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付費與否逐漸不是劃分信息有效與否的尺子了
當提到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時,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阿里巴巴。在一些早期網商成功案例的鼓動下,在中小企業主眼里,似乎只要上阿里巴巴付費,成為誠信通、中國供應商會員,就意味企業從此有了出路。但實際上并沒有這么簡單。
一位從2003年就開始做阿里巴巴論壇版主的網商,沒有在阿里巴巴做過關鍵字排名,沒有付費成為誠信通會員,但他依然通過電子商務使自己的企業獲得了不少商機。而當被問及為什么不在阿里巴巴這么有名氣的電子商務平臺投資時,他反問道:“為什么要在阿里巴巴投錢呢?免費也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我的很多網商朋友都不花錢做網絡營銷。”
事實上,阿里巴巴經過幾年的發展,業務核心還是擺脫不了信息流的快速傳遞。但付費與否慢慢不是劃分有效信息和無效信息的尺子了。拿阿里巴巴的誠信通會員舉例,付費后企業獲得的最大效果就是可以查到很多采購商的真實聯系方式和采購信息。但現在,采購商在發布求購信息后,往往不會坐等系統自動配對,或者賣家找上門來聯系。他們也會通過搜索引擎主動找尋采購商,這種發布采購信息之后又主動去找供應商的采購需求更為真實有效。而阿里巴巴在各行業人氣很高的版主、各行業領軍人物往往更容易獲得采購商的信賴,訂單也更容易談成。是不是付費會員,從信息有效性方面來看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阿里巴巴上獲得收益的往往聚焦在兩類企業:一類是上面提到的人氣很高的各行業版主、領軍人物;另一類就是手握創新產品,沒有多少競爭對手的企業。由于阿里巴巴人氣很旺,只要營銷造勢方法得當,這些有創新產品的企業很容易獲得訂單甚至投資。
了解了這些背景,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阿里巴巴上的商人那么熱衷每年的十大網商評選——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榮譽和人氣可以賽過詳盡的產品說明和精美的企業圖片。這算是阿里巴巴的不足也好、特色也罷。重要的是,聰明的網商能從中看出端倪,找到自己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