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提高復雜性肛瘺病人的護理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的護理方法。方法:對46例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經過精心護理,及時發現各種不良反應,并及時處理,46例復雜性肛瘺病人均痊愈出院。結論: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減輕病人身心痛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等是做好護理工作的關鍵。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復雜性肛瘺;護理
中圖分類號:R657.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8)05—0068—02
近年來本科收治復雜性肛瘺患者46例,通過密切觀察病人住院治療期間的病情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減輕病人的身心痛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在護理方面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復雜性肛瘺病人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齡20~70歲。高位復雜性肛瘺22例,低位復雜性肛瘺24例。中醫辨證:熱毒結聚型27例,局部可捫及硬索狀物,外口呈凸出型,膿水較稠厚,伴有口干、發熱、便秘、舌紅、脈弦數。濕熱阻滯型19例,局部無硬索狀,外口呈凹陷型,呈潛行性,膿水稀薄,伴有虛熱、盜汗、舌淡、苔白、脈細數。
2、辨證施治
2.1內治法 熱毒結聚型以清熱利濕為主,藥用黃柏、赤茯苓、丹皮、澤瀉、滑石、通草等,煎服,每日1劑。濕熱阻滯型以養陰清熱為主,藥用青蒿、鱉甲、知母、丹皮、生地等,煎服,每日1劑。
2.2外治法 以手術治療為主,低位復雜性肛瘺采取切開療法,高位復雜性肛瘺采取切開與掛線療法結合,術后給予抗炎、止血、止痛治療。
3、辨證施護
3.1心理護理 ①由于病程較長,患者常產生焦慮、煩躁,鼓勵病人適當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分散其注意力,解決心理壓力,從而消除其焦慮、煩躁的情緒。②針對患者對疾病缺乏認識,擔心手術效果,表現出緊張、害怕的心理耐心地向患者講述手術概況及必要性,詳細交待術前、術后注意事項,讓已愈合患者介紹體會,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配合手術治療。
3.2術前護理 ①密切觀察患者全身情況,如有無發熱、貧血、消瘦和食欲不振等,若出現上述情況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另外還應觀察大便的次數、形狀,外溢膿水的量、色、質、氣味、肛門疼痛、瘙癢等局部變化,并做好記錄。②術前1天進清淡易消化飲食,術前晚和手術當天早晨用生理鹽水灌腸,直至排出清水為止。③術前給予常規備皮。
3.3術后護理 ①術后給予流質飲食1~2天,之后給予高營養、易消化飲食,忌辛辣、酒、蒜等刺激性發物。②術后尿潴留患者,鼓勵其盡量自己排尿,必要時用新斯的明1mg各1mL雙側三陰交穴位注射,無效者可行導尿。③術后2~3天內控制排便,大便后用七葉硝礬洗劑薰洗坐浴。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晚或晨起給予腹部順時針按摩10~15min以增進腸蠕動促進排便;也可以睡前以蜜蜂10mL沖水250mL代茶飲,以潤腸通便,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腹瀉或便秘,減少對內口的刺激;便秘者可在臨睡前服用麻仁軟膠囊,無效者可用開塞露或等滲鹽水灌腸。④術后少量滲血者,局部用止血藥或消毒紗布壓迫止血;出血量多并有搏動性出血者,應立即報告醫生,協助縫扎止血處理,并定時測量血壓、脈搏。⑤術后創口疼痛者給予止痛藥處理。同時密切觀察疼痛的性質、程度、持續時間及伴隨癥狀,進行心理疏導,分散注意力以減輕疼痛。⑥便后每日用濕潤燒傷膏換藥1次。換藥時應注意引流通暢,填充適度,若有粘連應及時分離。⑦術后5~10天內,不宜過多活動,避免站立時間過長而引起繼發出血。⑧保持床鋪及內褲清潔,對傷口分泌物較多者,應及時更換敷料,以保持局部清潔干燥,防止繼發感染。
3.4健康宣教 ①熱毒結聚型宜進清熱解毒之品,如:綠豆、金針菜、絲瓜等。多食含纖維素多的食品,少食辛辣食物。可用菊花每日10g,開水沖泡代茶飲;濕熱阻滯型飲食宜選健脾和胃、益氣補血、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的食品,如:雞蛋、瘦豬肉、豆腐、魚、豬肝、番茄、芝麻等可輔以清熱利濕之藥膳。②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③保持肛門局部皮膚清潔干燥,便后坐浴及時換藥,勤換內褲。④平時應保持良好心態,加強體質鍛煉,按時起居。
4、治療結果
痊愈:癥狀消失,肛瘺愈合;無效:經治療后肛瘺未愈。本組46例病人均痊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