力資源的獲取、整合、保持激勵、控制調整及開發的過程,其核心是如何通過價值鏈的管理來實現人力資本的增值,是建立和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二、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在聯系
1.兩者具有相同的核心要素和目標。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中心、以各種文化手段為調節方式,來激發企業員工的自覺行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將人本管理作為主流價值觀,一切管理活動圍繞著調動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來進行和展開。兩者都是基于對人的管理,都基于對人的嶄新認識,都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促進企業發展為目標。
2.企業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用。企業文化構成了企業的軟環境,對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服務于企業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優秀的企業文化就像一只無形的手,能夠將企業的目標融進企業員工的事業心和成就欲;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減弱硬性的制度約束對員工心理的沖擊,緩解自治心理與被治現實之間的沖突,促使員工之間及員工與企業之間通過各種方式彼此尊重、理解、信任,促使員工的行為趨于和諧、一致,形成一種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人的激勵不是一種外在的推動而是一種內在引導,使每個企業員工發自內心地為企業做出貢獻。
3.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文化的效用。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和支撐,是企業文化建設和執行的可靠保障,企業文化形成的關鍵就是與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只有將企業文化建設貫穿到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過程,真正做到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用人標準、培訓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和溝通機制吻合起來,尤其是與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的吻合,避免企業文化建設與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的“兩張皮”現象,才能真正實現企業文化的形成、鞏固與發展。
三、構建適合人力資源管理要求的企業文化體系
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用員工認可的文化來進行管理,可以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動力。因此,要在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中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新型企業文化體系。
1.堅持以人為本,構建人本文化。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視人才為第一資源,通過人力資本投資,充分調動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來促使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管理目標的實現。企業文化建設中,要把精力投向人,關注人的志趣,注重人的文化背景,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強調人的能力等級差別和不同的需求。正如美國教授潘威廉所說,“你可以買到一個人的時間,你可以雇傭到一個人指定的工作崗位,你可以買到按時或按日計算的技術操作,但你買不到創造性,買不到全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設法爭取這些”。人本文化要求企業要對員工不斷地培養與鍛煉,通過不斷滿足員工不斷變化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引導和激勵優秀人才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潛能,最終實現人和企業的共同發展。
2.搭建學習平臺,構建學習文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組織學習和個人學習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培育一種學習文化,一種人人都把學習當作生活方式和工作內容的新文化。企業要通過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培養企業每一位員工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更新能力,不斷調整整個企業人才的知識結構,為員工發揮創新才能提供穩定平臺和組織保障。企業只有努力創建學習型組織,才能充分開發員工的潛能,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才能真正搞好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才能使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有效避免各種風險,充分利用各種機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3.堅持與時俱進,構建創新文化。創新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動力源泉,新時代的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傳統游戲規則、敢于大膽創新、不畏風險的人。因此,要重視員工個人的獨立性、個性和靈活性,提倡和保護具有個人沖動的“靈感”和獨創性,鼓勵不畏風險,激發創新熱情,允許創新失敗,最大限度地滿足個人的創新欲望,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便成為企業創新文化的核心內容。如果企業的氛圍鼓勵創新,一些有利于形成卓越企業文化的價值觀就會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這將有助于企業不斷地實現創新與發展。
4.科學規劃目標,構建目標文化。人要不斷地有新目標,才有動力。作為企業更是如此。科學明確的工作目標,能夠充分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形成為了實現目標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上下一致的目標文化使員工發揮自我設計、自我優化、自我組織的能力,不斷調整自己以適應整體目標的需要,并與他人進行交流,相互支撐,相互配合,以便能夠使其自身發展和整體組織目標以最優的方式來運轉和實現。
5.利用系統力量,構建執行文化。執行體現能力,細節決定成敗。再科學的目標也要經過嚴格地執行來實現,沒有執行,一切都是空談。對企業來說,重要的不僅是員工有多少好點子,更重要的是員工到底做到了什么。企業要從戰略的角度來建立系統的執行平臺、員工自驅式的做事系統,把員工置入系統中、自動提升執行能力和做事意愿。建立執行文化不僅規定了企業的行事風格,更能鍛煉員工成為企業所需的精益求精的執行者。執行文化強調完成任務既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創造性,又要學會充分發揮他人的能力和創造性,并使兩者互補,形成更強的創造力。良好的執行文化是整合能力、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團隊精神的綜合體現。
6.凝聚整體合力,構建和諧文化。和諧的人際氛圍可以保證成員間的有效溝通,實現良性的互動,有效地消除企業內耗,有助于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和諧文化是一種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文化,是一種強有力的紐帶,這種紐帶能夠把不同經歷、不同年齡、不同知識層次、有不同利害關系的人組合在一起,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為共同的目標去努力工作,提高企業效率和競爭力。和諧文化可以使企業在兼并和重組中,充分實現優勢互補,做到“雙贏”乃至“多贏”。
7.挖掘自身特色,構建特色文化。特色型企業文化是現代意識和企業個性相結合的一種群體意識,是全體或多數員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鳴的內心態度、意志狀況和思想境界,有利于增強企業的活力,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以往,許多企業的企業精神常常用求實、創新、開拓、進取或加上拼搏這些詞語加以概括,使某個企業的企業精神變成了所有企業共有的“企業界精神”。作為一個企業應該從本企業實際出發,進行全面分析,深入研究傳統和現實因素,培育、倡導和形成具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在表達上,突出個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獨特的文化魅力,這樣才能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增強員工的責任心、榮譽感及對企業的忠誠度。
8.融入綠色浪潮,構建生態文化。生態文化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論,它包括生態環境、生態倫理和生態道德,是人對解決人與自然關系問題的思想觀點和心理的總和。目前大部分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重視了人的價值,卻忽視了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為環境的惡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態文化融人企業文化后,企業更加注重提高產品的生態含量,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程度,這不僅有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吸引到更多的客戶群體,而且有利于吸引到有社會責任感的杰出人才加盟,從而促進人力資本的發展,并從這一良性循環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企業文化建設與人力資源管理是互相依賴、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再好的人才也需要在特定的企業環境和文化氛圍中施展才能。實行人力資源管理,要求建設與之相適應的良好的企業文化,創建充滿活力、鼓勵競爭、勤于學習、勇于創新、自然和諧的良好環境,從而提升員工素質,搞好人才開發與管理,促進企業跨越式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人文社科學院?搖 中國石化勝利石油管理局孤島采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