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QDII制度是中國金融不斷走向全球的一個顯著標志,分析開放條件下的QDII制度的出臺原因以及實施意義,有助于為QDII制度的順利實施提出建設意見。
關鍵詞:QDII、資本賬戶、分散投資
較長時期以來,我國對利率、匯率以及資本賬戶進行了嚴格管制。在這一制度下,利率和匯率的價格彈性不足,資本賬戶管制下的強制結售匯制導致了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出現。我國出現了這樣一種比較奇特的局面:一方面,中國境內的投資者希一望參與世界證券市場,從而有效分散投資組合,避免系統風險,故對外匯資產存在著強烈的投資需求;另一方面,國家的資本項目限制卻使得境內投資者無法實現這種合理的經濟需求。與此同時,由于我國外匯儲備的大量積累,人民幣出現了升值的壓力。在這樣一種復雜形勢下,積極探索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的渠道就具有了尤為重要的現實意義。2006年出臺的QDII制度(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是中國金融開放的重要一環,是資本市場開放的一種過渡性制度,也是中國金融不斷走向全球的一個顯著標志。
一、實施QDII制度的背景
(一)中國外匯體制改革的重要步驟
匯率體制改革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環。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并逐步放松對外匯資本賬戶的管制,最終實現人民幣資本賬戶的自由兌換,這將使得我國國內資本市場融入全球金融市場,并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效率的提高,增強其資源配置功能。
QDII制度是本幣可完全兌換前的一種過渡性措施,涉及到資本賬戶的階段性開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多次告戒中國政府部門,在對資本賬戶實施任何重大的開放措施之前,中國需要讓人民幣匯率更加富有彈性。1994年,中國對外匯管理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確立了實現人民幣完全可兌換的最終目標。首先在繼續對外匯資本項目實行嚴格管制的同時,實行經常項目有條件的可兌換。1996年,中國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八條款,實現了經常項目的完全可兌換。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欄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因此,在中國開始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之后,QDII制度作為我國外匯體制改革鏈條中的一環,其實施的條件也逐漸成熟。
(二)目前的宏觀形勢下出臺政策風險小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外匯儲備比較充裕,金融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進展,這些都為QDII正式出臺提供了有利時機。一般在外匯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外匯大量流出會引發國際收支風險,導致國際收支危機、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在比較好的宏觀形勢下推出QDII政策,不會發生大規模的資金流出,風險較小。
(三)為“熱錢”尋找出口
QDII政策出臺是基于有序推進外匯體制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長遠考慮,它符合市場化改革方向,也是建立、健全調節國際收支的市場機制和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目前商業銀行巨額的存貸差以及有增無減的巨額外匯儲備都顯的有些燙手,變成了“熱錢”,推出QDI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它們“排洪”,還可以幫助實現政府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和“藏匯于民”的目標,此外對鼓勵資金多渠道投資,分散投資風險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四)金融環境的逐漸好轉
2004年年初,我國政府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向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補充資本金,促使其進行股份制改造。二年來,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進展順利,并目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05年10月27日,建設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2005年10月28日,經過財務重組之后,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同時,國有商業銀行的大量呆壞賬也得到了大規模清理。因此,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順利進行為QDII的推出創造了條件。
二、我國實施QDII制度的意義
由于QDII機制是內地資金流向國外資本市場,表面上看對我國是不利的,但是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實施QDII制度意義是很重大的。
(一)有利于促進中國金融業的全面開放
雖然QDII制度的設計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但顯然已經向資本市場的全面開放邁出了一大步。QDII允許銀行、保險和基金作為第一批合格國內機構投資者進行跨境、跨市場的投資和資本運作,能夠使銀行、保險和基金充分意識到自身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并能從其他行業海外發展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中受到啟發找到一些正確的海外發展戰略,從而為銀行、保險和基金提供了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漸進發展的實踐機會,也為中國金融業全球化、國際化做了鋪墊和準備。
(二)有利于推動資本帳戶的進一步開放
一方面,伴隨QDII的制度安排,人民銀行的新規定已經將居民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年度額度,從5000美元增加到2萬美元。放寬個人購匯額度,充分考慮了民間外匯需求,是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外匯管理制度改革中的體現。放寬購匯額度,實際上放松了對外匯的管制。多年“寬進嚴出”的外匯管理體制開始實質性改變,外匯的流動將有更大的自由度,近期有利于國際收支的平衡。從中長期來說推進了人民幣的完全可自由兌換進程。從長遠來看,實施QDII機制將加快人民幣自由兌換的進程,促進資本市場制度的創新,為今后資本項目完全開放和人民幣自由兌換奠定了基礎。
(三)有利于調整我國國際收支的不平衡,并且有利于緩解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啟動QDII制度有利于形成資金進出我國的有秩序的雙向通道,加快資金的雙向流動,有利于調整我國雙順差的國際收支格局。由于我國不通過改變人民幣匯率來調整進出口貿易及經常性收支,要減少國際收支順差,只有通過減少資本項目順差來實現。在資本項目中,引進外資對經濟影響很大,我國不可能停止引進外資的步伐,這樣只有加大境外投資力度來減少國際收支順差。要達到這個目的,QDII制度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實施QDII制度,可以調整我國的國際收支,從而緩解有關各方對我國施加的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四)有利于提升中國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形象,恢復和增強國內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融資能力
國內企業到海外融資,對中國經濟發展有利。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市,除可以增加融資的渠道外,既可使中國企業收購國外企業成為可能,擴大業務范疇,又可加強與國際市場的接軌。中國企業的海外融資歷經多次高低潮,這固然與國際資本市場環境有關,但主要還是國內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實力欠佳,價格定位過低等。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國內企業無法到國外資本市場上發行新股,就是原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資也不得不重新回到國內A股市場。QDII制度的實施,可以引導國內投資者把資金投向海外的中國企業股票,推動H股、紅籌股股價向其合理價位回歸。
進而恢復這些國內企業的再融資功能。同時,新的內地企業到國外資本市場融資計劃也將順利進行。長遠看,QDII制度有利于國內A股和B股市場上市的企業改善經營、增強盈利能力。
(五)能夠帶給投資者更多的、全新的投資機會
國內投資者通過QDII投資美元債券市場可以獲得比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更高的投資收益。QDII基金投資這些股票,通過資本的相互流動和信息的更新對稱,可以在拉平不同市場上的這些股票價格的同時,獲得差價收益。國內投資者購匯,然后通過QDII基金的投資也就獲取了向中國海外上市公司投資和盈利的機會。QDII制度連接國內外市場的投資行為和相應對中國概念股票更對稱的信息,某種程度上還可能影響海外市場對中國概念股票價值的判斷。甚至取得中國概念股票定價方面較大的話語權。
(作者單位:湖南安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