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3月1日,北京正式實行國Ⅳ排放標準。面對新的、更加嚴格的標準,廠家和車型要做的是積極地、快速地去適應。 中國汽車市場形成群雄爭霸局面后,技術落后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軟肋,隨著我國機動車實施新排放標準,早已躍躍欲試的外資品牌與合資品牌車輕松達標后,紛紛著手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受奧運會和市場需求影響,今年可能是外資品牌與合資品牌有史以來拼殺最激烈的一年。國Ⅲ標準升級為國IV標準,將成為各大廠家市場博弈的一個重要契機。而選擇不同的市場策略,也將會受到結果迥異的市場回饋。
國Ⅳ排放時代來臨
早在1999年,北京就開始實行國I機動車排放標準,2002年實行國II,2005年7月1日實行國Ⅲ(后推遲到當年12月),而從2008年伊始,又開始實施國IV標準。
對于一個每天增加1千多輛汽車的城市來說,下力氣治理尾氣排放是當務之急。北京國IV標準的率先實施有如下影響,一是作為首都,更高排放標準的約束向公眾傳遞了一種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的態度,同時也為日后投放國Ⅳ車型定下了一個樣板,為市場競爭做出了一個規范。另一方面,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來說,標志著我國轎車行業國Ⅳ排放時代的真正來臨。
伴隨著新的環境政策的實施,各大汽車廠商采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一時間國Ⅲ車型的退市、國IV新車的逐步推出等不同的市場策略也應聲而出。那么,國IV標準的實施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車業競爭格局裂變
對于目前國內車市的競爭格局來說,國IV標準的出臺勿庸置疑將會對其產生深刻影響, 汽車排放政策首先可以直接引導國內汽車消費,產品是否能夠達標,將成為企業立足市場競爭的關鍵。業內人士表示:國IV標準在北京率先實施,大量未能達標的車型必然因此失去這一全國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而一些技術含量高的達標車型則將乘勢而起,成為北京車市的主流產品。同時也將為國內汽車市場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現有的競爭格局勢必將被打破。
面對北京排放限制,生產企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這一方面是由于達標車型多的品牌會在實施國IV的地區占據車型數量優勢,同時也揭示了國IV達標的競爭背后實質上是品牌間技術的競爭,因此對競爭格局有著重要的影響。
2005年北京實施國Ⅲ標準后,很快就將全國上萬個車型淘汰到了不足2000個。而專家預計,今年實施國Ⅳ排放標準,估計能在北京銷售的新增車型將不會超過1000個。雖然以奇瑞、華晨和吉利為代表自主品牌企業都在積極應對京城率先實施的國Ⅳ排放標準,但是個別車型將面臨“階段性斷貨”的尷尬,可能會引發汽車行業的又一次洗牌。
推動企業技術升級
車企要想躋身國IV標準,技術領域需做一些升級,這對于一些品牌來說在短期內難以速成。一般一款車型從國Ⅲ排放升級至國IV排放需要進行較復雜的發動機排放匹配,還要進行整車道路耐久試驗和整車排放耐久試驗,完成這樣的升級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面對這項實施的新法規,那些技術準備不足或反應速度滯后的品牌將坐失搶占國IV車型市場的良機。而對于東風雪鐵龍等全系車型能達國IV標準的企業來說,卻是個難得的機會。全系達標的品牌除了在車型及技術競爭上會占據優勢之外,還將借此提升品牌形象。
為奧運環保助力的國IV標準的實行,使國IV成為了一次考驗品牌社會責任心的“測試”,將大大提升全系達標的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有專家提示,此次北京的排放標準將于2009年在全國各大省市普及,退出北京市場的幾家汽車制造商若再不做未雨綢繆的打算,也將失去全國市場。
自主品牌面臨技術“大考”
北京在推行國Ⅲ標準時,自主品牌是集體缺席。今天國IV排放標準對自主品牌廠家來說,仍處于兩難境地——如果為了國Ⅳ標準全面升級所有車型,不僅投入成本大,而且可能由于車型價格的提升而損失二、三級市場的銷量。但如果專門為應對國Ⅳ標準生產部分排放標準高的車型,會造成有兩套產品配給體系,增加很多管理成本。不過作為中國汽車市場的風向標,北京每天1000輛到1200輛的增長速度,310萬輛的保有量,面對消費容量巨大的北京市場,無論是誰都不會輕言放棄。
根據目前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符合國Ⅳ排放標準的汽車名單,共有46個車型率先達標,九成以上均為合資品牌,國產自主品牌卻少得可憐。迄今為止只有奇瑞A1、QQ6、瑞麒、長城嘉譽、華晨金杯和中華轎車這六款車型,僅占總量的4%。足以顯示了國產自主品牌的尷尬。
尤其是在自主品牌最集中的小排量轎車市場,包括自由艦、奔奔在內的自主品牌微轎均沒有達到國Ⅳ排放標準要求。分析人士預測,微轎市場的格局將可能因此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面對國Ⅳ標準的考驗,QQ6已經提前跨越門檻,而微轎“老霸主”夏利則讓人擔憂,某些夏利車型將無法滿足這一環保標準而被迫退出北京市場。
引發價格、油品、售后三大問題
有關技術專家預計,排放性能從國Ⅲ提高到國Ⅳ,單車成本增加在3000元左右。為此,一些車型的車價將會水漲船高,屆時將失去競爭優勢。這筆費用如果不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話,對于合資品牌中級和中高級車而言,問題一般不大。但是對于低端的經濟型轎車和微型車卻是不小的負擔。面對這樣的難題,是否又會出現當年國Ⅲ標準實施時多款車型在北京退市的現象呢?
排放標準的提高的確能給環境改善帶來明顯的效果,但目前油品質量的不達標,仍給環境改善帶來了隱患。如果汽油和柴油中有害物質減少的話,將大大減少有害物的排放。因此,油品質量的提高是當務之急,是機動車排放控制最重要的一個前提。
排放政策已延伸到汽車售后服務,極大地拉近了消費者和廠商間的距離。實施國IV排放標準,由于升級的車輛上裝載有OBD(車載診斷系統),一旦發生了超標準排放情況,車載系統都會報警,提醒司機趕快診斷維修,使車輛達到正常排放。實行國IV排放標準之后,售后服務要求相應提高了,即使不考慮銷售行為對品牌的影響,汽車廠商也不能一賣了之。
鏈接一:國Ⅳ排放標準解讀
國Ⅳ排放標準是指國家第四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汽車排放污染物主要有HC(碳氫化合物)、NOx(氮氧合物)、CO(一氧化碳)、PM(微粒)等,通過更好的催化轉化器的活性層、二次空氣噴射以及帶有冷卻裝置的排氣再循環系統等技術的應用,控制和減少汽車排放污染物到規定數值以下的標準。
鏈接二:北京實施國家排放標準進程
2004年7月1日,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國Ⅱ排放標準;
2005年12月30日,北京實施國Ⅲ排放標準,未加裝OBD的已上市國Ⅲ車型可推遲1年安裝;
2006年12月1日,北京禁止銷售未安裝OBD的新車;
2007年7月1日,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國Ⅲ排放標準;
2008年1月1日,國Ⅳ標準的汽油和柴油在北京上市;
2008年3月1日,輕型點燃式發動機汽車實施國Ⅳ排放標準;
2008年7月1日,重型壓燃式發動機汽車實施國Ⅳ排放標準。
鏈接三:目前部分達到國IV排放標準的車型
奇瑞瑞麒R2 1.3L、A1 1.3、QQ6 1.3
北京奔馳E230、克萊斯勒300C、賽百靈
東風本田新CR-V,一汽-大眾邁騰、奧迪A6L、開迪
東風日產頤達、騏達、驪威、軒逸
一汽豐田銳志、皇冠、花冠、卡羅拉、威馳
四川豐田普銳斯
廣州豐田凱美瑞
東風悅達起亞賽拉圖
上海通用君越3.0L
上海大眾途安、明銳、波羅、勁情、勁取、帕薩特
長安福特馬自達蒙迪歐-致勝
馬自達3 1.6
東風雪鐵龍凱旋、富康1.6V、畢加索、愛麗舍1.6V
東風標致新307
華晨寶馬3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