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比利時為慶祝國家獨立百年,同時為了推廣國際貿易而舉行了盛大的博覽會。斯時,比利時政府非常希望中國作為參展國加入這次博覽會。早在前北京政府時代,駐華比國公使就已照會我國邀請屆時前往,后因政局震蕩未果。1930年前后正值“本黨北伐告成奠定首都”,所以當比利時駐華大使重申邀請我國外交部和工商部時,為了保持與各國的良好關系,中國政府決定派團參加。
一、華麗建筑、精巧展品獨特演出展民族風采
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悠久,多民族精神遺產積淀深厚,風土人情、建筑、戲劇等無不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作為世界六大古老建筑之一的中國古代建筑,是一支歷史悠久,體系獨特,分布地域廣闊,遺產十分豐富的重要建筑體系。大到壇,廟,宗祠,亭臺樓閣小到闕,華表,牌坊等都蘊含了中國傳統民族精神,文化精神和哲學精神。在每一屆世博會上,中國都要建造中國館,以彰顯中國古建筑詩情畫意,獨具匠心的意境美。在這屆博覽會上,中國會場因為經費緊張無法建筑一個專門展館,只是在比利時電器館中國際陳列部租地二百七十平方公尺,“所租之地僅有屋頂,四壁全無,不啻空地一片”,工程人員絞盡腦汁,力求用最少的錢建出最美的展館。經過大家努力,花了將近一個月終于建造成功。“會場外部傍大門處建有中國式之亭閣一所,其內為客廳,四周則繞以朱色廊柱,懸以各色宮燈,頗稱華麗美觀,內部陳列品均置于玻璃柜中,玻璃柜計分四排。大小高低各有行列。并涂以赫色油漆自外觀之亦頗整齊。客廳及會場中央則高懸總理遺像及黨國旗陳列品中之較精美者則有瓷器茶葉綢緞,還有很多農業品和教育品。以故每日參觀者頗眾謂中國館系屬美術化而有巧小精致之稱。”比利時政府代表對中國館建筑贊賞不已:“中國陳列館雖占地不大但建筑異常美觀精致出品優良,美不勝收,令人涉足其間如入中國之境”,“此次陳列完全中國式樣充分表現中國文化藝術之美使本國人民瀏覽之余,足以增益見聞。”中國手工藝品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其種類非常繁多,如宋錦、竹編、草編、手工刺繡、藍印花布、蠟染、手工木雕、泥塑、剪紙、民間玩具等。它們都是中國人們生活智慧的集中體現,也生動展示了中國多民族豐富多彩自然鮮活的藝術魅力。在中國館開幕式上,比利時國王偕同王后和各部大臣們前來參加,環繞中國館參觀后大為贊美。國王在名冊上寫道:“中國手工藝品在世界上是有名的,今天親眼看到很是高興。祝偉大的中國興隆為感”我國陳列館占地雖不滿三百平方公尺但布置得宜,館內陳列分三部,一農業二教育三工商農業品,以棉花蠶絲標本為多,建筑華麗,出品雖不多,大都是各地精巧特產。人們對中國展出的產品反應熱烈。“來賓均稱美不已,且有即欲購取者,一時小小陳列室擁擠異常,外賓多駐足而觀幾無隙地。”外賓前來參觀者達千余人,“均嘖嘖稱羨不置以故。”第二天比利時各報都大書特書中國陳列館開幕的情景,最讓人感嘆的是所有的評價都是積極地贊美,毫無批評不滿之處,這是各國陳列館開幕所絕無僅有的,大多數的報道詳細描述了中國館的具體情況。文章評價道:“中國陳列館占地雖不廣而成績特佳,非特出心裁不克臻此。而對中國此次出品亦均異常重視,謂為較之1905年及十年已大有進步。”
經國際評獎委員會評判,中國展品獲最優等獎三十一項,優等獎四十五項,金牌獎一百四十九項,銀牌獎一百零八項,銅牌獎八項。共有三百一十項獲獎。所有參賽的出品人都是人手一獎,在二十八個參賽國家中,中國僅居比利時和法國之后取得了獲獎總數第三名的好成績。
二、國府重視、各界協力宣傳造勢顯中國神威
縱觀世博會的歷史,每一屆成功的展會都離不開主辦國和參展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如果沒有全國人民的同心協力,要主辦或參加如此歷時時間長,耗費物質多的大型盛會將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全國人民的全力配合都是世博會取得成功的首要條件。
其次應歸功于國內工商界對此次賽會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中國工商界非常關注此次賽會,并普遍認為此次國際展覽會是中國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絕好機會。由于我國內戰頻繁,生產落后,工商出品很難與人競爭。為了征集到比較好的展品,參賽代表褚民誼敦請上海市商會、全國商會聯合會、國際貿易協會、國貨維持會等民眾團體,會同上海市政府、教育局、商品檢驗局等政府機關,以及教育、文化、藝術界等各行各業的領袖或知名人士共同開會協商,決定組織“中國參加比利時獨立百年紀念國際博覽會征集物品委員會”,議定征集出品規則,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向國內各地廠商發出邀請,要求選擇精巧出品應征,展品征集的標準是“非選擇精良出品運往與賽不足以資比較而揚國光。”此倡議得到了各地的積極響應。對于特別著名的精美物品,委員會派了專員六名,分別前往北京,南昌,福州,杭州,廣州等地直接征集,或委托私人直接聯系,千方百計收集上乘展品,力求為國爭光。
最后,中國參賽代表團全體成員的努力也是功不可沒的,尤其是代表褚民誼。工商部長孔祥熙提議任命他為參加比國博覽會代表前往參加,主持一切。褚民誼早年曾赴日本求學,后轉赴歐洲,獲博士學位,回國后于1927年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1928年任上海中法工業專門學校校長,“褚先生留比多年,對于比國情形素所熟悉,此次委為代表,深慶得人”。褚民誼是個很有遠見的人,他深知這次參賽的意義。在他看來,國際博覽會有兩大目的:一、中國貨物通過與各國貨物比較,設法改良自己不盡人意之處;二、讓外國人了解中國貨物的優勢而購買產品以增進中國的國際貿易。所以“參加國際博覽會不僅國家體面關系實在,于推銷國貨,發達工商實業有莫大利益。”他的見解也正體現了當時大多數中國人對于參賽的看法。在他的帶領下,經過大家努力,花了將近一個月中國館終于建造成功。同時,他作為中國參賽團的負責人,時時不忘宣傳自己的祖國,體現出拳拳赤子之心。中國館開幕當天,他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辭,極力向外國友人推薦中國瓷器,茶葉和絲綢等精品,同時在博覽會后為了宣傳中國文化,他還舉辦了中國美術展覽。在隨后的一些訪問和演講中,褚民誼不斷宣揚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外國友人進一步了解中國。
博覽會本身又是一個巨大的廣告場和商品展銷地,同時也是近代科技文明和民族文化的最佳普及場所。宣傳工作的是否到位對展覽的成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次博覽會上,中國想盡辦法,力求花樣翻新,擴大聲勢,以收到最佳宣傳效果。中國從黨義,商品,美術和文化四個方面分別展開宣傳活動。
1.黨義宣傳
孫中山創立的三民主義在中國廣為人知,但外國人對于這一思想知之甚少。于是人們反省“是固由于我國缺乏國際通訊機關,對外宣傳不利所致。”而“此次比國博覽會世界各國均往參加,遠近參觀人士紛至沓來,正吾人對外宣傳之絕好機會。”因此由褚民誼向中央提議趕印法譯三民主義建國大綱三千冊隨同各項賽品運到比利時進行宣傳。在中國陳列館開幕當天凡被邀請的外賓以及前來參觀之人士每人都奉贈一冊,但后來太多人想要這份資料,“未及博覽會閉幕全書即已告罄,效果何若雖不可知,但觀于愛讀是項書籍者之踴躍則知。”“有供不應求之勢,不得不稍加以限制”。
2.商品宣傳
一些傳統名牌產品往往通過廣告效應和頒給獎牌等方式鞏固了已有的領先地位;而過去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精良產品,通過評獎宣傳,頓時聲名鵲起,銷路日廣。上海茶葉會館陳翊周先生生產出小瓶茶葉一萬罐交代表處運到比利時在開幕日用來分贈給各國來賓及前來參觀的游人,但后來因為前來索取的人太多,供不應求,所以只好仿照贈書的辦法稍稍予以限制。其他贈送商品的還有天廚味精及上海薄荷公司的相關產品等。各國人士對茶葉表現出特別的興趣,有很多人愿意出高價購買。雖然日本館也有茶葉出售,然而價值和品質不如我國的產品優良。所以此次中國茶在比利時挽回了不少信譽。
3.美術宣傳
此次我國參加比國博覽會除工商教育農業出品一百八十余箱外還有國內名人繪畫多幅。他們都為近代畫家精心杰構的作品,足以代表中國美術之精華。可惜因會場占地不大不能同時與其他展品陳列。褚民誼為宣揚本國美術的博大精深,在比利時列日美術會址舉行了中國美術展覽會,將征得的各家繪畫一百八十余幅盡量陳列供外人瀏覽。展覽會于十月五日正式開幕,褚民誼偕同代表處全體職員親自行開幕禮并柬邀比利時各界人士及各國人士參加。他在演說強調了中國美術的價值及其長處與各國美術不同之點。使聽眾興趣高漲,展覽會游人駱繹不絕。
4.文化宣傳
在列日博覽會開會期內比利時召開了萬國家庭教育會議,各國均被邀請參加。我國教育部派褚民誼為代表農汝惠為副代表前往出席。該會議決案大都關于保育方面。在會上褚民誼將我國關于兒童教育的書籍譯成法文廣為宣傳,引起了大家的重視。會議閉幕后他們前往巴黎出席萬國微生物學會,又輾轉比利時的首都出席國際商業會議。會上他都發表了演說。之后又赴巴黎大學,里昂大學,國際聯盟會,瑞士雷桑大學及比國各大學巡回演講。他還參加了衛生醫藥體育各種學術活動,同時也在宣傳中國先行的革命政治思想,他的一系列宣傳舉動引起各國人士對中國的廣泛關注。
三、百年展望,夢圓上海世博會
1930年的比利時萬國博覽會是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中國參加的第一次世界博覽會。之后中國又參加了1933年美國芝加哥和1939-1940美國紐約,金門博覽會。此后,由于戰亂和動蕩,中國雖未與世界隔絕,但世界博覽會中,卻長久地消失了東方大國――中國的身影。直到1982年美國諾克斯威廉世界博覽會,新中國首次參加,中國才返回世界博覽會。自1992年開始已先后10余次參加世界博覽會,其中1999年中國還作為主辦國,在昆明成功地舉辦了園藝博覽會。
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就有外國人曾提議1930年在上海舉辦世博會,但因為當時中國政局動蕩,國力困頓,籌備工作虎頭蛇尾,不了了之。從那以后,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中國人主辦世博會的夢想由于多種原因一直未能實現。歲月滄桑,社會變遷,時光把中國帶入到一個新時代,改革開放使神州上下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新景象。終于在2002年,上海豪邁地向世界宣布,中國將主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百年的夢想終于在日益富強的中華大地上得以實現。舉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是13億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熱切期盼。從1999年12月宣布申辦2010年世博會以后,中國政府向國際展覽局作出鄭重的承諾,將對主辦工作給予充分支持。全國各地以各種方式,滿腔熱情地支持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至2010年,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世博會,將會聚集世界各國政界,商界,文化傳媒界等各方人士。他們將回顧人類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經驗教訓,帶來世界人民對城市發展與人類進步的最新認識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豐富經驗,探索世界城市發展的趨勢和未來。我們相信聚集全人類智慧和文明的世界博覽會,將在中國這塊欣欣向榮的土地上迸發新的魅力和光芒。
參考文獻:
[1]中華民國參加比利時博覽會特刊.
[2]中華民國參加比利時博覽會特刊,第27頁.
[3]文松.十余年來南京國民黨政權失敗原因研究綜述.歷史教學,2001年第九期.
吳賢輝.一個被現代化變革浪潮所淹沒的政府———再論南京國民政府的衰亡、政治民主化的流產與南京政權的覆亡.華僑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1997年第2期.
[4]田守成.我國名列第三的一九三〇年國際博覽會實況.江蘇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輯.
(作者單位: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