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人士見了面一般都問候說,“最近忙嗎?”“忙,特別忙。”“都忙些什么?”“嗨,就是瞎忙。”
回答瞎忙的人有兩個問題,一是自己忙的東西自己并不感興趣,或缺少吹牛資本所以不好意思說。二是其實根本就不忙,但是很怕被人識破。
在當今的社會里,不忙的人是怎樣的人呢?公司上了市,拋了股票賺進幾億美金。然后寄情山水,“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應該是人生至高境界吧。但是你看那些億萬富翁們還是整天在忙,像新東方的俞敏洪老師就說。“上市沒有給我的生活帶來本質的變化”,上了市反而壓力更大了。
所以說,不忙的人實際上是自己的社會地位還在搖擺不定的人,是個人價值還沒有被充分認可的人,是商務人士誰也不想做的那種人。
這樣看來,讓自己忙起來,起碼讓人看著忙起來,是商務人士建立個人地位的基本要素。對于不忙的人來說,你需要經營出一種狀態,類似那種朋友想約,但你總是說“下周再看”,或者“我的calendar(日程)已經排到兩個月以后了”,等等。
你不要覺得這樣很做作。其實。自己能經營出一種忙的狀態,比被人拖入一種忙的狀態還是好得多。現在有些領導喜歡雷厲風行,讓手下人24小時開機,隨叫隨到。我就遇到好幾次這樣的情況,跟某地領導吃晚飯,酒過三巡了領導突然想起事情,打電話給下屬,說你現在馬上來一下,這邊外商有個事情你幫他們立刻解決。20分鐘后。一個睡眼惺忪的下屬跌跌撞撞地趕來,說什么事我馬上就辦。這時我心里害怕極了,這位下屬一定恨死我們了,他老婆也一定恨死我們了。
陪客戶喝酒,陪領導打麻將,都是忙的一部分。原來我們總說日本男人下班要是早回家就會被老婆看不起,其實我們也早就這樣了。你要是每天下班按時回家,周末跟老婆孩子逛街,你心里肯定經常發慌,覺得什么地方不對了。
忙是人生的主旋律,商務人士的地位、夢想,全在一個“忙”字。
忙有幾種狀態:沒的可忙;裝忙;真的為別人忙,真的為別人忙也為自己的利益忙,真的為自己忙,忙里有的閑。
商務人士在多數情況下兼有自己利益而基本為別人忙。想想那些事情:為客戶準備材料,為領導準備講話稿,為朋友安排聚會,都是為別人。怎么才能為自己忙呢?
應該說,有些職業本質上就是為自己忙的,比如說作家,比如說導演、演員。人家的每一部作品都明確打上個人的印記,對于演員來說,還可以過不同的生活,談很多次戀愛,過很多次不一樣的人生。從事這些職業的人,不僅僅是為自己忙,而且還忙里有的閑,他們在每一部作品之間,特別是一部作品得了獎到處去領獎的感覺,真的是好。
當然,他們的閑也是短暫的,獲得巨大榮譽的人,比如說奧運冠軍,真正放松的閑是如此之短。不久前聽鄧亞萍演講,人家問你為什么總是那么成功。她說自己每次得了冠軍興沖沖地回家,父親跟她說的第一句話都是:“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現在一切從零開始。”
我們不可能像鄧亞萍那樣成功,也沒有鄧伯伯那樣的嚴父,所以我們生活的所有希望,就寄托在為人忙的時候也兼為自己忙一把,忙成了以后徹底的休閑,哪怕是短短的幾天、幾小時。
上周我們在成都做一個大型活動,負責布置和后勤的當地供應商經理幾天內從小胖臉變成了小腫臉,三天一共睡了兩個小時。活動結束后他拉著我們一起去體驗他每次做完大項目后都要做的事情——吃怪味面館的面,至少四碗,然后去一個連鎖品牌店按摩。
在大房間里,按摩進行了不到5分鐘,小胖就發出了清脆的鼾聲。按摩從來就沒感到舒服的我,感到身邊煥發著一種至高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