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作為一校之魂,應當適應當前教育飛速發展的要求,更好地引領教育發展。可見,校長能干與否對學校工作開展好壞起著關鍵作用。即使校長再能干,沒有教師的配合與支持,其工作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整個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的發展,教師的發展除了自身努力以外,還需要學校為其創造條件和提供機會。因此,校長要堅持以人為本,立足于教學發展;主張人文關懷,立足于教師發展。作為校長,如何給教師提供發展機會呢?我認為要搭好五個“臺”。
首先,要搭好展示教學的“講臺”。校長應盡可能的為教師提供個人素質和展示才華的“講臺”。教學是教師的“基本功”、“生命線”。教師要想有更大的發展機會,必須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而讓教師多上公開課、優質課、觀摩課、示范課等,無疑會在最大程度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教學水平的提高。校長要積極為教師爭取上課的機會,如果條件許可,可以請名師定期到學校指導教學業務。這里校長要注意一個誤區,有些校長經常派他認為優秀的教師去參加各類比賽,而對于某些他認為還需努力的教師則非常不放心。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因為那些優秀教師也是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校長人為地給教師分三六九等,無疑使某些教師缺乏鍛煉的機會。而優秀教師鍛煉的機會多得本身忙不過來,這對于學校的整體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真正優秀的校長,他急教師之所急,盡可能地給教師提供發展機會,除了讓教師開展區域性公開課活動,領銜學科重點課題研究,開專題講座,總結出版個人論文集或專著外,還要盡量擴大他們的影響力和發揮他們在教學科研中領頭羊的作用,使他們能夠真正有機會在這個教學大“講臺”展示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藝術。
其次,要搭好進修學習的“平臺”。《現代管理學》關于學習型組織與組織文化建設理論告訴我們,在現代社會中,學校以學習為本,組織學習,建立學習型組織。可以最適宜、最優化地推動學校文化建設,推動教師群體文化建設。教師的進修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校長在教師進修方面要舍得花錢,不要覺得這個投入是個“無底洞”。在適當考慮培養成本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為教師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校長千萬不要忽視、漠視教師的進修學習,否則,這會給學校的長遠發展帶來諸多問題。只有重視教師的進修學習,才能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和人力支持,才能為學校的永續發展提供可能性。
再次,要搭好教師宣傳的“展臺”。教師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人格。教師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期望得到他人的關愛,期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讓教師感受到尊重和期望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如今“酒好也怕巷子深”,優秀教師也需要宣傳,這不是自吹自擂,這是實事求是。校長要注意在學校里宣傳優秀教師的典型事跡,在學校中營造一種人人爭當先進的氛圍。可在學校的櫥窗、宣傳欄適當宣傳優秀教師的事跡,讓家長和學生對學校產生自豪感和信任感;在學校編撰的社團雜志、論文集等文字材料中要注意宣傳普通教師的事跡,使普通教師也感受到溫暖;在期終學校總結中,要適當地提到教師的事跡,不要把功勞成績都歸功于自己的有效領導。校長充分重視教師的作用,教師也會更加努力地工作,誰也不會愿意自己一年比一年差,如果大家都“賣命”地為學校工作,還怕什么事情干不成、干不好呢?
第四,要搭好休息休閑的“站臺”。教師再怎么有精力也要休息。有些校長有偏見,認為搞好教學就行,對教師閑暇生活不聞不問,生怕惹上麻煩事情。其實,校長對教師生活的關懷比其他形式的關懷效果更突出、更有人情味。雖然條件限制,校長不可能解決每個教師的住房問題,但這并不代表校長可以不理不睬。
事實上,校長要盡可能地為教師的生活著想。在學校,把教師辦公室設置得相對溫馨,使教師課間休息的時候有一種到“家”的感覺,而不是一到辦公室就皺眉頭,全身無力,心神不寧。校長要經常傾聽教師的呼聲,盡力為他們的工作、生活排憂解難。校長心中有教師,就會形成一個團結奮發的戰斗集體,教師各自的能量也將會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如果校長缺少人情味,不會“雪中送炭”,就會失去教師的擁戴和信賴。
第五,搭好專業成長的“舞臺”。校長要關注到教師的個性和特長,為教師提供趁工的機會,搭建成長的舞臺。每個教師都有上進心,這是值得肯定的。雖然校長不可能讓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發展“舞臺”,但是相對公正地為所有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機會那是輕而易舉的。校長千萬不要搞“小團體”,不要限制優秀教師的成長;在職務提拔上,要講究公開公平公正,不唯資歷,講究能力,充分聽取普通教師的意見;在職稱評審上,要制訂規章亮分,做到相對公平;在榮譽評選上,充分為教師提供機會,不要與教師爭搶。校長還應關注教師的精神狀態,充分以人文的精神關懷、理解和培養他們,讓教師在心理的良好建構與反思中,充分地認識自我、認識學校,從而樹立良好的自我發展觀。校長只有為教師提供專業成長的“舞臺”,才能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這樣,學校事業自然蒸蒸日上。
(責編 韋春艷)