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叢
師:通過多遍的朗讀,我們對五柳先生有了大致的了解,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第一段,說說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五柳先生的?
生:字號的由來,愛好。
師:有哪些愛好?
生:好讀書,性嗜酒。
師:還介紹了什么?
生:居住情況。
師:居住的是高樓大廈嗎?
生:(笑)不是,“環堵蕭然,不避風日”,住得很簡陋。
師:除此之外第一段還從哪些方面介紹了五柳先生?
生:還寫到了他的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師:非常好。第一段介紹了五柳先生的字號、性格、愛好、境況,對于愛好,剛才那位男同學只講到了兩點,五柳先生還有其他愛好嗎?
生:有,“常著文章自娛”。
師:看來,五柳先生的愛好有三點:好讀書,性嗜酒,寫文章。根據以上的總結,請同學們說說你心中的五柳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當然,這些看法都應該從文中找出依據。
生:從“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可看出他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
師:五柳先生的家境如此貧窮,他毫不在乎,這可用一個什么詞來概括呢?
生:安貧樂道。
師:五柳先生這種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性格可用贊語中的一句話來總結,這句話是……
生:“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師:大家注意到了嗎?文中類似的“不”字句還有很多,下面請同學們快速找出文中所有“不”字句,看誰找得又快又多。
(學生紛紛查找,很快找到并讀出各個“不”字句,教師投影顯示)
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②亦不詳其姓字。③閑靜少言,不慕榮利。④好讀書,不求甚解。⑤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⑥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⑦環堵蕭然,不蔽風日。⑧不戚戚于貧賤。{9}不汲汲于富貴。
師:大家注意到了嗎?這篇短短的文章,幾乎就是用九個“不”字句組織起來的,“不”字顯然就是全文的關鍵詞了。因此,我們一起來研究本文的“不”字。請思考:作者到底想對什么說“不”?為幫助大家正確地理解,這里給大家提供一些背景材料。請同學們結合材料討論、探究。(投影展示)
東晉末年,門第觀念盛行,社會黑暗,風氣污濁,很多人不擇手段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滿著虛偽與欺詐。陶淵明做過幾任小官,因對官場不滿而辭去官職,歸隱田園,過著儉樸的生活。
生:陶淵明對當時的門第觀念說“不”。當時人人都以出生于名門望族為榮,而五柳先生卻說自己“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不講身世,不重門第。
生:當時人人都不擇手段地追名逐利,而五柳先生是“不慕榮利”“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可見他對當時的世風說“不”。
生:“好讀書,不求甚解”,體現了陶淵明博學而灑脫的特點。
生:“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讓讀者看到了一個自然率真的性情之人。
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和“環堵蕭然,不蔽風日”都在強調作者的貧窮。
師:生活如此貧困,陶淵明心態如何呢?請繼續在文中找根據回答。
生:陶淵明是“晏如也”——依然保持悠然自得的心態。
師:說得多好啊!總結一下吧。
生:這九個“不”字句體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和追求都與當時的社會風氣背道而馳,突出了他是一個與世俗格格不入的隱士。
師:誰再來概括一下五柳先生的性格?
生:淡泊名利。
師:僅此而已?
生:安貧樂道。
師:很好!這九個“不”字句像一條紅線,把全文串起來了,把五柳先生的特點突出出來了,也為我們背誦文章提供了線索。請同學們以“不”字句為線索嘗試背誦課文。
(學生大聲背誦,兩分鐘后教師抽查三位學生,基本能夠背誦。)
師:這么短的時間內能背得這么好,真不簡單!
(安徽省淮北市海宮學校 2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