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車市的狀況,不同身份的人會做出不同的分析和判斷。不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靠數據說話。國家信息中心是目前國內權威的汽車數據發布機構之一。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經常根據自己收集、掌握的多方面、多層次數據,對中國汽車市場做出權威的分析判斷。
從本期開始,本刊將開辟《長明視點》欄目,專門請徐長明主任對當期國內車市重點問題、關鍵問題進行權威評述。
自主品牌在經歷了05-07年的快速發展之后,自07年4月以來,發展速度開始減緩,進入08年后,合資品牌的發展速度開始超過了自主品牌的增速。那么,自主品牌面臨著怎樣的發展形勢?有什么對策?
08年合資品牌增速始超自主品牌
就自主品牌發展速度來講,05-07年的第一季度,是自主品牌發展最快的一段時間。自主品牌增速一度為合資品牌增速的2倍左右,可以說,這是自主品牌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速度在07年4月開始受到了抑制,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的發展速度開始拉近。進入08年后,從剛剛過去的兩個月來看,合資品牌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自主品牌增速。可以說,近幾年,自主品牌的發展速度呈減緩的趨勢。那么,這其中的原因何在?
價格、汽車級別、政策三大因素影響自主品牌發展
我們可以從價格、汽車級別、政策三個方面闡述自主品牌呈現上述發展形勢的原因。
第一是價格因素。較強的價格競爭力曾是自主品牌的優勢。但是,近兩年所出現的物價、特別是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而導致的原材料價格上漲,房價的上漲帶動了土地價格的上漲,以及青壯年勞動力的缺乏,特別是新勞動合同法出臺以后,對企業用工的要求更加嚴格,導致企業的用工成本進一步增加等情況,使原本依靠土地、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低成本來降低自己的綜合成本的自主品牌的價格競爭力受到削弱。
與此相反的是,合資品牌的生產成本卻呈降勢。這是生產規模擴大所致。比如,通用產量已經達到了50萬輛,南北大眾今年也要分別突破50萬輛,一汽豐田則要達到40萬輛。很多合資品牌的生產規模在過去的3年里翻了近一番。所以,合資品牌依靠規模的擴大,降低了成本,以中等價位高質產品挑戰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特別是幾乎每家合資公司都推出一款價格極具殺傷力的產品來挑戰自主品牌。
第二是汽車級別因素。自主品牌普遍是從小級別車做起的。對于A00級的車, 90%以上的消費者最看重它的價格,這就提升了自主品牌在小級別車中的競爭力,自主品牌占據了A00級70%的市場份額。在A0級中,自主品牌則占到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樣有高達70-80%的消費者最看重此級別車的價格,還有部分消費者已開始關注此級別車的性能和品質。06-07年,自主品牌開始在A級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份額超過了20%,在這個級別中,消費者不僅注重價格,而且注重品質和性能。但是,隨著級別的提升,自主品牌車的競爭力也逐漸減弱。那么,自主品牌若要繼續提高市場份額,除了在這幾個級別中繼續發展外,還必須向高級車市場突破。但是,B級車市場的消費者更關注的是品牌,同時對品質和性能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盡管東方之子價格低于10萬元,但一個月的銷量只有1000輛左右,而凱美瑞售價達到了24萬元左右,月銷量卻高達15000輛的水平。
由此看來,自主品牌一方面,進軍高級別車市場還需有一個過程,另一方面,在A0級及以下市場中,由于其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70%左右,所以,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也非常有限。
第三是政策因素。近年來,若干政策都不利于低價位車的發展,比如,強制保險政策,此外,油價也一直在攀升。而中國消費者購買低級別車主要是看重它的低價位,對價格和使用成本的敏感度非常高。所以,使用成本的增加,導致低級別車的發展速度變慢,在此領域占優勢的自主品牌受到的不利影響必然加大。
提升品質拓展自主品牌發展空間
針對自主品牌面臨的上述問題,自主品牌首先要堅定信心,努力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并努力提升自身品質。這樣,才會不斷開拓自己的發展空間。
正在崛起的巨大的中國市場為自主品牌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此前對德國、法國、意大利、美國、日本和韓國等汽車消費大國所作的分析表明,它們都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做支撐,其自主品牌都得到了不錯的發展。而中國,如果按照現在自主品牌所占市場份額25%來計算,一旦國內市場容量能夠達到2000萬輛,那么,就有500萬輛是自主品牌,這就可以容納3家左右自主品牌企業。所以,中國的自主品牌發展進入世界前十名的條件完全具備。
在一個大國市場中,自主和合資品牌是能夠共生共贏的,這就是大國市場的優勢。作為發展中的中國車市,每年的增長率都在20%左右,而自主品牌已經占據一席之地,積累了很多的經驗,所以,在這個國內市場的黃金發展期中,自主品牌應該堅定信心。
在保證國內市場的同時,自主品牌也要努力利用好國際市場。以奇瑞為例,07年銷售總額是38萬輛,其中國內銷售26萬輛,出口12萬輛。如果算上出口量,奇瑞的銷量排位就達到了第4位,已經接近第一陣營;反之,則要排在第二陣營中靠后的位置。由此可見,出口對一個企業的拉動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除直接出口外,利用國際市場的方式還有多種,可以在海外投資建廠,還可以代工生產。奇瑞采用的就是這種方式,比如為克萊斯勒貼牌,奇瑞負責研發制造,產品貼上克萊斯勒的牌子。自主品牌通過代工生產賺取研發費、制造費和利潤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提升質量。
最為重要的是,自主品牌必須告別僅僅依靠低價占領市場的方法,必須努力提高品質。隨著國民收入增速加快,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會逐漸下降,低價低質車將不再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自主品牌提高品質,一方面可以在現有品牌的基礎上提升質量,這也勢必增加成本,導致零售價格的上漲。這樣,就會縮小自主品牌在低端市場的份額,轉而去中高端市場競爭。日本和韓國采用的就是這種發展模式。
另一方面就是多品牌戰略。即自主品牌在現有品牌之外再打造一個新品牌,用新品牌去跟合資品牌競爭,在同等品質下靠較低的價格取勝。自主品牌由此可以從低端過渡到中高端。多品牌戰略將更適合中國的情況,因為合資品牌已經占領了中國75%的市場份額,自主品牌應在保住現有份額的情況下,再展開下一步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