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對往來款項的管理,正確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風險,合理確定信用政策,及時收回賬款,對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水平、規避風險具有重要的意義。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重點,就是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和客戶的信譽情況制定企業合理的信用政策,保證企業資金正常運轉。
關鍵字:應收賬款;企業資金管理;建議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賒銷產品或勞務而形成的應收款項,是企業流動資產的一個重要項目,對于企業的運營產生著及其重要的影響。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金融體系和信用體系的完善,應收賬款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企業通過賒銷可以擴大銷售,增加銷售收入,增強市場競爭力。但是過多的應收賬款會導致資金持有成本增加,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增加產生壞賬損失的風險。因而企業必須重視應收賬款的管理工作,針對應收賬款管理中發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確保企業資金循環周轉的順利進行。
一、加強應收賬款控制的重要性
應收賬款是否能及時收回,對企業資金的流動具有重大的影響,因為對于應收賬款來說,企業為了擴大銷售,就必須付出晚收回資金的代價。而這種代價是有成本的,而且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因此,企業要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
(一)加強應收賬款的及時收回能夠最大限度的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
如果企業將過多的資金放在應收賬款上,那么這部分資金的機會成本就會很高,因為企業如果實行現銷的話,那么這部分流動資金可以用于其它投資,而如果進行賒銷的話,那么在企業給予客戶的信用期間內,這部分資金將被客戶占用,企業就喪失了信用期間內將資金用于其它投資所帶來的收益,因為企業可以將這部分資金轉貸給其它企業收取利益,也可放在銀行收取利息,也可以投資股票或者債券或者進行其它項目的投資,但是如果資金一直處于應收賬款的狀態上,那么企業的資金周轉率就會比較低,進而會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要搞好應收賬款的管理,盡可能使企業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機制,促使應收賬款及時收回。這樣才能有效的降低機會成本,最大效用的利用資金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二)加強應收賬款的有效管理控制能夠保證資產的質量,減少企業的壞賬損失
目前在我國許多企業中,但未作壞賬處理的應收賬款普遍存在。壞賬成本是企業因應收賬款無法收回而產生的損失,壞賬損失成本一般與應收賬款發生的數量成正比。如果企業發生壞賬,資金就會被不合理占用,資金周轉率降低,情況嚴重的會導致原材料的采購以及職工工資的發放問題,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而且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企業的信用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如果企業壞賬較多的話,直接影響到整個企業的形象,投資者會認為企業發展前景較弱,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當然,應收賬款發生壞賬損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企業加強內部信用的管理,按照賬齡的長短確定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就可以減少壞賬損失的發生,為企業最大限度的帶來經濟效益。
(三)加強應收賬款的控制可以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
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即企業在賒銷的過程中要調查客戶的信用而需要搜集各種信息,在賒銷之前要調查客戶的信用問題,只有保證客戶信用可靠,或者在企業可接受的范圍之內,才能進行賒銷,將貨物發給客戶以后還要時刻關注企業的信用問題,要關注是否能夠收回賬款,客戶的是否還具有還款能力等等,事后如果發生壞賬損失,企業為了處理壞賬必然要組織人力去清欠,增加費用,減少利潤。一般情況下,投入的管理費用越大,發生壞賬的概率越小,但是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在成本與損失之間達到平衡,就會為企業帶來最大限度的效益,不讓資產白白流失。因此,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是必需的。
二、應收賬款管理的問題及原因
目前我國企業在應收賬款的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應收賬款凈額居高不下,賬款回籠不及時,壞賬呆賬處理不當,企業資金周轉困難,應收賬款管理缺乏力度。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經營環境的影響,一方面是擴大市場份額的需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中,賒銷成為企業擴大銷售的主要競爭手段。企業為爭取市場和顧客往往借助于賒銷的方式,急于促成銷售而忽視了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的風險。另一方面是很多企業故意拖欠帳款,社會普遍缺乏誠信。同時許多企業缺乏應有的風險防范意識,在銷售上存在僥幸心理。
2.銷售部門考核指標不合理。從企業自身的問題從主觀上我國企業管理者普遍只重銷售而忽視包括應收帳款管理在內的內部管理,而客觀上他們對于應收帳款管理無論是經驗還是理論都十分缺乏。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實行銷售人員工資總額與銷售額掛鉤的做法,片面追求銷售額的增長而不關心收款狀況,導致銷售人員盲目放賬,事后收款力度又不夠,從而造成高銷售額低經濟效益的局面,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呆賬、壞賬損失。
3.內部經營管理體制有缺陷。存在管理與監督合一的弊端,考核制度不合理,約束機制不健全。典型的現象是不惜以加大應收賬款為代價,片面追求當期利潤指標。有些經營者為了追求經營業績、企業的眼前利益,追求賬面上的“高收入、高利潤”,不加選擇地擴大商業信用,導致企業應收賬款膨脹。
4.運用法律的手段解決債務糾紛的意識不強
目前,我國企業的應收賬款的回收基本上是靠企業自己,缺少應收賬款代理和出售的社會機制,難以保證應收賬款完全可靠地收回。此外,企業應收賬款的形成還有社會歷史原因。長期以來,一些企業不堪重負,特別是進入市場經濟轉軌之際,一方面要遵循市場規律,另一方面要執行上級規定,還要尊重歷史,一些應收賬款就很難收回了。個別地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做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判決,使許多企業缺乏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的信心和勇氣。
三、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措施
1.加強應收賬款的事前控制。設立客戶資信管理部門,建立客戶檔案,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評估,掌握主要客戶的資信情況。從客戶的品德、能力、資本、擔保和條件五個方面考察客戶的資信程度,從而使企業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客戶實施信用政策和收賬政策。
2.建立專門的信用管理機構,對賒銷進行管理。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一般以財務部門擔當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進行賒銷管理,這已不能適應完善企業信用管理的需要。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工作,須特定的部門或組織才能完成。企業對賒銷的信用管理需要專業人員大量的調查、分析和專業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設立企業獨立的信用管理職能部門是非常必要的。
3.建立應收賬款預警機制。對主要客戶分別制定合理的信用標準,設定最高賒銷金額和最長欠款期限。在決定是否賒銷時,超過最高賒銷金額則不能發貨,對事實上高于設定最高賒銷額的客戶堅持每月的收款大于供貨,逐步壓縮到最高賒銷額以內;在設定最高賒銷額的同時,設定最長的欠款期限,由業務人員在到期前跟單催收,如到期未收回款,則立即停止供貨,組織追款。
4.銷售貨物以后要注意應收賬款的追蹤審核與檢查。在將貨物賒銷給客戶以后,應收賬款的核查也是應收賬款內部控制不可缺少的步驟之一,企業應該定期與客戶核對應收賬款以及應收票據的余額,做好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掌握相關信息,確定是否能按時還款以及是否會發生壞賬,當然在此過程中,各個人員要相互牽制,可以由單位內部財務人員予以函證,內部審計部門或者外部審計部門予以審核,一般情況下,如果有微小的差異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有可能有稅收的影響,當然如果有大額差異一定要及時調查原因,及時處理。
5.制定適當的收賬政策。應收賬款發生后,企業應采取各種措施盡量爭取按期收回款項,否則會因拖欠時間過長而發生壞賬,使企業蒙受損失。由于我國搞市場經濟的歷史只有短短的20多年,許多法律制度、市場機制還不完善,社會上還存在許多良莠不齊的企業,誠實信用這一市場法則很難成為所有企業的經營信條,在這種狀況下,企業必須制定出適當的收賬政策。在制定收賬政策之前,必須做全面的分析。對不同時間的欠款企業應采取不同的收賬方法,制定出企業可行的收賬政策。另外還要考慮成本與效益原則。
6.建立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制度。企業應遵循謹慎性原則,在每年年度終了時,對應收賬款進行全面檢查,預計各項應收賬款發生壞賬的可能性。按照會計制度的要求,正確計提壞賬準備,包括選擇合理的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正確計算壞賬準備金,對壞賬準備進行正確的會計處理。
7.推行應收賬款轉讓融資措施。應收賬款,尤其是應收票據隨著變現時間的延長,企業會損失很多利息,減少企業收益,因此,應收賬款發生后,企業除了積極催收外,還應盡量想辦法利用它進行出售、轉讓,以達到有效規避應收賬款所帶來風險的同時,可以迅速低成本的籌集企業所需的資金,可開辟企業融資新渠道。例如通過應收賬款保理業務融資,使占用資金的應收賬款變為可使用的資金,有效加快資金周轉速度,使企業財務結構得到有效改善,從而最大限度地擴大銷售規模,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豐碩.淺議應收賬款的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學術版),2008,(02).
[2]付維.如何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學術版),2008,(02).
[3]周娟.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企業效益[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05).
[4]李寶貴,邰曉紅.淺談應收賬款的監控與管理[J].中國科技信息,2005,(24).
[5]吳玉蓉.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思考[J].當代經濟,2008,(05).
[6]杜鵑.淺議企業應收賬款管理[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03).
(作者單位: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華石油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