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總部和部隊在軍隊油料供應標準制定中博弈行為的描述,運用不完全信息討價還價模型討論了軍隊油料供應管理標準制定的博弈策略,求解模型并對結果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總部的最優(yōu)策略。
關鍵詞:油料供應;標準制定;討價還價博弈
中圖分類號:E2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11-0101-03
Abstract: By describing the behavior between the General Logistics Department(GLD)and the units in the enaction of military oil supply standard, the paper makes use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bargaining model to discuss the strategies, figure out the model and analyze the result, and finally obtain the dominant strategy of the GLD.
Key words: oil supply; enaction of standard; bargaining model
1問題的提出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石油的年消耗量與日俱增,成品油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軍隊作為國家特殊的職能部門,在成品油供應中雖然享有優(yōu)惠政策,但是軍隊內部油料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為了加強標準化管理,調節(jié)供需矛盾,總部主持并制定了一系列油料供應標準。但是,在油料供應管理標準制定中,一方面,總部作為標準制定者必定希望標準的制定能夠使有限的油料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整體效益最優(yōu);另一方面,部隊作為標準實施者往往從自身利益出發(fā),通過提供不真實信息等手段,力求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因此而破壞整體效益最優(yōu)。由此,雙方產生博弈。
2油料供應標準制定的不完全信息討價還價博弈[1]
2.1博弈描述及說明
如果我們把軍隊油料資源當作一個整體,油料供應標準的制定過程實際上就是總部與部隊為油料分配變相地進行討價還價的過程。總部要制定一項標準需要以一定的信息為基礎,因此最直接、最簡便的途徑就是通過調研從部隊收集信息。在調研期間,部隊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在油料的實際需求量上弄虛作假,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總部,增加了總部對信息甄別的難度。總部需要對部隊提供的信息做出判斷并綜合各種情況制定出供應標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第一,部隊原本不具備討價還價的能力,因為總部是上級機關,兩者具有業(yè)務指導關系,不具備平等地位。但是,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對稱,總部不能夠完全了解部隊的真實需求,往往通過調研收集由部隊提供的數據估計需求量,使部隊變相地具備討價還價的能力。第二,在博弈中,我們把所有部隊作為一個利益團體來看待,因為實際生活中,在上級機關的授意和利益驅使下,這種聯盟很容易形成。因此,我們可以把該利益團體下的部隊視為利益團體的“代言人”。由于總部在調研期間會接觸較多這樣的“代言人”,從而給使得利益團體與總部能夠進行多次接觸和博弈。第三,總部作為標準制定者擁有最后的決定權,所以部隊提供的信息不能過于偏離實際需求量。總部作為理性個體,會對部隊提供的信息加以甄別,部隊訴求的利益一旦“過界”,勢必引起總部察覺,導致利益縮水。第四,總部為保障部隊需求,在制定標準時,有“寧可稍大,不可偏小”的心理,因此必然給部隊留有利益空間。
2.2博弈模型假設[2]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對模型做以下假設:
(1)博弈的參與人只有總部和部隊整個利益團體。
(2)博弈中,總部不使用任何行政手段強行中止討價還價談判。
(3)博弈雙方都是理性的,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在標準的實際制定中,貼現率可以理解為標準制定博弈雙方的討價還價能力。如果某個參與人討價還價能力很強或者另一個參與人能力很弱,則能力強的參與人總能獲得較高的收益。但是,決定博弈參與人討價還價能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呢?首先,就是參與人自身的耐心程度。因為標準制定時間是有限的,隨著討價還價的久拖不決,會對參與人的討價還價耐心產生考驗。其次,是物質因素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導致討價還價物質損耗和標準制定成本的上升,使得總體效益下降。因此,參與人越有耐心并且對邊際物質成本越不敏感,則其討價還價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
3.2總部的最優(yōu)策略
4結束語
總部在制定標準時,部隊通過傳遞不準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總部,增加了總部對信息甄別的難度,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總部討價還價的能力。其次,出于個體利益的考慮,某些部門會通過各種手段影響標準制定者的偏好,對標準制定者實施人為的影響。比如對標準制定者實施情感攻勢,拉關系等。總之,從標準制定過程中的博弈行為可以看出,標準實施者出于個人利益,總是通過各種手段降低標準制定者的討還價能力,使得制定的標準不能真實反映部隊的需求,影響了整體效益的最大化,這是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矛盾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李少鳴,任凱. 軍隊油料勤務教程[M]. 重慶: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2003.
[2] 張維迎.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19-122.
[3] 陳悅,倪浩,陶柏. 企業(yè)并購中的討價還價博弈模型[J]. 統計與決策,2004(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