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眾多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而被稱為企業公民的企業家們,都上交了一份各自不同的答卷。有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優秀企業家一定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一說法,絕大多數企業經營者表示認同,同意的占95.8%,不同意的只有3.7%,大多數企業經營者也認同企業的根本責任是“為社會創造財富”和“促進國家的發展”,所占比重分別為87.4%和78.4%。相對而言,贊同企業的根本責任是“為股東創造利潤”比重相對較低,不同意的為31.5%。
有責任才能持續發展
2007年春天,浙江省西子聯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福率先向社會公開發布了自己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中說,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既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社會責任公之于眾的宣言,也是對今后企業行為的一種約束。
“企業的發展和社會責任這兩點是一致的,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家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經濟學家厲以寧在由中央電視臺和北京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結果發布會上這樣說過。
由人民網主辦的2006年度十大“人民尊敬企業家”、二十大“人民社會責任獎”與五十強“人民信賴品牌獎”活動去年2月份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頒獎典禮。值得關注的是,青島啤酒總裁金志國、長江實業董事局主席李嘉誠、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等,憑借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杰出的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良好的國際化形象,成功獲得了2006年度十大“人民尊敬企業家”等稱號。業內人士指出,金志國等企業家能夠榮獲“人民社會責任獎”等獎項,表明國內一些企業家已經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等必備的素質,如果企業掌舵人不能具備這種素質,企業是不可能持續成長的,也不可能成就一個卓越的企業。
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企業與環境、社會的和諧相處,需要更多能夠肩負社會責任的企業領袖。
有責任才能走向成功
一位經營房地產的老板在談到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時坦誠地說:大凡經營企業的成功者,都有理由為自己驕傲。然而,我一路走來,心中一直惴惴不安,因為始終有這樣的認識,房地產商人不是普通的商人,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尤為重要。
這不禁讓人想到另一位企業家,他就是好利來集團掌門人羅紅。2001年,羅紅去了非洲,立刻被那里壯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的野生動物給迷住了。一幅幅動人畫面強烈地撞擊著他的視覺,撞擊著他的心靈。從此,癡迷的他一次次奔赴非洲,歷盡艱辛,向那兒的永恒主題——大自然和野生動物一次次按動快門,拍下了許多珍貴的自然景觀照片。回國后,為了給都市生活增添大自然的色彩,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他,在原來貼滿各種商業廣告的北京地鐵站里,悄悄換上了一批野生動物在大自然里自由活動的巨幅攝影作品。這些精美壯麗的公益性作品,給人們的都市生活注入了生機。2006年6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邀請羅紅赴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辦其個人攝影作品展覽,羅紅還以個人名義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捐贈200萬元,這使他成為第一個以個人名義向環境署捐贈的企業家。
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一個國際的產物。在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國際潮流的今天,如果中國的企業家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不能以各種形式承擔社會責任,那么就會落伍,甚至有可能被淘汰。對于企業家來說,在生產經營中必須將關系到民生和經濟持續發展的節能環保置于首要位置,因為企業家在對企業負責的同時,還必須對國家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歷史和子孫后代負責。
在今天的中國,在許許多多的企業公民當中,富裕者比比皆是。一個在經濟上成功的人,最多只能算是一個富裕的老板,而在經濟上成功,同時愿意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人,才可以稱為成功而富有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