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雙人”與“兩人”意思相近,都可以表示“兩個人”的意思。所以現在許多銀行取款窗口的墻上都張貼著這樣一個警方提示:“單位或個人如需提取大量現金,請務必雙人前來辦理,妥善保管……” “雙人”用在這個句子里合適嗎?它與“兩人”在句法功能上是一致的嗎?我們通過檢索大規模的CCL北大現代漢語語料庫,檢索到含有“雙人”的句子600多例,含有“兩人”的句子13000多句。首先,它們的使用頻率相差很大,“兩人”的用例是“雙人”的20倍還多。其次,它們的句法功能也大不相同,基本呈互補分布。下面我們詳細分析一下它們的異同。
一、“雙人”的句法功能
1.“雙人”可以不加“的”作定語修飾一個名詞,構成一個偏正詞組。這個詞組往往會有一個由“單人”構成的詞組與之對應,如:
(1)不用多么大,一個小小的雙人座就夠你們繾綣一番。
(2)后來單人牢房又換成了雙人牢房,有了一個難友,也不那么憋悶了。
2.“雙人”還可以和“的”字組合使用,構成一個“的”字結構,同樣也往往會有一個由“單人”構成的結構與之對應。但這個“的”字結構不充當定語,如:
(3)沙發總共有三只,兩只單人的,一只雙人的。
(4)我去百貨公司,他問我一床被單的顏色,我說好看,他就買下了——雙人的。
3. 出現在含有“單人”的數字序列中,如:
(5)有單人、雙人、三人、四人等項。
(6)東亞運保齡球男女單人、雙人、三人和五人隊共八塊金牌,被日本隊和中國臺北隊六、二分獲。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雙人”往往是與“單人”對應的,通常用來說明一個事物“量”的屬性,而不是指實實在在的兩個人。
二、“兩人”的句法功能
1.“兩人”可以在句中充當主賓語的復指成分,如:
(7)虧得張昭、周瑜兩人一心一意幫助孫權,才把局面穩定下來。
(8)事后,“老調解”又找到黃家妯娌兩人,通過一次次做工作,她們又攜手言和了。
2.“兩人”還可以直接充當主賓語,如:
(9)兩人越來越親密。
(10)這天,大清早,服務員送來一份電報,這電報嚇了兩人一跳,它像長長的哈達,足有三四尺長。
3. 出現在含有“一人”的數字序列中,如:
(11)一人20元,兩人40元。
(12)琴書的表演形式不一,有一人立唱,兩人或多人坐唱或走唱,也有分角色拆唱。
4.“兩人”作定語通常情況下要加“的”,如:
(13)他一個箭步追上去,雙手同時抓住那兩人的衣領……
(14)兩人的第一盤對弈安排在9月7日在日本東京舉行。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兩人”往往是與“一人”對應的,多表示實實在在的“兩個人”。以上的情況都不能用“雙人”來替換。
在極少數情況下,“兩人”可以不加“的”作定語,這時如果句中沒有“一人”與“兩人”對應,“兩人”可換為“雙人”,意思不變,如:
(15)有一個兩人游戲。——有一個雙人游戲。
同樣,“雙人”不加“的”作定語時,如果沒有“單人”與之對應,也可以把“雙人”換成“兩人”。如例(1)也可改成“不用多么大,一個小小的兩人座就夠你們繾綣一番” 。
但若有“一人”與“兩人”對應,則“兩人”不能換為“雙人”,如:
(16)此后到三中任教,一人干著兩人活:既擔任班主任,又執教4個初中畢業班的化學,還兼管全校化學。
例(16)中的“兩人”不可換為“雙人”。同理,若有“單人”與“雙人”對應,“雙人”也不宜換成“兩人”。如例(2)不宜改成“后來單人牢房又換成了兩人牢房,有了一個難友,也不那么憋悶了” 。
綜上所述,“雙人”和“兩人”雖然都可以表示“兩個人”,但它們的用法基本上呈互補分布:“兩人”的句法功能主要是作主語、賓語及它們的復指成分,也可以加“的”作定語;而“雙人”的句法功能主要是不加“的”作定語和構成“的”字結構。在本文開頭提到的警方提示中,“雙人”是“請”的賓語,同時是“前來”的主語,這些恰恰是“兩人”的句法功能,而不是“雙人”的句法功能。所以警方提示中的“雙人”應換成“兩人”才對。
“雙人”和“兩人”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區別詞與名詞(詞組)的異同的問題。區別詞作為現代漢語一個特殊的詞類,它的句法功能就如“雙人”所體現的那樣:只能作定語或構成“的”字結構。它所不具備的句法功能是作主語或賓語,這往往是一般人容易忽略,并與其近義詞語混用的根源所在。研究表明,現代漢語中的區別詞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這就要求我們充分了解區別詞的句法功能特點,避免上述警方提示中出現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