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種類的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系統軟件和應用基礎結構相互交織,這便是通關信息處理中的現狀。為了提高通關效率以及一些現存的應用程序被用來處理當前的業務流程,因此從頭建立一個新的基礎環境是不可能的。通關應該能對業務的變化做出快速的反應,利用對現有的應用程序和應用基礎結構的投資來解決新的業務需求,為客戶提供新的互動渠道,并呈現一個可以支持有機業務的構架。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憑借其松耦合的特性,使得通關可以按照模塊化的方式來添加新服務或更新現有服務,為解決新的業務需要提供選擇,從而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提供服務,并可以把通關現有的或已有的應用作為服務,從而保護了現有的IT基礎建設投資。
關鍵詞:中國電子口岸;通關;SOA;業務驅動開發
中圖分類號:F270.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11-0035-03
Abstract: Interaction of various OS, application software, system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 is just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customs clearan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t's impossible to set up a completely new infra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ustoms clearance since existing applications are used to process current business process. Customs clearance should make prompt response to changing business, utilize investment in existing applic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to meet new requirements, supply customers with new interaction channels, present a frame available to support organic business. With its feature of loose coupling,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have customs clearance add new service or update existing service in the modularization way, supply options for service delivery in different channels, make current or existing application as service, consequently protect existing I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Key words: China electronic port;cargo clearance;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business-driven development
0引言
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也是外貿進出口的通道。自2001年底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增長速度連續6年保持在20%以上,進出口規模翻了兩番。2007年中國年度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達21 738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3.5%,凈增加4 134億美元。不斷增長的外貿總量,促使我國口岸物流快速發展,已成為我國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外貿進出口總量的增加,我國口岸物流規模迅速擴大,己經形成沿海和沿江水運、航空和內陸邊境全方位開放的立體化口岸體系。從物流的組織現狀來看,港口承擔著80%以上的口岸物流工作量。2007年,上海港、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2 615萬標箱和2 109.91萬標箱,躍居世界第二位和第四位。我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由起步到100萬標準箱用了16年時間,由100萬標準箱到1 000萬標準箱用了9年時間,由1 000萬標準箱到5 000萬標箱用了6年時間,由5 000萬標準箱到1億標準箱則僅用了3年時間,發展速度為世界罕見。
進出口貿易的迅速發展,對信息化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此,國務院提出了運用現代管理、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的大通關建設。“大通關”提出之后,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積極響應,紛紛采取實際措施迅速貫徹落實。各地還加快了口岸信息化建設,口岸信息平臺是實現“大通關”的基礎工程 。海關推出了新一代海關通關業務系統H2000,其他口岸單位,國檢、碼頭以及邊檢為了適應業務的發展都推出了相應的系統。所以一個出口貿易,就涉及到報關行系統、船代系統、碼頭COS系統、國檢CIQ系統及海關H2000系統等,但是這些系統都相對獨立,手續相當復雜。而隨著貿易量的增加及政策的變化,業務流程也在發生變化。如何整合這些流程以及快速適應業務流程的變化呢?采用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設計整合這些業務流程就顯得非常的必要。
1用SOA整合口岸系統的優勢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以服務為基本元素建立企業IT架構。如果從技術層面來看,SOA是一種“抽象的、松散耦合的粒度軟件架構”;而從業務層面來看,SOA的核心概念是“重用”和“互操作”,它將企業的IT資源整合成可操作的、基于標準的服務,使其能被重新組合和應用。SOA能夠在實際應用中獲得成功有兩個最重要的因素:靈活性和“與業務相關”,這使得它成為彌合企業業務發展需求與企業IT支持能力之間鴻溝的最佳途徑。SOA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IT資產,包括遺留應用和數據庫,新系統可以通過將遺留應用和數據納入SOA,而不是替換它們,來使其成為企業整體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這種架構最終將使企業的IT架構能夠更快速、更有效地適應業務需求的變化。
SOA架構用于口岸系統建設的優勢:

(1)便于集成現有系統。SOA體系結構可以基于現有的系統來發展,不需要徹底重新創建系統。原有的功能模塊可以通過Web服務接口來封裝和訪問。采取SOA框架可以將各種業務服務構造成現有組件的集合。當其他部門使用這種新的服務只需要知道它的接口和名稱,服務的內部細節及在組成服務的組件之間傳送的數據的復雜性都對外界隱藏了。這種組件的匿名性使口岸單位能夠利用現有的投資,從而可以通過合并構建在不同的機器上、運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中、用不同的編程語言開發的組件來創建服務。
(2)便于重復利用通關業務服務。已經創建的業務服務不必與特定的系統和特定的網絡相連接。服務是獨立的,服務間的通訊框架使得服務重用成為可能。對于業務需求變化,SOA能夠方便組合松耦合的服務,以提供更為優質和快速的響應。
(3)提高了系統開發速度。在所有不同的應用程序之間,基礎架構的開發和部署將變得更加一致。現有的組件、新開發的組件和從廠商購買的組件可以合并在一個定義良好的SOA框架內,這樣的組件集合將被作為服務部署在現有的基礎構架中,從而成為了重復使用的架構元素。當需要新的口岸單位進入,可以直接對現有服務和組件進行新的創造性重用,大大縮短了設計、開發、測試和部署產品的時間,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投入使用。
(4)降低了系統開發成本。Web服務庫成為采用SOA框架的核心。直接使用這些Web服務庫來構建和部署服務將顯著地減少軟件開發成本,提高開發人員的工作效率。研究表明,一般系統的接口開發費用占到整個開發費用的33%,最高的竟達到了70%,因為重用和敏捷設計使得在SOA中,接口的重用會節省費用60%。隨著業務需求的發展以及業務流程的變化,通過采用SOA框架和服務庫,為原有應用程序增加服務和創建新的服務成本大大的減少了。
(5)大大提高通關效率。將通關所涉及到的系統都整合起來以后,報關行船代就不需要在各個系統中錄入相同的數據,只需要從一個登陸入口登陸后,就可以實現進出口貨物的通關流程,效率大大提高,報關成本也大大降低,而且更有利于貨主或者報關行隨時跟蹤自己的進出口貨物所在環節以及貨物狀況。而對于口岸單位來說,更有利于口岸單位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管和查驗。
2SOA架構的通關系統信息模型
SOA架構可以使用任何平臺之間的功能,而與編程的語言、操作系統和計算機類型等無關。就內部而言,應用程序的重復使用是一項關鍵優勢,因為它可以降低開發成本。服務的重復使用,其長期作用在于減少企業中冗余的功能,簡化基礎架構,從而降低維護代碼的成本。通過按服務的使用者來組織應用程序,與傳統的編程技術相比,我們獲得一個要靈活敏捷得多的集成模型,使我們可以迅速修改業務流程模型如圖1所示。
3如何成功實施SOA
實施SOA給通關作業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由于部件能夠被重用而不是重新創建,且專業技能能在整個項目內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帶來了更高的生產力、敏捷性和速度;其次,由于服務是可重用的,因此企業IT能更快地提供新服務,并且更緊密地與業務相結合;最后,由于可以將通關流程的多個分散應用系統以服務為中心進行整合,因此使通關流程能提供最佳的用戶體驗。
雖然實施SOA的好處是明顯的,但成功實施卻并非易事。因為對通關流程來說,能否成功實施SOA并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它還涉及到管理、業務流程、數據共享、國家政策等問題。
首先遇到的是管理難題。共享服務是SOA的關鍵,能否迅速組合應用取決于提供這些功能的服務是否能夠被共享,而資源的共享離不開管理。其次,業務流程架構技能問題,SOA使得業務人員和IT人員在創建新業務流程的過程中能夠更有效的協作。轉移到SOA上需要對原有的應用開發方式進行顯著的調整。今天,很多開發人員仍然喜歡把每一個應用當作一個獨立的項目進行開發,因此代碼很少被重用。但在SOA中,開發人員在編寫應用時必須時刻考慮重用問題,這既包括重用現有代碼,也包括在編寫新代碼時就為其今后的重用做好準備。這就涉及到數據共享以及口岸相關單位的數據共享問題。
這些問題只要得到海關等口岸單位及政府的支持,用SOA整合通關信息平臺就不會有多大問題。
4結論
在SOA的基礎架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企業服務總線(Enterprise Service Bus)。它是SOA架構之所以靈活善用的靈魂所在,它就像一條信息高速公路,將整個系統中的各種信息穿接在一起,并采用多點直連各服務單元(也可為各細分應用或應用系統),將信息在整個系統內高速的傳遞。我們在SOA架構的實施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聚焦真正的業務問題,而不是SOA架構本身。SOA的目的和功用是為了真正的適應業務的發展,解決業務的問題,而不是用一種新的IT架構去影響業務,更不能為了建設SOA而建SOA。
(2)先培養能力,后實施SOA。在實施SOA之前,對SOA的理解至關重要,在決定實施SOA之前,需要認真學習并理解SOA的相關知識、理念及成功的處理經驗,這樣在SOA化的過程中,才能將SOA的精髓有效地深入到業務之中。
(3)將目光置于長遠。SOA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理論上便需要用一段時間去逐步完善對人員、流程及信息的整合。無論是從成本投資收益的角度看,還是從自己架構完整性角度看,都需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通過SOA構架技術整合通關信息平臺,我們不但可以順利提高通關的效率,對進出口貨物更好的監管和查驗,也有利于我們通關業務需求的變化。可以讓我們的通關信息系統真正做到快速響應、隨需而變。
參考文獻:
[1] 毛新生. SOA原理·方法·實踐[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2] 伊爾(美). SOA概念、技術與設計[M]. 王滿紅,陳榮華,譯.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3]佚名. 海關總署:2007年外貿超2萬億美元[EB/OL]. (2008-01-11)[2008-05-28]. http://www.customs.gov.cn/YWStaticPage/1/6c03ca05,htm.
[4]佚名. 上海港2007年柜量增20%[EB/OL]. (2008-01-12)[2008-05-30]. http://info.cncshipping.com/i/20080112/120009956250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