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股需要牛人來創造,現在,牛人來了。”這是民航資源網的一位網友對中國國航的母公司中航集團新掌門人孔棟做出的評論。4月1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爾乘宣布了孔棟接任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的任命。孔棟由代理國航董事長扶正也將只是時間問題。
上市公司中國國航的公開資料顯示,孔棟1951年出生,1977年畢業于江西工業大學(該校已于1993年和江西大學合并為南昌大學)電機制造專業,高級經濟師。曾任中國海洋直升機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深圳機場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首都國際機場黨委副書記、航站區擴建指揮部總指揮,中國航空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等職。2002年10月民航業重組后任中航集團副總經理,2004年8月任中航集團黨組書記、副總經理。原中航集團總經理兼國航董事長李家祥上調民航總局局長后,孔棟于2008年1月2日升任國航代理董事長。
對于孔棟的背景,《商務周刊》記者經多方采訪,獲得了以下幾個關鍵詞:孔原、許明、鄧小平和孔丹。
孔棟的父親孔原是中共情報系統主要負責人,曾任中央調查部部長。孔原與中共元老王震相當稔熟,孔棟的哥哥孔丹現任中信集團董事長,中信前任掌門人正是王震的兒子王軍。
孔原(1906-1990),原名陳鐵錚,江西萍鄉人。早年就讀于萍鄉中學,后參加工人運動。1924年冬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2月轉為中共黨員。建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海關總署署長,對外貿易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調查部副部長,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顧問等要職。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病逝。
孔氏兄弟的母親許明曾是周恩來總理的秘書,擔任過國務院副秘書長。“文革”中,孔原被錯誤地以“黑幫”和“特務頭子”的罪名打倒入獄,許明也遭迫害,1966年底服安眠藥含恨自殺。
“文革”期間,孔棟被趕到山西大同一個偏僻的村寨“修地球”。在那里,他學會了打橋牌。首都師范大學政治學系主任、中國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研究會理事聶月巖在其著作《生活中的鄧小平》一書中也曾記錄了孔棟與鄧小平的淵源。書中記載,粉碎“四人幫”后,父親平反,孔棟回到北京。每逢春節,中顧委的老干部們都要舉行一次橋牌賽。孔棟和他爸爸搭檔,過五關斬六將,一連奪取了幾屆橋牌賽的冠軍。鄧小平得悉后請他到自己家中一起打橋牌,孔棟由此成為鄧家的橋牌常客。事實上,鄧家與孔家淵源久遠。在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的紀念畫冊上有一張1939年在延安毛澤東窯洞前的照片,上面有兩對新婚夫婦,一對是鄧小平和卓琳,另一對正是孔原和許明。
盡管身世顯赫,但一直在民航業歷練的孔棟非常低調,其工作能力在業內評價也相當高。
“他真正讓民航業見識他的業務能力,是在擔任首都機場航站區擴建指揮部總指揮期間的表現,讓人印象極深刻,是個很務實的人。”原民航總局華北管理局副局長王家奇對《商務周刊》介紹說。
除了務實的作風外,孔棟也很能堅持自己的原則。據說在李家祥時代的中航集團內部,孔棟不愿意做的事情,別人很難改變他的主意,“連李家祥做動員也未必能成”。
關于孔棟綿里藏針的性格,流傳在民航圈內的故事是,孔棟到深圳機場集團公司擔任總經理、黨委書記時,有一位出身西南航空的高管,拉著一幫“成都幫”,想給孔棟來個“下馬威”,結果這位高管年紀輕輕就坐了幾年冷板凳,受了教訓之后才得以重返領導崗位。
目前國航董事長一職尚缺,孔棟是代董事長。但很多人相信,孔棟在國航扶正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與前任李家祥一樣,孔棟同樣支持國內民航企業的重組,并希望國航能在上海市場占得一席之地。但具體到中航集團阻擊東航引資一事,孔棟和李家祥的思路和想法則有所不同(參見本刊2008年2月20日的封面故事《誰能決定東航的命運》)。
“在李家祥履新民航總局之后,我們曾試探過孔棟對于中航阻擊東航引資的態度。孔棟表示,這事他沒有具體參與和策劃。”東航一位高管對《商務周刊》表示,本刊《誰能決定東航的命運》對于中航阻擊東航引資所涉及的幾個關鍵人物的真實想法披露得過于“露骨”,文章刊發后,民航界幾位“大佬”都很被動,目前東航引資一事依然處在僵持階段。但可以肯定的是,孔棟并不希望強勢入主東航,畢竟“李家祥是軍人作風,只管結果不問過程,而孔棟要內斂得多”。
在與李家祥談到阻擊東航引資時“沒有別的,就是搶占”的強硬表達不同,今年“兩會”期間,孔棟在媒體追問下曾委婉表示,歐美航空業都在重組,中航尋求入股東航盡快做大做強,是一個“值得冒險的嘗試”。他最新的表態是:“我們不想蠻干,也不會迫使東航接受。他們將自己做出決定。”而東航總裁李豐華則對《商務周刊》透露:“東航已經和中航達成了諒解。”
從履新后的孔棟對于民航業發展方向的表態來看,他和李家祥一樣傾向于通過聯合以應對外航的競爭壓力。但以孔棟的做事風格,在民航總局并入新成立的交通運輸部,民航總局決策權有待重新確定的大背景下,中航的動作會有所緩和。但一位老民航人對記者分析,不管孔棟對于李家祥時代的中航強勢阻擊東航引資究竟持何種態度,如今已經成為中航新掌門人的孔棟,仍將同樣謀求國航在上海市場的戰略支撐點。他說:“孔棟首先是中航的總經理和國航的代理董事長,其次才是那個低調而有個性的孔棟。”
孔棟曾公開表示,投資東航并非要控制東航,即使東航不考慮,國航也有信心能找到在戰略上與國航有共識的公司。如果與東航“合作”不成,管理完善的上海航空將會是國航潛在的目標。東航目前在上海客運量的占有率約為35%,上航約為18%。同時,國泰航空的貨運業務很強,中國國航也完全可以在跟國泰已有的合作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戰略互動。
不過孔棟也坦言,在業內達成聯合重組以對抗外航的共識,確實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