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波 劉國華 劉勝凱
摘要:企業集團是企業發展的高級階段,也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企業集團具有自身的優越性,然而,我國大型企業集團,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隨著集團成員數量的增加、資產規模的膨脹,其盈利能力卻在不斷萎縮,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越來越大,企業不但沒有顯現出集團化優勢,反而為集團化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并且,我國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普遍比較薄弱,其中,沒有結合集團實際找到切實可行的財務控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關鍵詞: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控制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8-0090-02
一、控制模式
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具體模式多種多樣??刂茝姸仁侵改腹緦嵤┙y一控制的職權范圍,即集團化管理權限的劃分。不同戰略、行業類型和競爭環境下,集團與下屬子公司、分公司和事業部對資源的控制與使用呈現明顯差異。但無論何種控制模式,都無一例外地對資金采取高度集權控制模式,即對資金的控制模式不受集團類型和所處發展階段的影響,這反映了財務管理“現金為王”的理念。除資金控制權外,適合集團總部統一控制的權限還包括投資決策權、對外融資權、收益分配權、人事管理權、薪金分配權、采購配送權以及研發、品牌標識、廣告宣傳等方面的權力。對這些權限的界定與選擇構成企業集團的控制強度??刂茝V度是指納入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的下屬分公司、子公司和事業部的范圍??刂茝V度由控制能力和控制需求兩方面決定。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將集團總部對各級子公司、分公司和事業部的管理模式按照控制強度和控制廣度分為四種類型:適度分權重點控制型、適度分權全面控制型、高度集權重點控制型、高度集權全面控制型。其中,高度集權全面控制型是多數跨國公司在一級法人治理結構下采用的控制模式,適度分權重點控制型則是企業集團統一控制的最低要求。
二、集團企業財務控制方法
由于企業集團及其財務控制的復雜性,加之長期以來對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忽視,我國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普遍處于較薄弱的狀態??傮w來講,財務控制制度和機制不健全,財務控制方法簡單,控制效果較差。
1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資本控制是財務控制的核心
資本控制是企業集團進行財務控制時首先應考慮的因素。根據資本結構理論,資本結構中包含一定的債務對于公司來講是有利的。但是,借債意味著融資風險增加,借債越多,破產的可能性越大,破產成本越高,因此,借債要有一定的限度。委托代理理論說明,資本結構是影響管理者行為的重要因素,通過資本結構的控制可以有效地約束管理者及其子公司的財務行為。由于存在債務資本,企業必須保證一定的資本收益率水平,才能償還到期債務。所以,企業管理者會傾向于提高資本的收益率,減少或停止不盈利和盈利率低的項目,從而達到投資者的目標要求。然而,舉債籌資可能導致另外一種代理成本。所謂母公司對子公司資本結構的控制首先是指母公司對各類子公司投入資本比例的控制,其次是指母公司對各類子公司發展孫公司時投入孫公司的資本比例的控制。一般而言,母公司可根據各子公司生產產品的特點、經營領域的不同以及對母公司的重要程度來決定其投入各子公司(或子公司投入孫公司)的資本比例。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資本結構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是下達子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和資產負債率等具體指標;另外,母公司應該對因母公司對各類子公司、孫公司投資而形成的資本層次進行控制,以避免管理的失控、資本的流失。企業集團的資本層次一般控制在三級之內,即母公司、子公司和孫公司。
2財務結算中心是財務控制的關鍵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直接對象是資金,所以,掌握和控制資金的流入和流出成為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財務結算中心是企業集團內部設置的,以管理、協調集團內各子公司資金為主要業務的職能部門。財務結算中心除了與外部銀行相類似地完成企業集團內的結算、信貸、出納等工作,還應該能及時分析各單位經營狀況,為管理決策及內部業績評價提供更多的支持財務結算中心的職能包括如下六個方面:資金調劑、資金融通、資金結算、內部監控、資本運作和資金計劃。財務結算中心的基本運作模式是資金集中統一管理,統一對外籌資、納稅(部分財務結算中心統一采購重要原材料,統一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及管理);內部單位有償使用流動資金,在財務結算中心存款、貸款,并通過財務結算中心對內外辦理結算。在企業集團財務控制中,財務結算中心是內部資金控制的實施者。根據企業集團的不同情況。企業集團財務結算中心可以有幾種形式,即資金結算中心、集團內部銀行和集團財務公司。
3全面預算管理是財務控制的基石
全面預算管理不同于我國傳統的企業計劃,它是現代大中型工商業企業與成熟的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產物。對企業來說,全面預算管理適應了我國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要求,它以預算為核心,兼備控制、激勵、評價等貫徹企業經營戰略目標的機制,成為企業內部控制和監管的基礎。會計委派制度下的監督、企業績效評價制下的經營考核、專業會計管理制度與內部銀行制度下的控制調度。都是以全面預算為基礎的。在監控體系中,全面預算制度不僅僅是一個量化的參照系,更重要的是,它方便及時獲取管理信息、經營信息,優化整個集團的資源配置。在預算的編制中,企業可以全面判斷市場潛力和企業競爭力。在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方面。尤其需要加強預算控制。
4財務報告管理是財務控制的樞紐
由于企業集團規模大、層次多,有必要在整個集團范圍內建立一套財務信息報告體系,以保證財務信息報告的暢通、高效、準確和及時。對企業集團的各層次尤其是母公司來說,要想了解整個集團的狀況,據此分析集團的發展并作出決策,最有效的途徑是取得會計數據。而會計數據的取得途徑就是各種財務報告。這一過程體現在各子公司的財務報表定期向母公司財務部門報送,使母公司管理層獲得各子公司的財務信息,并且經過財務部門匯總合并后,得到整個企業集團經營運作的情況和財務信息。對各類財務報告的編制和報送要有明確的規定,如編制格式、編報周期要求等,為管理層提供綜合的或專項的經營管理信息。
5內部審計監督是財務控制的重要手段
內部審計是企業集團實施財務監督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公司內部治理還是外部治理,一個重要的和關鍵的環節是所有者能夠正確評價經營者履行受托經濟責任的情況,而審計正好擔當此任。對審計的需求已不僅僅是資本所有者的單方需求,而是資本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共同意愿,審計的作用在平衡信息不對稱、促使股東利益與經理人員利益最大化和使代理合同有效執行的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因而審計在企業集團財務控制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財務控制的重要手段。
6財務總監委派是財務控制的有效途徑
財務總監委派制是企業集團財務控制中解決委托代理問題的有效方法。因為所有者依據委托代理理論設計的激勵機制,僅能縮小卻不能從根本上消除所有者與內部人效用目標之間的差異,從而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內部人的種種敗德行為。實施財務總監委派制是完善控制機制的有效手段。首先,財務總監能監督管理者,保證“用手投票”機制的健全。其次,能掌握充分信息,降低監督成本。無論是股權代表還是公司內的其他監督主體,他們掌握的信息都不可能比經營管理者多,而要掌握與經營者對等的信息,又要付出很高的代價,財務總監掌握的信息卻很充分,在很多方面還勝過代理人,因而,任何不利于股東的經濟行為都會置于財務總監的監控之下。我國大部分國企目前都進行了公司制改造,會計委派制度推行后,對規范會計秩序、減少“內部人控制”現象、遏制國有資產流失、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成為企業集團對下屬公司實施監控的核心。實施財務總監委派制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確定財務總監的委派方式,雖然財務總監委派制主要是作為解決委托代理問題而出現的,但對于企業集團來說,由于存在多層次的產權關系,所以,其委派方式有不同的選擇。財務總監委派方式主要有董事會委派制,即由董事會向公司管理當局委派財務總監的制度;母公司委派制,即由母公司向子公司管理當局委派財務總監,對子公司的經理及其行為進行監督。當然,會計委派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委派會計的職責、權限、與被委派單位的關系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近年來一些集團公司實踐的重點。
[責任編輯姜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